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条件是非常难 杨:汇丰银行当年建的时候就花了十亿美元 贝:我记得,多八倍,他们有钱。那时候有人说,你为什么只能花那么多钱,我说中国 不是富裕的国家,所以我用钱要很节省,替人家想 杨:所以最后在整个的钢材上,您节省了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同时也减少了很多焊接点, 省了很多钱 贝:这个完全是结构方面出来的,所以这个尖的棱角,也是结构里面出来的东西,因此 很难跟建筑风水先生谈这个问题, 杨:但是人们说您也吸收了建筑风水先生的一些说法,比如您一开始在香港设计中银大 厦的时候,曾经设计过有一股泉水,是从后门进去前门出来,后来人家说水就是财,您这样 就破财了。您是不是取消了这样的想法 贝:有是有,建筑风水先生说得也很对,我用水,这个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的,我接受 这一点。这个水是源,是财源,所以水到了下面变成一个池子。池子养鱼,中国人认为就把 财给蓄住了,有点地方我信的我就做。 (建筑物往往代表着权利,特别是那些城市的主要建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就绝不 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更是一门政治。比如说香港中银大厦的建筑风水问题就曾经被政治化过 贝聿铭对我说他并不迷信,但是他也懂得要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让步。在我看来这就像跳探 戈舞,有进有退,是建筑之外的一门学问。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贝聿铭之所以两次接受了中 银大厦的设计业务,也是缘于他的一种怀旧情绪。因为一九一八年的时候,正是他的父亲贝 祖贻创立了中国银行的香港分行,而且在他生前曾经对贝聿铭说:银行的设计必须看上去显 得非常安全。) 2.2张开济:建筑「风水」怎么看 关于建筑「风水」:四合院方方正正,坐北朝南,大门不开在正中,而是开在一边,且是 开在偏东的一边,进院还有一个影壁,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关于国家大剧院:对于大剧院的设计我不太赞成。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歌剧院的内在结构 问题,几个剧院放在一起恐怕不行。这一点我曾和贝聿铭讨论过,他也认为几个剧场放在 起没有必要。 关于自己现状:我已快90岁了,最要紧的是心情愉快,这满屋的都是我喜欢的东西。年 纪大了,活得差不多了,摆在眼前的能看见的是我的,钱存在银行里看不到的就不是我的。 站在自己所住的塔楼之上,建筑大师张开济看现在的北京,看到高楼大厦隐天蔽日,「没 有白色的水井,没有深蓝的苍穹。」看不见宽阔而又平缓的天际线了……对于年近90岁高龄 的张开济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张开济不想再看,他开始收集从古建筑、古家具上拆下来的木雕装饰,那些古建筑、古 家具已被毁了,而那些木雕、木刻装饰还栩栩如生。张开济把它们弄回家摆满一屋,挂上四 壁。每一件木雕制品都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那些剥离了母体的木雕默默地向这位老建筑大师 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我爱北京天安门 张开济是建设部于1990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建筑大师,他主持设计了革命历史博物 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北京科普展览馆,还有天安门观礼台等。在这么多建筑设 计中他最满意的是哪一个呢? 张开济回答:「我最满意的不是这四大馆,而是那一个台,那就是天安门观礼台。」 「为什么呢?」我问。 张开济说:「天安门城楼前本来就不应当再搞任何建筑,可是又有这种需要,怎么办呢? 当时搞了个小规模的设计竞赛,有的人把观礼台盖上了琉璃瓦,想和故宫配套。我却认为这
11 个条件是非常难。 杨:汇丰银行当年建的时候就花了十亿美元。 贝:我记得,多八倍,他们有钱。那时候有人说,你为什么只能花那 么多钱,我说中国 不是富裕的国家,所以我用钱要很节省,替人家想。 杨:所以最后在整个的钢材上,您节省了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同时也 减少了很多焊接点, 省了很多钱。 贝:这个完全是结构方面出来的,所以这个尖的棱角,也是结构里面 出来的东西,因此 很难跟建筑风水先生谈这个问题。 杨:但是人们说您也吸收了建筑风水先生的一些说法,比如您一开始在香港设计中银大 厦的时候,曾经设计过有一股泉水,是从后门进去前门出 来,后来人家说水就是财,您这样 就破财了。您是不是取消了这样的想法? 贝:有是有,建筑风水先生说得也很对,我用水,这个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的,我接受 这一点。这个水是源,是财源,所以水到了下面变成一个池子。池子养鱼,中国人认为就把 财给蓄住了,有点地方我信的我就做。 (建筑物往往代表着权利,特别是那些城市的主要建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就绝不 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更是一门政治。比如说香港中银大厦的建筑风水问题就曾经被政治化过。 贝聿铭对我说他并不迷信,但是他也懂得要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让步。在我看来这就像跳探 戈舞,有进有退,是建筑之外的一门学问。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贝聿铭之所以两次接受了中 银大厦的设计业务,也是缘于他的一种怀旧情绪。因为一九一八年的时候,正是他的父亲贝 祖贻创立了中国银行的香港分行,而且在他生前曾经对贝聿铭说:银行的设计必须看上去显 得非常安全。) 2.2 张开济:建筑「风水」怎么看 关于建筑「风水」:四合院方方正正,坐北朝南,大门不开在正中,而是开在一边,且是 开在偏东的一边,进院还有一个影壁,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关于国家大剧院:对于大剧院的设计我不太赞成。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歌剧院的内在结构 问题,几个剧院放在一起恐怕不行。这一点我曾和贝聿铭讨论过,他也认为几个剧场放在一 起没有必要。 关于自己现状:我已快 90 岁了,最要紧的是心情愉快,这满屋的都是我喜欢的东西。年 纪大了,活得差不多了,摆在眼前的能看见的是我的,钱存在银行里看不到的就不是我的。 站在自己所住的塔楼之上,建筑大师张开济看现在的北京,看到高楼大厦隐天蔽日,「没 有白色的水井,没有深蓝的苍穹。」看不见宽阔而又平缓的天际线了……对于年近 90 岁高龄 的张开济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张开济不想再看,他开始收集从古建筑、古家具上拆下来的木雕装饰,那些古建筑、古 家具已被毁了,而那些木雕、木刻装饰还栩栩如生。张开济把它们弄回家摆满一屋,挂上四 壁。每一件木雕制品都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那些剥离了母体的木雕默默地向这位老建筑大师 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我爱北京天安门 张开济是建设部于 1990 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建筑大师,他主持设计了革命历史博物 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北京科普展览馆,还有天安门观礼台等。在这么多建筑设 计中他最满意的是哪一个呢? 张开济回答:「我最满意的不是这四大馆,而是那一个台,那就是天安门观礼台。」 「为什么呢?」我问。 张开济说:「天安门城楼前本来就不应当再搞任何建筑,可是又有这种需要,怎么办呢? 当时搞了个小规模的设计竞赛,有的人把观礼台盖上了琉璃瓦,想和故宫配套。我却认为这
个设计越不显眼越好,所以我的设计高度不超过天安门的红墙,颜色是红色,琉璃瓦绝对不 用,让观礼台和天安门城楼浑然一体,这叫此处无声胜有声。」 「一般人眼中的天安门城楼的确没感到有一个什么观礼台存在,好像本来就是那样的。」 「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一个建筑师该当配角的就当配角,观礼台就是天安门城楼的配角。 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 「可不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您反而觉得做配角的设计更让您满意, 笑)对对……」 「那么您认为现代建筑到底怎么搞呢?」 「我想用几句话概括,『认真保护古风貌,精心设计新建筑,坚决不搞假古董」。像北京 西客站那样的设计,和现代的设计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一个交通设施以什么为设计思想,那 就是高效率。火车停在站台上,旅客能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上车,这是 个火车站设计的原则。」 细说建筑风水 张开济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不是偶然的。他和许许多多老知识分子一样非常希望 中国繁荣富强,他愿意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同时,首都北京的古都风貌也深深地吸引了 他,使他当年大学毕业后一不愿出国工作,二不想去台湾,而是留在了北京 张开济说:「看一个城市主要是看其大的轮廓,北京一个代表性的轮廓就是城墙,全世界 没有像北京这样的城墙。当年搞建设把北京的城墙拆除了,北京水平的轮廓线没有了,从而 使北京失去了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到处都是塔楼,又使北京失去了原来天际线。」 现在住在塔楼,对于一个建筑大师来说这不能不是一个悲哀。可是,北京要发展,要加 快现代化的进程不搞建设是不行的。也就是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不盖高楼大厦是不可能的。四合院虽好,但占地太大,而且如今的四合院都已成了大杂院 如何建设新北京又保护了老北京,这是摆在现代北京人面前的难题 「您认为我们重新修复古城墙怎么样? 