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803.180 CCSA18 团 体 标 准 T/CEEAA 001-2022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riteria 国团体标 2022-7-15发布 2022-7-15实施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发布
ICS 03.180 CCS A18 团体标准 T/CEEAA 001—2022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riteria 2022-7-15 发布 2022-7-15 实施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EAA 001-2022 目 次 前 1 II 1 2规范性引月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通用标准.………………… 2 41学生, 2 42培养目标… 3 4.3毕业要求.。 2 4.4 持续改选, 4.5课程体系. 4.6师货队伍, 2 47支特条件… 43 5专业补充标准.... 4 51注意事项 5.2机械类专业.… 53计算机类专业.,, 5.4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及相关专业. 5 5.5水利类专业,,… 5 56环境类专业..…… 6 57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5.8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 5.9交通运输类专业.…….… 510矿业类专业,,,, 5.1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8 5.12材料类专业.… 9 5.13仪器类专业,: 9 5.14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 9 5.15地项类专业, 10 5.16纺织类专业. 10 5.17核工程类专业… 11 5.18兵器类专业,, 11 5.19土木类专业. 12 520能动力类专业,,,,,,, 12 5.21 轻工类专业, 413
T/CEEAA 001—2022 目 次 前 言............................................................................. I 引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通用标准.......................................................................... 2 4.1 学生.......................................................................... 2 4.2 培养目标 ...................................................................... 2 4.3 毕业要求 ...................................................................... 2 4.4 持续改进 ...................................................................... 3 4.5 课程体系 ...................................................................... 3 4.6 师资队伍 ...................................................................... 3 4.7 支持条件 ...................................................................... 3 5 专业补充标准...................................................................... 4 5.1 注意事项 ...................................................................... 4 5.2 机械类专业 .................................................................... 4 5.3 计算机类专业 .................................................................. 4 5.4 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及相关专业............................................. 5 5.5 水利类专业 .................................................................... 5 5.6 环境类专业 .................................................................... 6 5.7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 6 5.8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 ...................................................... 7 5.9 交通运输类专业 ................................................................ 7 5.10 矿业类专业 ................................................................... 8 5.11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 8 5.12 材料类专业 ................................................................... 9 5.13 仪器类专业 ................................................................... 9 5.14 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 ........................................................... 9 5.15 地质类专业 .................................................................. 10 5.16 纺织类专业 .................................................................. 10 5.17 核工程类专业 ................................................................ 11 5.18 兵器类专业 .................................................................. 11 5.19 土木类专业 .................................................................. 12 5.20 能源动力类专业 .............................................................. 12 5.2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轻工类专业 .................................................................. 13
T/CEEAA 00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作的结构和起草提测》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特会和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正持会、教膏部教育质量浮告中心,中因标准化协会、中国 测绘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防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铜铁工业静会、中国高等数育学会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核能行业的会、中国核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科登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中因交通教育研究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 煤炭工业静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数件行业协会、中国 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水刊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通偏学会,中国 土木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眼业安全健康物 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持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中国公路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鼻等教育创新 中心(中国深圳)、中国仿织工程学会、司南省教有评中心、广东省工程师学会、上海市工程师学会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熏龙江省教育评估院、北京工程师学 会、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山东省工程师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唯、周爱军、镜佩华,陈道都、王孙因、王志华、王玲、乐清华,吕志伟 刘志军,李志义、李茂国,陈以一,雷庆、王天界、孙前,玉玉蝉,戴先中,郑膜、赵自强、孙藏、贾 营、李涛、刘品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镯至中国工程致育专业认王粉会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魏公村路2号,郎编:10C000,却箱:ceenaltmoe..cn)
