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生风 51、思虑太过最易损伤的脏腑是: A、心脾B、心肝C、脾肾D、肝肺E、以上都不是 5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 A、内在根据B、重要条件C、外部因素D、转归因素E、以上都 不是 最易扰乱心神的是: A、热(火)邪B、风邪C、燥邪D、湿邪E、寒邪 54只有外感而没有内生的邪气是: A、暑B、湿C、风D、燥E、热(火) 55热入营分证的舌象、脉象表现为: A、舌红,脉细数B、舌红,脉弦数C、舌红,脉洪大D、舌红绛,脉细数E 舌红绛,脉洪大 56下列属行针手法中基本手法的是: A、刮柄法B、提插法C、摇柄法D、弹柄法E、以上都不是 57推拿时属于补法的是: A、顺时针手法B、快慢手法C、离心手法D、着力较重的手法E、 以上都不是 58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A、调整阴阳B、治病求本C、扶正祛邪D、标本缓急E、三因 宜 59、青色可见于除—外所有病证: A、寒症B、虚证C、痛证D、瘀血E、惊风 60、下列各证除一外都可见面色白:
50、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51、思虑太过最易损伤的脏腑是: A、心 脾 B、心 肝 C、脾 肾 D、肝 肺 E、以上都不是 5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 A、内在根据 B、重要条件 C、外部因素 D、转归因素 E、以上都 不是 53.最易扰乱心神的是: A、热(火)邪 B、风邪 C、燥邪 D、湿邪 E、寒邪 54.只有外感而没有内生的邪气是: A、暑 B、湿 C、风 D、燥 E、热(火) 55.热入营分证的舌象、脉象表现为: A、舌红,脉细数 B、舌红,脉弦数 C、舌红,脉洪大 D、舌红绛,脉细数 E、 舌红绛,脉洪大 56.下列属行针手法中基本手法的是: A、刮柄法 B、提插法 C、摇柄法 D、弹柄法 E、以上都不是 57.推拿时属于补法的是: A、顺时针手法 B、快慢手法 C、离心手法 D、着力较重的手法 E、 以上都不是 58.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A、调整阴阳 B、治病求本 C、扶正祛邪 D、标本缓急 E、三因制 宜 59、青色可见于除-----外所有病证: A、寒症 B、虚证 C、痛证 D、瘀血 E、惊风 60、下列各证除----外都可见面色白:
A、气虚证B、血虚证C、寒证D、阴虚证E、阳虚证 61、观察舌象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A、舌苔的有无B、舌苔润燥C、舌苔的厚薄D、舌苔的颜色E、舌 苔的有根与无根 62、望舌中,绛舌主何种病证: A、寒证B、热证C、胃阴不足D、寒湿E、以上都不是 63、神志不清,声音低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属于 A、郑语B、独语C、谵语D、狂言E、以上都不是 64、黄苔一般主: A、寒证B、热证C、痰饮D、湿证E、以上都不是 65、舌色淡白兼有白滑苔常提示 A、寒湿B、暑湿C、气血两虚D、食积E、阴虚 66、舌体胖大,有齿痕为: A、心血不足B、肝血不足C、肾阴不足D、肺阴不足E、脾虚湿 盛 67、下列病证除—外,均可见腻苔 A、湿热B、痰饮C、食积D、阳虚气不化津E、顽痰 68、自觉怕冷,加衣被可改善的称为 A、恶寒B、寒栗C、畏寒D、恶风E、以上都不是 69、自汗多因 A、阳气暴脱B、气虚卫阳不固C、阴虚阳亢D、邪正相争E、以 上都不是 70、脉沉细而应指无力为: A、濡脉B、微脉C、细脉D、弱脉E、虚脉 71、弦脉的脉象是
A、气虚证 B、血虚证 C、寒证 D、阴虚证 E、阳虚证 61、观察舌象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A、舌苔的有无 B、舌苔润燥 C、舌苔的厚薄 D、舌苔的颜色 E、舌 苔的有根与无根 62、望舌中,绛舌主何种病证: A、寒证 B、热证 C、胃阴不足 D、寒湿 E、以上都不是 63、神志不清,声音低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属于 A、郑语 B、独语 C、谵语 D、 狂言 E、以上都不是 64、黄苔一般主: A、寒证 B、热证 C、痰饮 D、湿证 E、 以上都不是 65、舌色淡白兼有白滑苔常提示: A、寒湿 B、暑湿 C、气血两虚 D、食积 E、阴虚 66、舌体胖大,有齿痕为: A、心血不足 B、肝血不足 C、肾阴不足 D、肺阴不足 E、脾虚湿 盛 67、下列病证除----外,均可见腻苔: A、湿热 B、痰饮 C、食积 D、阳虚气不化津 E、顽痰 68、自觉怕冷,加衣被可改善的称为: A、恶寒 B、寒栗 C、畏寒 D、恶风 E、以上都不是 69、自汗多因: A、阳气暴脱 B、气虚卫阳不固 C、阴虚阳亢 D、邪正相争 E、以 上都不是 70、脉沉细而应指无力为: A、濡脉 B、微脉 C、细脉 D、弱脉 E、虚脉 71、弦脉的脉象是:
A、端直而长B、脉来崩急C、浮而搏指D、沉按实大E、状如波 涛 72、肝胆病、痛证、痰饮证常见脉象是: A、紧脉B、结脉C、滑脉D、弦脉E、促脉 73、浮滑脉的主病多为: A、痰热互结B、饮食停滞C、湿热内蕴D、风痰E、风热犯表 74、下列属行针手法中基本手法的是 A、刮柄法B、提插法C、摇柄法D、弹柄法E、以上都不是 75、推拿时属于补法的是: A、顺时针手法B、快慢手法C、离心手法D、着力较重的手法E、 以上都不是 76、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A、恶寒B、发热C、头身疼痛D、脉数E、苔薄黄 77、表证的发热特征是: A、潮热B、寒热往来C、但热不寒D、恶寒发热E、壮热 78、实寒证的表现以下除一均是: A、恶寒喜暖B、腹痛拒按C、痰鸣喘咳D、面色苍白E、脉细 79、下列除一外,都可以是实证的表现: A、五心烦热B、大便秘结C、小便不通D、痰涎雍盛E、腹胀痛 拒按 80、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A、正虚邪不盛B、邪盛而正伤C、正虚邪盛D、邪正交争E、正 邪相争 81、阴虚应有: A、脉沉B、神疲C、五心烦热D、乏力E、舌红苔黄腻
A、端直而长 B、脉来崩急 C、浮而搏指 D、沉按实大 E、状如波 涛 72、肝胆病、痛证、痰饮证常见脉象是: A、紧脉 B、结脉 C、滑脉 D、弦脉 E、促脉 73、浮滑脉的主病多为: A、痰热互结 B、饮食停滞 C、湿热内蕴 D、风痰 E、风热犯表 74、下列属行针手法中基本手法的是: A、刮柄法 B、提插法 C、摇柄法 D、弹柄法 E、以上都不是 75、推拿时属于补法的是: A、顺时针手法 B、快慢手法 C、离心手法 D、着力较重的手法 E、 以上都不是 76、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A、恶寒 B、发热 C、头身疼痛 D、脉数 E、苔薄黄 77、表证的发热特征是: A、潮热 B、寒热往来 C、但热不寒 D、恶寒发热 E、壮热 78、实寒证的表现以下除---均是: A、恶寒喜暖 B、腹痛拒按 C、痰鸣喘咳 D、面色苍白 E、脉细 79、下列除---外,都可以是实证的表现: A、五心烦热 B、大便秘结 C、小便不通 D、痰涎雍盛 E、腹胀痛 拒按 80、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A、正虚邪不盛 B、邪盛而正伤 C、正虚邪盛 D、邪正交争 E、正 邪相争 81、阴虚应有: A、脉沉 B、神疲 C、五心烦热 D、乏力 E、舌红苔黄腻
82、血虚证的主要表现除一外均可见 A、两颧潮红B、头晕眼花C、心悸失眠D、手足发麻E、舌淡脉 83、典型气虚辨证的临床代表症状之一是: A、遗尿B、疲倦乏力C、自汗D、面色苍白E、反应迟钝 84、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 A、有无少气懒言B、小便是否清长C、有无神疲乏力D、寒象是否明 显E、舌质是否淡润 85、心血虚证的表现除一外均可见: A、心悸怔肿B、失眠多梦C、烦热盗汗D、头晕眼花E、舌淡脉 细弱 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是 A、头晕目眩,面白无华B、五心烦热,盗汗潮热 C、心悸怔肿,失眠多梦D、唇色淡白,脉细数E、以上都不是 87、神疲少气,咳喘无力,动则气短,声音低怯,自汗怕冷,面色恍白,舌质 淡,脉虚弱。此属于: A、心气虚B、肺气虚C、脾阳虚D、肾气虚E、以上都不是 88、症见干咳,痰少而稠,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色红少津,脉细数。 属于: A、肺阴虚B、肺气虚C、燥邪犯肺D、肝火犯肺E、风热犯肺 89、患者咳嗽痰黄稠,口干咽痛,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应诊为: A、痰湿阻肺B、燥邪伤肺C、风热犯肺D、热邪壅肺E、肺阴虚 90、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的共同症状是: A、便溏肢倦B、肢体困重C、脘腹坠胀D、肢体浮肿E、舌淡而 胖 91、神疲嗜睡,少气懒言,口淡不渴,食少便溏,形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 应诊为:
82、血虚证的主要表现除---外均可见: A、两颧潮红 B、头晕眼花 C、心悸失眠 D、手足发麻 E、舌淡脉 细 83、典型气虚辨证的临床代表症状之一是: A、遗尿 B、疲倦乏力 C、自汗 D、面色苍白 E、反应迟钝 84、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 A、有无少气懒言 B、小便是否清长 C、有无神疲乏力 D、寒象是否明 显 E、舌质是否淡润 85、心血虚证的表现除---外均可见: A、心悸怔肿 B、失眠多梦 C、烦热盗汗 D、头晕眼花 E、舌淡脉 细弱 86、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是: A、头晕目眩,面白无华 B、五心烦热,盗汗潮热 C、心悸怔肿,失眠多梦 D、唇色淡白,脉细数 E、以上都不是 87、神疲少气,咳喘无力,动则气短,声音低怯,自汗怕冷,面色恍白,舌质 淡,脉虚弱。