「我认为重修城墙没必要,搞一些假古董没有意思。但是我们现在对四合院应当保护。」 「我听人说修建四合院很讲究风水,这风水是什么?很多人认为风水是一种封建迷信, 作为一个建筑大师您对风水是怎么看的? 「风水这东西有其科学的一面,只当是迷信可能有些片面。现在国外还有我国的香港在 搞建筑设计时都讲风水,最著名的是香港汇丰银行为了风水,里头的一部主要楼梯是斜着建 的。现在外国人也讲究风水,这当然不能说人家无知了。」 什么是风水呢?《风水探源》一书中是这样说的: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 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是一种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满足的地形条件。新西兰学者尹弘基 是颇有名气的研究风水术的专家,他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上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 筑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 其实讲究风水就是讲究一种环保。透风之地自然空气好、采光好,近水之地自然会有 个美好的环境。 谈到风水,张开济说,四合院方方正正,坐北朝南,大门不开在正中,而是开在一边 且是开在偏东的一边,进院还有一个影壁,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这有什么讲究呢?」 四合院方方正正有一种稳定感,坐北朝南不怕冬天的北风吹,大门朝东南开光线好, 有充足的阳光,有了影壁可以遮挡闲杂人等的视线,让你一眼看不穿,这样内院就显得隐蔽 有安全感了。 「四合院的关键是院子,这是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一个最大的区别。中国建筑是由建筑 包围空间,外国的建筑周围都是空间,由空间包围建筑,卢浮宫的建筑面积比我们故宫太和
12 个设计越不显眼越好,所以我的设计高度不超过天安门的红墙,颜色是红色,琉璃瓦绝对不 用,让观礼台和天安门城楼浑然一体,这叫此处无声胜有声。」 「一般人眼中的天安门城楼的确没感到有一个什么观礼台存在,好像本来就是那样的。」 「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一个建筑师该当配角的就当配角,观礼台就是天安门城楼的配角。 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 「可不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您反而觉得做配角的设计更让您满意,」 「(笑)对对……」 「那么您认为现代建筑到底怎么搞呢?」 「我想用几句话概括,『认真保护古风貌,精心设计新建筑,坚决不搞假古董』。像北京 西客站那样的设计,和现代的设计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一个交通设施以什么为设计思想,那 就是高效率。火车停在站台上,旅客能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上车,这是 一个火车站设计的原则。」 细说建筑风水 张开济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不是偶然的。他和许许多多老知识分子一样非常希望 中国繁荣富强,他愿意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同时,首都北京的古都风貌也深深地吸引了 他,使他当年大学毕业后一不愿出国工作,二不想去台湾,而是留在了北京。 张开济说:「看一个城市主要是看其大的轮廓,北京一个代表性的轮廓就是城墙,全世界 没有像北京这样的城墙。当年搞建设把北京的城墙拆除了,北京水平的轮廓线没有了,从而 使北京失去了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到处都是塔楼,又使北京失去了原来天际线。」 现在住在塔楼,对于一个建筑大师来说这不能不是一个悲哀。可是,北京要发展,要加 快现代化的进程不搞建设是不行的。也就是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不盖高楼大厦是不可能的。四合院虽好,但占地太大,而且如今的四合院都已成了大杂院。 如何建设新北京又保护了老北京,这是摆在现代北京人面前的难题。 「您认为我们重新修复古城墙怎么样?」 「我认为重修城墙没必要,搞一些假古董没有意思。但是我们现在对四合院应当保护。」 「我听人说修建四合院很讲究风水,这风水是什么?很多人认为风水是一种封建迷信, 作为一个建筑大师您对风水是怎么看的?」 「风水这东西有其科学的一面,只当是迷信可能有些片面。现在国外还有我国的香港在 搞建筑设计时都讲风水,最著名的是香港汇丰银行为了风水,里头的一部主要楼梯是斜着建 的。现在外国人也讲究风水,这当然不能说人家无知了。」 什么是风水呢?《风水探源》一书中是这样说的: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 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是一种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满足的地形条件。