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是弹片伤,像一处处蝴蝶。看我呆呆注视的样子,老人慢声细语地说:“狗日的小鬼子给 我留下的记号。” ④老人眯起眼仰望苍穹好一会儿,才把湿透的布衫重新穿好,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 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道:“团长、营长、 连长、满仓、铁蛋、郝勇、水根……我来晚了,对不起你们,早就说来祭奠,一直到今天, 我很快就跟你们见面了。”他从黑皮包里掏出了一瓶酒和一个酒杯,将酒倒进杯子,双手高 擎起来洒在地上,连洒九杯,然后深深地鞠躬。老人又朝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洒酒鞠躬,他 泪水如注哽咽着喊:“大头、家乐、小米、二套、小山、团副、参谋长……牺牲的战友,咱 血战的地方多,兄弟我难以一一跑到,这里给你们敬酒了!”声音苍凉,在旷野里回荡,我 的心被震撼了。 ⑤送老人回到火车站,老人给我五十块钱车费,我摆摆手不要,老人硬给我塞进兜里, 说:“让你淋了雨,感谢感谢。”我忍住泪水说:“您一直就在丁屯村老家?”老人说:“是 哩,能活到现在,知足了。”趁老人不注意,我将身上仅有的一百元大票,偷偷塞进老人的 黑包里。然而,这能表达对抗战老兵的敬意吗? ⑥第二天,我专门到图书馆査县志,果然有记载:“1943年4月11日,为配合29师守 许昌,我20师攻敌松井大队不克,敌木村联队急速赶来意图聚歼20师。20师316团奉命于 老鸦岗阻击日军,掩护师主力转移。敌在迫击炮掩护下冲入我阵地20余次,皆被316团以刺 刀、手榴弹反击逐出。316团死伤惨重,13日晚奉命分路突围。三营八连副队长丁根柱率该 营残部仅50余人从老鸦岗西突出重围救援战友,血战至夜半,伤亡殆尽。战后群众掩埋我军 尸体,死人堆里仅刨出二人尚有气息,皆重伤昏迷……” ⑦过去了好些天,我心事沉沉,一直想着此事,但能做些什么呢?给表叔打电话过去 他说他们村确实有个叫丁根柱的抗战老兵,孑然一身过日子,昨天刚去世。于是我一连几天 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老人刚下火车就要去荒山野岭的老鸦岗,一开篇就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老人的好 奇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小说善于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眼光“犀利”,表现出老人身份不同寻常:“慢慢走到废墟 中心”,突出老人身体衰弱 C.小说尾段以“我”一连几天梦到枪林弹雨的厮杀作结,强化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 老人等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
处是弹片伤,像一处处蝴蝶。看我呆呆注视的样子,老人慢声细语地说:“狗日的小鬼子给 我留下的记号。” ④老人眯起眼仰望苍穹好一会儿,才把湿透的布衫重新穿好,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 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道:“团长、营长、 连长、满仓、铁蛋、郝勇、水根……我来晚了,对不起你们,早就说来祭奠,一直到今天, 我很快就跟你们见面了。”他从黑皮包里掏出了一瓶酒和一个酒杯,将酒倒进杯子,双手高 擎起来洒在地上,连洒九杯,然后深深地鞠躬。老人又朝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洒酒鞠躬,他 泪水如注哽咽着喊:“大头、家乐、小米、二套、小山、团副、参谋长……牺牲的战友,咱 血战的地方多,兄弟我难以一一跑到,这里给你们敬酒了!”声音苍凉,在旷野里回荡,我 的心被震撼了。 ⑤ 送老人回到火车站,老人给我五十块钱车费,我摆摆手不要,老人硬给我塞进兜里, 说:“让你淋了雨,感谢感谢。”我忍住泪水说:“您一直就在丁屯村老家?”老人说:“是 哩,能活到现在,知足了。”趁老人不注意,我将身上仅有的一百元大票,偷偷塞进老人的 黑包里。然而,这能表达对抗战老兵的敬意吗? ⑥第二天,我专门到图书馆查县志,果然有记载:“1943 年 4 月 11 日,为配合 29 师守 许昌,我 20 师攻敌松井大队不克,敌木村联队急速赶来意图聚歼 20 师。20 师 316 团奉命于 老鸦岗阻击日军,掩护师主力转移。敌在迫击炮掩护下冲入我阵地 20 余次,皆被 316 团以刺 刀、手榴弹反击逐出。316 团死伤惨重,13 日晚奉命分路突围。三营八连副队长丁根柱率该 营残部仅 50 余人从老鸦岗西突出重围救援战友,血战至夜半,伤亡殆尽。战后群众掩埋我军 尸体,死人堆里仅刨出二人尚有气息,皆重伤昏迷……” ⑦过去了好些天,我心事沉沉,一直想着此事,但能做些什么呢?给表叔打电话过去, 他说他们村确实有个叫丁根柱的抗战老兵,孑然一身过日子,昨天刚去世。于是我一连几天 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 1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老人刚下火车就要去荒山野岭的老鸦岗,一开篇就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老人的好 奇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善于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眼光“犀利”,表现出老人身份不同寻常;“慢慢走到废墟 中心”,突出老人身体衰弱。 C. 小说尾段以“我”一连几天梦到枪林弹雨的厮杀作结,强化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 老人等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
