A、收涩、固涩B、收敛、止泻C、收敛、止汗D、燥湿、通泄E、 以上都不是 102、五味中具有渗湿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A、甘味B、咸味C、辛味D、苦味E、淡味 103、性味苦寒的药物大都具有: A、祛风除湿作用B、芳香化湿作用C、清热燥湿作用D、利水渗湿作 用E、祛除寒湿作用 104、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这种配伍关系: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 105.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这种配伍关系 称为: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 106、治疗表实无汗、咳嗽气喘等证,应该首选: A、白果B、杏仁C、前胡D、麻黄E、桔梗 107、既能行气宽中,又能发汗解表的药物是: A、紫苏B、砂仁C、生姜D、厚朴E、香薷 108、甘缓不峻治风通用,兼能胜湿的解表药是: A、桂枝B、蝉蜕C、防风D、荆芥E、白芷 109、风热犯肺,咳嗽,痰稠等证,应首选: A、菊花B、薄荷C、桑叶D、蔓荆子E、淡豆豉 110、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最佳药组是 A、黄芪、白术、茯苓B、、麻黄、桂枝、板蓝根 C、黄连、黄芩、黄柏D、连翘、板蓝根、薄荷E、以上都不是 111、长于疏半表半里之邪的药物是: A、葛根B、柴胡C、黄连D、石膏E、香附
A、收涩、固涩 B、收敛、止泻 C、收敛、止汗 D、燥湿、通泄 E、 以上都不是 102、五味中具有渗湿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A、甘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淡味 103、性味苦寒的药物大都具有: A、祛风除湿作用 B、芳香化湿作用 C、清热燥湿作用 D、利水渗湿作 用 E、祛除寒湿作用 104、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这种配伍关系: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105.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这种配伍关系 称为: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106、治疗表实无汗、咳嗽气喘等证,应该首选: A、白果 B、杏仁 C、前胡 D、麻黄 E、桔梗 107、既能行气宽中,又能发汗解表的药物是: A、紫苏 B、砂仁 C、生姜 D、厚朴 E、香薷 108、甘缓不峻治风通用,兼能胜湿的解表药是: A、桂枝 B、蝉蜕 C、防风 D、荆芥 E、白芷 109、风热犯肺,咳嗽,痰稠等证,应首选: A、菊花 B、薄荷 C、桑叶 D、蔓荆子 E、淡豆豉 110、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最佳药组是: A、黄芪、白术、茯苓 B、、麻黄、桂枝、板蓝根 C、黄连、黄芩、黄柏 D、连翘、板蓝根、薄荷 E、以上都不是 111、长于疏半表半里之邪的药物是: A、葛根 B、柴胡 C、黄连 D、石膏 E、香附
112、疏散风热又能清肝明目的最佳药物有: A、菊花蝉蜕B、桑叶薄荷C、青箱子蝉蜕D、薄荷柴胡E 桑叶菊花 113、内服能清热泻火,外用能清热收敛的药物是: A、栀子B、石膏C、滑石D、黄柏E、天花粉 114、功能清热燥湿,尤撞泻心火,清胃热的药物是 A、黄芩B、大黄C、黄连D、龙胆草E、黄柏 115、既能清热燥湿,又能安胎的药物是: A、黄连B、黄芩C、黄柏D、龙胆草E、苦参 116、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养阴生津的药物是 A、生地黄B、白茅根C、赤勺药D、三七E、地骨皮 117、既能清心火,又能散结的药物,首选: A、夏枯草B、连翘C、栀子D、龙胆草E、玄参 厚朴的功效是 A、行气、燥湿、消积、平喘B、燥湿、健脾、消食、化积 C、化湿、运脾、消肺、化痰D、清热、利湿、行气、活血E、理气 和胃、燥湿、化痰 119、恶寒发热,胸脘憋闷,呕吐泄泻,苔垢浊腻,宜选用: A、香薷B、苍术C、紫苏D、藿香E、佩兰 120、既能健脾渗湿,又能清热排脓的药物是 A、茯苓B、天花粉C、薏苡仁D、扁豆E、泽泻 121、清热利湿退黄的药物是: A、黄柏B、栀子C、苦参D、大黄E、茵陈蒿 122、茯苓、薏苡仁都具有的功能是:
112、疏散风热又能清肝明目的最佳药物有: A、菊花 蝉蜕 B、桑叶 薄荷 C、青箱子 蝉蜕 D、薄荷 柴胡 E、 桑叶 菊花 113、内服能清热泻火,外用能清热收敛的药物是: A、栀子 B、石膏 C、滑石 D、黄柏 E、天花粉 114、功能清热燥湿,尤擅泻心火,清胃热的药物是: A、黄芩 B、大黄 C、黄连 D、龙胆草 E、黄柏 115、既能清热燥湿,又能安胎的药物是: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龙胆草 E、苦参 116、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养阴生津的药物是: A、生地黄 B、白茅根 C、赤勺药 D、三七 E、地骨皮 117、既能清心火,又能散结的药物,首选: A、夏枯草 B、连翘 C、栀子 D、龙胆草 E、玄参 118、厚朴的功效是: A、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B、燥湿、健脾、消食、化积 C、化湿、运脾、消肺、化痰 D、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E、理气、 和胃、燥湿、化痰 119、恶寒发热,胸脘憋闷,呕吐泄泻,苔垢浊腻,宜选用: A、香薷 B、苍术 C、紫苏 D、藿香 E、佩兰 120、既能健脾渗湿,又能清热排脓的药物是: A、茯苓 B、天花粉 C、薏苡仁 D、扁豆 E、泽泻 121、清热利湿退黄的药物是: A、黄柏 B、栀子 C、苦参 D、大黄 E、茵陈蒿 122、茯苓、薏苡仁都具有的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