新西兰学者尹弘基 是颇有名气的研究风水术的专家,他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上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 筑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 其实讲究风水就是讲究一种环保。透风之地自然空气好、采光好,近水之地自然会有一 个美好的环境。 谈到风水,张开济说,四合院方方正正,坐北朝南,大门不开在正中,而是开在一边, 且是开在偏东的一边,进院还有一个影壁,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这有什么讲究呢?」 「四合院方方正正有一种稳定感,坐北朝南不怕冬天的北风吹,大门朝东南开光线好, 有充足的阳光,有了影壁可以遮挡闲杂人等的视线,让你一眼看不穿,这样内院就显得隐蔽 有安全感了。 「四合院的关键是院子,这是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一个最大的区别。中国建筑是由建筑 包围空间,外国的建筑周围都是空间,由空间包围建筑,卢浮宫的建筑面积比我们故宫太和
殿大,但却没有我们的故宫气势大。外国的一些著名建筑都是孤零零的,四周都是空间。中 国故宫的空间被建筑围着,院子是一层又一层的。四合院的建筑也是一样,越是有钱人家院 子越多,所谓的深宅大院。有前院有后院,还有跨院。跨院事实上是花园,叫后花园。其实 后花园指的就是跨院。只有高级四合院才有跨院。跨院里发生过很多故事,小姐私订终身就 是在跨院中。这是多浪漫的事呀!四合院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院子。这个院子是整个家庭的多 功能的空间。到了夏天搭个凉棚,要结婚了搭个喜棚……」 「四合院那么好,是不是可以大量地盖一些呢? 「保留一些过去的四合院是必要的。但大量盖四合院也没必要。四合院最大的问题是太 占用空间。过去四合院只住一家人,住几家人就成了大杂院了。吴良镛搞的菊儿胡同住宅群, 在建筑风貌上是很成功的,可是他把四合院搞成两层楼了,当中的院子几家合用,四合院的 优点就没有了。底层的一家连一点隐蔽性都没有了,楼下的人干什么,楼上的人一目了然 人的住处不仅仅是遮风挡雨,关键还要隐蔽,有自己私人的空间。四合院的精华是独门独院, 改良的四合院很难解决问题。」 「北京保留一些四合院还是必要的吧? 「四合院要保留,一定要和胡同一起保留,方能相配套。最好是保留一个区域。北京最 近几年对保护古都风貌很重视,情况比过去好多了。」 大师对大师的评价 「中国要修建国家大剧院,请的是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先生,作为一个中国的 建筑设计师,您有何感想?」 「请外国人设计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好,世界上的好东西应皆为我用,狭隘的民族主义不 解决问题。法国是世界上的文化古国,巴黎是法国的中心,卢浮宫是巴黎的中心,可是在卢 浮宫中心却由中国人贝聿铭设计了一个玻璃金字塔。当时搞这个设计的时候,许多法国建筑 师也反对,结果建成后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呢?」 「因为金字塔的体形简洁,比任何建筑面积都少,加上又是玻璃的,所以放在中间不影 响空间。建筑设计很重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您和保罗.安德鲁先生认识吗?」 「保罗.安德鲁先生我早就认识,他曾设计了戴高乐机场,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建筑设计 大师。对于大剧院的设计我不太赞成。」 「您对保罗.安德鲁的设计不太满意的地方是哪里? 「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歌剧院的内容问题,几个剧场放在一起恐怕不行。这一点我曾和贝 聿铭讨论过,他也认为几个剧场放在一起没有必要。」 「刚才您谈到贝聿铭,您能谈谈和他的交往吗? 「我们是好朋友,我比他大几岁,他称我为老大哥。我说我这个老大哥只多长你几岁, 成就比你差远了,你是全世界的名人。贝幸铭说各人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当然他是谦虚,不 过贝聿铭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我处在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不敢说我能成为另一个贝聿 铭,但我相信中国肯定也会出现更多贝聿铭之类的大师。如果贝聿铭当年也留在中国,说不 定还不如我呢!(笑)「文革」时期我们埋没了太多的人才。当然这不仅仅是建筑业,各行业 都是一样。」 三十元建筑的家庭 建筑大师的家是什么样的?无论你想像力多么丰富恐怕也无法想像。当我走进张开济家 时着实吃了一惊 我问:「您搜集这些东西要花不少钱吧? 张开济回答:「花钱是小事,现在越来越难找了,花钱也买不到。我刚刚获得梁思成建筑 13