T/CEEAA 001—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和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 测绘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核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 煤炭工业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 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 土木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 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中国公路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 中心(中国深圳)、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广东省工程师学会、上海市工程师学会、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黑龙江省教育评估院)、北京工程师学 会、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山东省工程师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唯、周爱军、顾佩华、陈道蓄、王孙禺、王志华、王玲、乐清华、吕志伟、 刘志军、李志义、李茂国、陈以一、雷庆、王天羿、孙谊、孟玉婵、戴先中、郑璇、赵自强、孙颖、贾 茜、李涛、刘晶。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魏公村路 2 号,邮编:100000,邮箱:ceeaa@moe.edu.cn)。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DCEEAA 001-2022 引 言 工程教有认谨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 互认的重要础。我国的工程教有认证工作开始于206年,是工程师制度改草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 部分.2016年,我国已加入《华隆粉收?成为正式成员. 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是:非动中围工程数育的质量闲意体系续完善,推透中国工程教有改革, 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中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促进教育界与企业界的联系, 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夜性:促选中国工程敦育的国际互认。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奇会是由热心中国工程教育的有关团体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非营利 性、会员制社会团体组织(以下简称“认证动会”)。 开展认证以来,认王动会会司有关单位,根据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工程教育界通行 标准与做法,按照实质等效的原期。研究制定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认证协会内部印发文件的形 式执行。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评价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促选国际交流互认, 根据认迁协会理事会决议,在原《工程教有认迁标准》基用上,保特核心内容不变,按照《团体标准管 理规定》对团体标准的内容与形式要求,像政形成了本文件。 根据认正工作开展情况和专业领规括展情况,认正协会将不断修订完暮本文件。 本文件核心内容已执行多年,经历了多次修订和选代,参与该项工作的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众多, 限于篇幅。无法在本文作主要起草人中一一列举,在此表示一并感谢。 全国团
T/CEEAA 001—2022 II 引 言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 互认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开始于 2006 年,是工程师制度改革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 部分。2016 年,我国已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正式成员。 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是:推动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 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促进教育界与企业界的联系, 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是由热心中国工程教育的有关团体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非营利 性、会员制社会团体组织(以下简称“认证协会”)。 开展认证以来,认证协会会同有关单位,根据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工程教育界通行 标准与做法,按照实质等效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认证协会内部印发文件的形 式执行。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评价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促进国际交流互认, 根据认证协会理事会决议,在原《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基础上,保持核心内容不变,按照《团体标准管 理规定》对团体标准的内容与形式要求,修改形成了本文件。 根据认证工作开展情况和专业领域拓展情况,认证协会将不断修订完善本文件。 本文件核心内容已执行多年,经历了多次修订和迭代,参与该项工作的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众多, 限于篇幅,无法在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中一一列举,在此表示一并感谢。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EAA 001-2022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程教有认证的通用要求和各专业类补充要求 本文件适川于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曾通四年制木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意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假本适用干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作,其最新版本〔包招所有的修政单)适用于本 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意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培养目标edueational objectives 对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能修达到的围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措述。 32 毕业要求graduate attributes 对学生华业时应该鉴挥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播述,包括学生通过木专业学习所掌挥的知识、技能和 素养。 33 评估s5 essment 确定、收集利和准条各类文件、数影和证据材样的工作,以便对课程教学、学生培养、毕业要求、培 养目标等进行评价。可果用合理的拍样法。恰当使用直核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进行 有效的评估, 34 评价evaluation 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平价结果是提出相应改进措葡的依据。 35 机制mechamism 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意的处理瓷程,包括目的、相关规定、责任人员、方法和流程等,对 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有明确的定义。 3.6 复杂工程问题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 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能得到解决的问恩。同时具备下述特狂的部分减全部 a)沙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
T/CEEAA 001—2022 1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要求和各专业类补充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普通四年制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培养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 对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 5 年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3.2 毕业要求 graduate attributes 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 素养。 3.3 评估 assessment 确定、收集和准备各类文件、数据和证据材料的工作,以便对课程教学、学生培养、毕业要求、培 养目标等进行评价。可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进行 有效的评估。 3.4 评价 evaluation 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评价结果是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的依据。 3.5 机制 mechanism 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包括目的、相关规定、责任人员、方法和流程等,对 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有明确的定义。 3.6 复杂工程问题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 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能得到解决的问题。同时具备下述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a)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