此属于: A、心气虚 B、肺气虚 C、脾阳虚 D、肾气虚 E、以上都不是 88、症见干咳,痰少而稠,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色红少津,脉细数。 属于: A、肺阴虚 B、肺气虚 C、燥邪犯肺 D、肝火犯肺 E、风热犯肺 89、患者咳嗽痰黄稠,口干咽痛,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应诊为: A、痰湿阻肺 B、燥邪伤肺 C、风热犯肺 D、热邪壅肺 E、肺阴虚 90、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的共同症状是: A、便溏肢倦 B、肢体困重 C、脘腹坠胀 D、肢体浮肿 E、舌淡而 胖 91、神疲嗜睡,少气懒言,口淡不渴,食少便溏,形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 应诊为:
A、肺气B、脾气虚C、肾阳虚D、脾阳虚E、肺脾两虚 92、某女患者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舌淡苔薄, 脉细弱证属: A、脾气虚B、脾阴虚C、脾气下陷D、脾不统血E、以上都不是 93、眩晕耳鸣,肌肉润动,爪甲不荣,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此属: A、肝血虚B、热极生风C、肝阳上亢D、肝肾阴虚E、肝火上炎 94、病人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胁肋灼痛,面部烘热,脉弦细数,证属: A、肝血虚B、肝阴虚C、肝肾阴虚D、肾阴虚E、肝火上炎 95、虚火上炎,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腿酸软,骨蒸盗汗,恶梦遗精,此属: A、肺阴虚B、心阴虚C、胃阴虚D、肝阴虚E、肾阴虚 96、某中年男性面色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性欲减退,舌淡胖脉沉细无力 两尺尤甚辨证为: A、肾精不足B、肾气不固C、肾阳虚衰D、肾虚水泛E、以上均 不是 97、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微渴,苔薄黄,脉浮数属于 A、风热犯卫证B、风寒袭表证C、风湿袭表证D、寒湿袭表证E、 以上都不是 98、患者泄泻日久,面色恍白,腰膝及下腹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 脉沉细。证属: A、脾肾阳虚B、肾阳虚衰C、脾阳虚D、心肾阳虚E、寒湿困脾 99、营分证的舌象特点是: A、舌边尖红B、舌红C、舌红绛D、舌深绛E、舌青紫 100、下列症状中,哪项与气分证最无关系: A、舌苔薄黄B、微恶风寒C、战汗D、发热E、脉数 101、酸味药的作用是:
A、肺气 B、脾气虚 C、肾阳虚 D、脾阳虚 E、肺脾两虚 92、某女患者,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舌淡苔薄, 脉细弱,证属: A、脾气虚 B、脾阴虚 C、脾气下陷 D、脾不统血 E、以上都不是 93、眩晕耳鸣,肌肉润动,爪甲不荣,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此属: A、肝血虚 B、热极生风 C、肝阳上亢 D、肝肾阴虚 E、肝火上炎 94、病人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胁肋灼痛,面部烘热,脉弦细数,证属: A、肝血虚 B、肝阴虚 C、肝肾阴虚 D、肾阴虚 E、肝火上炎 95、虚火上炎,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腿酸软,骨蒸盗汗,恶梦遗精,此属: A、肺阴虚 B、心阴虚 C、胃阴虚 D、肝阴虚 E、肾阴虚 96、某中年男性面色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性欲减退,舌淡胖,脉沉细无力, 两尺尤甚,辨证为: A、肾精不足 B、肾气不固 C、肾阳虚衰 D、肾虚水泛 E、以上均 不是 97、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微渴,苔薄黄,脉浮数属于: A、风热犯卫证 B、风寒袭表证 C、风湿袭表证 D、寒湿袭表证 E、 以上都不是 98、患者泄泻日久,面色恍白,腰膝及下腹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 脉沉细。证属: A、脾肾阳虚 B、肾阳虚衰 C、脾阳虚 D、心肾阳虚 E、寒湿困脾 99、营分证的舌象特点是: A、舌边尖红 B、舌红 C、舌红绛 D、舌深绛 E、舌青紫 100、下列症状中,哪项与气分证最无关系: A、舌苔薄黄 B、微恶风寒 C、战汗 D、发热 E、脉数 101、酸味药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