13 殿大,但却没有我们的故宫气势大。外国的一些著名建筑都是孤零零的,四周都是空间。中 国故宫的空间被建筑围着,院子是一层又一层的。四合院的建筑也是一样,越是有钱人家院 子越多,所谓的深宅大院。有前院有后院,还有跨院。跨院事实上是花园,叫后花园。其实 后花园指的就是跨院。只有高级四合院才有跨院。跨院里发生过很多故事,小姐私订终身就 是在跨院中。这是多浪漫的事呀!四合院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院子。这个院子是整个家庭的多 功能的空间。到了夏天搭个凉棚,要结婚了搭个喜棚……」 「四合院那么好,是不是可以大量地盖一些呢?」 「保留一些过去的四合院是必要的。但大量盖四合院也没必要。四合院最大的问题是太 占用空间。过去四合院只住一家人,住几家人就成了大杂院了。吴良镛搞的菊儿胡同住宅群, 在建筑风貌上是很成功的,可是他把四合院搞成两层楼了,当中的院子几家合用,四合院的 优点就没有了。底层的一家连一点隐蔽性都没有了,楼下的人干什么,楼上的人一目了然。 人的住处不仅仅是遮风挡雨,关键还要隐蔽,有自己私人的空间。四合院的精华是独门独院, 改良的四合院很难解决问题。」 「北京保留一些四合院还是必要的吧?」 「四合院要保留,一定要和胡同一起保留,方能相配套。最好是保留一个区域。北京最 近几年对保护古都风貌很重视,情况比过去好多了。」 大师对大师的评价 「中国要修建国家大剧院,请的是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先生,作为一个中国的 建筑设计师,您有何感想?」 「请外国人设计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好,世界上的好东西应皆为我用,狭隘的民族主义不 解决问题。法国是世界上的文化古国,巴黎是法国的中心,卢浮宫是巴黎的中心,可是在卢 浮宫中心却由中国人贝聿铭设计了一个玻璃金字塔。当时搞这个设计的时候,许多法国建筑 师也反对,结果建成后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呢?」 「因为金字塔的体形简洁,比任何建筑面积都少,加上又是玻璃的,所以放在中间不影 响空间。建筑设计很重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您和保罗.安德鲁先生认识吗?」 「保罗.安德鲁先生我早就认识,他曾设计了戴高乐机场,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建筑设计 大师。对于大剧院的设计我不太赞成。」 「您对保罗.安德鲁的设计不太满意的地方是哪里?」 「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歌剧院的内容问题,几个剧场放在一起恐怕不行。这一点我曾和贝 聿铭讨论过,他也认为几个剧场放在一起没有必要。」 「刚才您谈到贝聿铭,您能谈谈和他的交往吗?」 「我们是好朋友,我比他大几岁,他称我为老大哥。我说我这个老大哥只多长你几岁, 成就比你差远了,你是全世界的名人。贝幸铭说各人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当然他是谦虚,不 过贝聿铭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我处在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不敢说我能成为另一个贝聿 铭,但我相信中国肯定也会出现更多贝聿铭之类的大师。如果贝聿铭当年也留在中国,说不 定还不如我呢!(笑)『文革』时期我们埋没了太多的人才。当然这不仅仅是建筑业,各行业 都是一样。」 三十元建筑的家庭 建筑大师的家是什么样的?无论你想像力多么丰富恐怕也无法想像。当我走进张开济家 时着实吃了一惊。 我问:「您搜集这些东西要花不少钱吧?」 张开济回答:「花钱是小事,现在越来越难找了,花钱也买不到。我刚刚获得梁思成建筑
奖有十万块奖金,我花了一万块钱给养狗的协会,一万块钱发红包给拜年的孩子,剩下的钱 我花不出去。我已快90岁了,最要紧的是心情愉快,这满屋的都是我喜欢的东西。年纪大了, 摆在眼前的能看见的是我的,钱存在银行里看不到的就不是我的。」 「您可以为了孩子留一点呀!」 「我的孩子不需要我的钱,他们挣得比我多。我的大儿子毕业于美国那鲁大学,现在他 是美国某银行的高级职员。已做到副总裁了。老二从美国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主持北 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所以钱我不缺,我跟老伴说,你尽量花,爱买什么买什么。钱可以用 来帮助别人,亲戚朋友的孩子要念书我愿意帮助他们。我帮助别人是有原则的,朋友亲戚结 婚要钱我不给,我当年结婚才花了30块钱。结婚成家立业应当自立,有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 铺张浪费不好。」 「您刚才说您和老伴结婚才花了30块钱,那么您能谈谈老伴吗? 「我老伴当年在辅仁大学上学,她是一个通情达礼的人,所以我们一辈子挺愉快。她有 七姐妹,有三个在美国,就她福气最好。」 「为什么?」 「因为她嫁给了我呀!哈哈… 张开济的老伴在一旁说:「你又开始多说话了 2.3王其亨谈建筑风水 王其亨,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主编《风水理论研究》 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 筑风水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水学)与建筑 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中国的古代学科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分科的。