D.小说中的“我”既见证了老兵祭奠战友的经过,也从侧面丰富了老人坚毅的形象,起到了 穿针引线、推动情节的作用 16.文中多次写到风雨,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 【答案】15.B16.①大雨前风雷肆虐和大雨时的倾盆如注,突出风大雨狂,渲染了阴冷 的气氛,为后文祭奠战友蓄势;②风大雨狂,老人却不顾我的劝告,执意前往荒郊野岭的老 鸦岗,设置了悬念,为祭奠战友的情节做铺垫:③老人风雨中执意前往老鸦岗祭奠,烘托了 老人对战友的深情怀念,也暗含着“我”对老人及牺牲战士们的敬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搬家 ①李城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一趟他的家乡。那时我正在青海参加一个笔会,向主办 方请了假便奔向火车站。电话里李城的声音还挺风和日丽的,不像一个肺癌晚期又严重肾衰 的患者。挂了电话他又往我手机里发来地址以及坐车线路一一其实是多余的,即使没有这些, 我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李城无数次向我进行描述,好像小官庄也是我曾生活过的地 方,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缕炊烟,以及头顶或缺或圆的月亮,都是我熟悉的 ②认识李城时,我刚开始写小说,妻子去世不久,而我也刚刚退休,为了排遣悲伤和寂 寞,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我总是给他们一个最朴素确 切的名字,比如,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叫做王彩虹,她们内向而腼腆,追求像彩虹一样的绚 烂美好;至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沉默木讷,隐忍顽强,无一例外都叫做李城。 ③所以,当见到一个瘦精精的他时,我忍不住吃了一惊,而后又笑起来。我说,你叫李 城?!你确定你叫李城 ④李城也愣了一下,然后也像我那样笑起来,他说,确定,我确定就叫李城。他正在我 的小屋里,和一个工人要将一摞书抬出去,清晨通透而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半边脸上。这个 画面很多年后我都历历在目,好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⑤他们是搬家公司的,爱心搬家公司 ⑥这之后,又让他帮我做过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比如移动一下柜子,比如换一个灯泡 甚至是一颗螺丝松了,我都会给他打电话。李城很乐意,有时晚上来,有时第二天清早。自 行车的铃铛在楼下先摁出两声,便噌噌跑上来。每次我会塞给他一些酬劳,他拒绝,只有我 说“不收下次就不找你了”,他才会无奈收下,并总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为感谢。有一个傍 晚,我去厨房倒水,转身时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金黄色的点,打开灯,原来是一朵菜花。那
D. 小说中的“我”既见证了老兵祭奠战友的经过,也从侧面丰富了老人坚毅的形象,起到了 穿针引线、推动情节的作用。 16. 文中多次写到风雨,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 【答案】15. B 16. ①大雨前风雷肆虐和大雨时的倾盆如注,突出风大雨狂,渲染了阴冷 的气氛,为后文祭奠战友蓄势;②风大雨狂,老人却不顾我的劝告,执意前往荒郊野岭的老 鸦岗,设置了悬念,为祭奠战友的情节做铺垫;③老人风雨中执意前往老鸦岗祭奠,烘托了 老人对战友的深情怀念,也暗含着“我”对老人及牺牲战士们的敬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搬 家 ①李城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一趟他的家乡。那时我正在青海参加一个笔会,向主办 方请了假便奔向火车站。电话里李城的声音还挺风和日丽的,不像一个肺癌晚期又严重肾衰 的患者。挂了电话他又往我手机里发来地址以及坐车线路——其实是多余的,即使没有这些, 我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李城无数次向我进行描述,好像小官庄也是我曾生活过的地 方,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缕炊烟,以及头顶或缺或圆的月亮,都是我熟悉的。 ②认识李城时,我刚开始写小说,妻子去世不久,而我也刚刚退休,为了排遣悲伤和寂 寞,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我总是给他们一个最朴素确 切的名字,比如,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叫做王彩虹,她们内向而腼腆,追求像彩虹一样的绚 烂美好;至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沉默木讷,隐忍顽强,无一例外都叫做李城。 ③所以,当见到一个瘦精精的他时,我忍不住吃了一惊,而后又笑起来。我说,你叫李 城?! 你确定你叫李城? ④李城也愣了一下,然后也像我那样笑起来,他说,确定,我确定就叫李城。他正在我 的小屋里,和一个工人要将一摞书抬出去,清晨通透而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半边脸上。这个 画面很多年后我都历历在目,好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⑤他们是搬家公司的, 爱心搬家公司。 ⑥这之后,又让他帮我做过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比如移动一下柜子,比如换一个灯泡, 甚至是一颗螺丝松了,我都会给他打电话。李城很乐意,有时晚上来,有时第二天清早。自 行车的铃铛在楼下先摁出两声,便噌噌跑上来。每次我会塞给他一些酬劳,他拒绝,只有我 说“不收下次就不找你了”,他才会无奈收下,并总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为感谢。有一个傍 晚,我去厨房倒水,转身时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金黄色的点,打开灯,原来是一朵菜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