象天文、数学、建筑这些学科,在 古代都是归在″建筑风水"中的,如村落,民居,城市的选址和风水紧密相关。建筑风水为什 么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风水中的”气”和”水”,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 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有些学者片面地理 解中国文化,认为建筑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筑风水不加研究就 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 生态建筑学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 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建筑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 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 说,(建筑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但是,有一些人冒充教授,学者出版关于建筑风水与建筑的书,那是欺骗人的,大家不 要上当 2.4陈志华谈建筑风水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著有《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婺源乡土建筑》、《诸葛 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与李秋香、楼庆西合著)、《北窗集》 风水之说绝对不是什么科学,而是阻碍中国人去发展科学的祸害 建筑风水是建立在易学基础上。我知道《易经》里有很多智慧的东西,但两千年前的一 本书,管得了两千年后的建筑规划吗?两千年前的书把什么都说明白了,连电子计算机、量 子力学都说到了,这可能吗?我们现在在农村经常看到这种事情,两家人为了争建筑风水打 了起来,一打就是好几代,这就是愚昧,是民族的悲哀啊!问题是,现在易学已经被歪曲得 太厉害了,什么算卦、看相都叫易学,这分明是迷信。它妨碍了真正的科学,混淆了研究的 方向,另外还使一些骗子大发其财
14 奖有十万块奖金,我花了一万块钱给养狗的协会,一万块钱发红包给拜年的孩子,剩下的钱 我花不出去。我已快 90 岁了,最要紧的是心情愉快,这满屋的都是我喜欢的东西。年纪大了, 摆在眼前的能看见的是我的,钱存在银行里看不到的就不是我的。」 「您可以为了孩子留一点呀!」 「我的孩子不需要我的钱,他们挣得比我多。我的大儿子毕业于美国那鲁大学,现在他 是美国某银行的高级职员。已做到副总裁了。老二从美国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主持北 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所以钱我不缺,我跟老伴说,你尽量花,爱买什么买什么。钱可以用 来帮助别人,亲戚朋友的孩子要念书我愿意帮助他们。我帮助别人是有原则的,朋友亲戚结 婚要钱我不给,我当年结婚才花了 30 块钱。结婚成家立业应当自立,有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 铺张浪费不好。」 「您刚才说您和老伴结婚才花了 30 块钱,那么您能谈谈老伴吗?」 「我老伴当年在辅仁大学上学,她是一个通情达礼的人,所以我们一辈子挺愉快。她有 七姐妹,有三个在美国,就她福气最好。」 「为什么?」 「因为她嫁给了我呀!哈哈……」 张开济的老伴在一旁说:「你又开始多说话了。」 2.3 王其亨谈建筑风水 王其亨,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主编《风水理论研究》 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 筑风水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水学)与建筑 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中国的古代学科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分科的。象天文、数学、建筑这些学科,在 古代都是归在"建筑风水"中的,如村落,民居,城市的选址和风水紧密相关。建筑风水为什 么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风水中的"气"和"水",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 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有些学者片面地理 解中国文化,认为建筑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筑风水不加研究就 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 生态建筑学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 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建筑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 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 说,(建筑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但是,有一些人冒充教授,学者出版关于建筑风水与建筑的书,那是欺骗人的,大家不 要上当。 2.4 陈志华谈建筑风水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著有《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婺源乡土建筑》、《诸葛 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与李秋香、楼庆西合著)、《北窗集》 风水之说绝对不是什么科学,而是阻碍中国人去发展科学的祸害。 建筑风水是建立在易学基础上。我知道《易经》里有很多智慧的东西,但两千年前的一 本书,管得了两千年后的建筑规划吗?两千年前的书把什么都说明白了,连电子计算机、量 子力学都说到了,这可能吗?我们现在在农村经常看到这种事情,两家人为了争建筑风水打 了起来,一打就是好几代,这就是愚昧,是民族的悲哀啊!问题是,现在易学已经被歪曲得 太厉害了,什么算卦、看相都叫易学,这分明是迷信。它妨碍了真正的科学,混淆了研究的 方向,另外还使一些骗子大发其财
过去的大地主,大官经常在家里养着建筑风水师为他们找祖坟。我发财,是因为我家祖 坟好;你受穷,是因为你家祖坟不好,这不就是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一种意识形态吗?建筑 风水中提到的″天人合一",是国内人文学界一个很含混的概念。现在说保护地球生态平衡 是谁保护?是人,人作为主导力量运用科学技术去保护,而不是靠什么玄虚的”天人合 建筑风水书里看起来头头是道,我看是头头是"假"。比如"坐北朝南”",连蚂蚁、老鼠到知道 坐北朝南,还用得着请教风水师吗?四合院里水不能直着流出去,要拐两个弯,这是建筑风 水上的讲究。建筑风水书上认为水就是财,但现在我们还会相信水是财吗?用现代建筑理论 来解释,水拐两个弯再出去根本就是多余,还造成排水不畅呢。天大建筑系的教授来清华讲 风水,举的例子是浙江省诸葛村的八卦如何了得。但我们实地考察,知道那个八卦是假的, 是1991年造出来的 我们搞乡土建筑,对建筑风水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为了解释中国传统建筑上的一些现象, 如天坛为什么上面是圆的,底下是方的,故宫的水为什么从西北进,从东南出,这些在建筑 风水里都能找到说法。我们研究建筑风水,是当成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当成科学来研究的 在台湾,大学教授如果把建筑风水当成科学,是会被人当成笑话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种 愚昧的东西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国的国立大学呢? 2.5刘鄂培谈建筑风水 刘鄂培,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参与编写《中国唯物论史》、《周易知识通览》,著有《孟 子选讲》、《孟子大传》,主编《张岱年文集》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可以上溯到《易经》,但并非说它就是 高于一切的。 把风水、卜卦这些东西全归到易经里,根本就是瞎胡闹。 古代科学不发达,有很多迷信的东西。迷信和科学揉杂在一起,这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 特点。对封建迷信的糟粕,我们应该扬弃,而其科学的一面,则可以继承和保留下来。 不可否认,《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可以上溯到《易经》,但并 非说它就是高于一切的,毕竟它是粗糙、原始、朴素的。人类的文化总是由低向高不断向前 发展的,今天无法解决的事情,在古代也无法解决。现在看来,《易经》等于一本字典,是古 代一种?quot;巫"的官用来卜筮的工具书,可以说是一种迷信。《易经》分两支,一支是″易理 之学”,是解释易经的;一支是"象数之学”,对天文,地理,数学医学以及卜卦,风水的发展 影响很大。但风水师所说的院子里该种桂树、槐树才吉利,在《易经》里根本没有提及。把 风水、卜卦这些东西全归到易经里,根本就是瞎胡闹 建筑风水分阴宅、阳宅。阳宅,就是人的生活场所,建筑风水在阳宅的一些看法,我们 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一个房子,背山面水,环境优美,人住着自然就会心情舒畅。门朝哪个 方向开,斜一点,拐一个弯,与人的保护隐私的心理是相近的。建筑上的祈福装饰,使人感 到充实和喜悦,是满足人们祈求好运的一种心理。然而建筑风水在建筑的思想,基本上是 个笼统、宏观的模式,并不是精确的。我的夫人是一个建筑师,她就不会有意识地去考虑建 筑风水的问题。拿到一个工程让她去做,她考虑的是如何与自然及周围建筑如何协调,是从 建筑的角度去考虑,而并不是从风水的角度 2.6王贵祥谈建筑风水 王贵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著有《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中国江南园林方术》、 译有《文艺复兴建筑》、《世界新建筑一高层建筑》 建筑风水里大部分是迷信和糟粕,但也内蕴着某种科学和合理的成分,如果将这一成分 的意义和作用无谓地夸大,则会曲解了古代中国人对建筑空间思考的真实内涵 我在7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与建筑风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传统建筑的合理
15 过去的大地主,大官经常在家里养着建筑风水师为他们找祖坟。我发财,是因为我家祖 坟好;你受穷,是因为你家祖坟不好,这不就是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一种意识形态吗?建筑 风水中提到的"天人合一",是国内人文学界一个很含混的概念。现在说保护地球生态平衡, 是谁保护?是人,人作为主导力量运用科学技术去保护,而不是靠什么玄虚的"天人合一"。 建筑风水书里看起来头头是道,我看是头头是"假"。比如"坐北朝南",连蚂蚁、老鼠到知道 坐北朝南,还用得着请教风水师吗?四合院里水不能直着流出去,要拐两个弯,这是建筑风 水上的讲究。建筑风水书上认为水就是财,但现在我们还会相信水是财吗?用现代建筑理论 来解释,水拐两个弯再出去根本就是多余,还造成排水不畅呢。天大建筑系的教授来清华讲 风水,举的例子是浙江省诸葛村的八卦如何了得。但我们实地考察,知道那个八卦是假的, 是 1991 年造出来的。 我们搞乡土建筑,对建筑风水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为了解释中国传统建筑上的一些现象, 如天坛为什么上面是圆的,底下是方的,故宫的水为什么从西北进,从东南出,这些在建筑 风水里都能找到说法。我们研究建筑风水,是当成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当成科学来研究的。 在台湾,大学教授如果把建筑风水当成科学,是会被人当成笑话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种 愚昧的东西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国的国立大学呢? 2.5 刘鄂培谈建筑风水 刘鄂培,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参与编写《中国唯物论史》、《周易知识通览》,著有《孟 子选讲》、《孟子大传》,主编《张岱年文集》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可以上溯到《易经》,但并非说它就是 高于一切的。 把风水、卜卦这些东西全归到易经里,根本就是瞎胡闹。 古代科学不发达,有很多迷信的东西。迷信和科学揉杂在一起,这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 特点。对封建迷信的糟粕,我们应该扬弃,而其科学的一面,则可以继承和保留下来。 不可否认,《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可以上溯到《易经》,但并 非说它就是高于一切的,毕竟它是粗糙、原始、朴素的。人类的文化总是由低向高不断向前 发展的,今天无法解决的事情,在古代也无法解决。现在看来,《易经》等于一本字典,是古 代一种?quot;巫"的官用来卜筮的工具书,可以说是一种迷信。《易经》分两支,一支是"易理 之学",是解释易经的;一支是"象数之学",对天文,地理,数学医学以及卜卦,风水的发展 影响很大。但风水师所说的院子里该种桂树、槐树才吉利,在《易经》里根本没有提及。把 风水、卜卦这些东西全归到易经里,根本就是瞎胡闹。 建筑风水分阴宅、阳宅。阳宅,就是人的生活场所,建筑风水在阳宅的一些看法,我们 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一个房子,背山面水,环境优美,人住着自然就会心情舒畅。门朝哪个 方向开,斜一点,拐一个弯,与人的保护隐私的心理是相近的。建筑上的祈福装饰,使人感 到充实和喜悦,是满足人们祈求好运的一种心理。然而建筑风水在建筑的思想,基本上是一 个笼统、宏观的模式,并不是精确的。我的夫人是一个建筑师,她就不会有意识地去考虑建 筑风水的问题。拿到一个工程让她去做,她考虑的是如何与自然及周围建筑如何协调,是从 建筑的角度去考虑,而并不是从风水的角度。 2.6 王贵祥谈建筑风水 王贵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著有《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中国江南园林方术》、 译有《文艺复兴建筑》、《世界新建筑--高层建筑》 建筑风水里大部分是迷信和糟粕,但也内蕴着某种科学和合理的成分,如果将这一成分 的意义和作用无谓地夸大,则会曲解了古代中国人对建筑空间思考的真实内涵。 我在 70 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与建筑风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传统建筑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