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生产过程控制分析 绪论 皮革分析检验的任务和作用 将分析化学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应用于皮革生产中,就成了我们的皮革分析检验,它 着重研究皮革生产工艺中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检验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要贯彻执行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合理使用原材料,在生 产过程中,要控制工艺条件,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这些任务很大程度上都需要通过“分析检 验”工作提供数据来完成,那么皮革分析检验则是为皮革生产提供可靠数据,以正确控制皮 革生产工艺条件,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而且还要提高皮革质量,合理使用原材料,降低成本。 在皮革生产过程中要用到许多我们称之为原材料的东西,诸如制衣需要布料、造纸需要 麦草、制陶需要陶土一样,我们制革也要用到很多原材料,如,酸、碱、盐、酶等,所用这 些原材料往往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其含量发生了变化,如酶软化所用的酶制剂,往往由于出 厂后经过长期存放和长途运输等原因而使酶软效果降低,所以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原材料的分 析检验:配好的铬鞣液、甲醛鞣液必须测定CrO、甲醛含量,然后才能确定鞣制时鞣液的 用量(操作液的分析检验):成品革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则要对它的物理化学指标进行分析检 验(成品分析检验);一个新工艺、新方案的可行与否。可通过半成品及成品的分析检验 如测皮质含量,太低表示在制作过程中损失过多,若含量太高,则皮革板硬,说明该方案仍 需改进(确定新工艺方案)。皮革厂家流出的污水,需通过化学分析检验掌握流出情况,以 便进行污水处理,消除污染(污水分析) 总之皮革分析检验工作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它在控制生产正常进行和保证产品 质量方面有着“眼睛”和“哨兵”的作用,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不敢说它有心脏一样的重要地位,但最其马可以称作是左膀右臂,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 或失去了左膀右臂是多么困难,那么制革行业如果没有分析检验这个“眼睛”和“哨兵”, 也就象人没眼睛一样糟糕 对于我们大家来讲他更是一种工具,新材料、新方案的采用、创新教育都离不开分析检 验这个工具。 对于一个专业的每门课程,都有他各自的重要性,作用有大、有小,但只能相互补充 相互协调,而不能相互取代,就象一个生物体的各个器官一样,缺一不可。 内容按排 基本按工艺流程进行 原材料分析 酸、碱、盐、酶等 操作液分析: 铬鞣液、灰液等 污水分析检验: 铬、硫、COD等 半成品、成品革理化分析。 学会以上内容的方法,操作技术、了解各检验方法的测定意义、目的、原理,以便在参 加工作中能够正确适用这些方法,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进行科研工作。 三、皮革分析检验的特点 1.准确度取决于生产的要求,根据被测物质的含量决定误差范围,皮革分析检验属于 工业分析的范畴。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 工业分析的公差范围 被测组分含量(%)公差(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80~90(99) 04-0.3(0.1) 40~80 20~40 1.0~0.6 5~10 1.6~1.2 5.0~1.6 0.1~1 2.0~5.0 0.01~0.1 50~20 大值一小值 相对误差= ×100% 平均数
皮革生产过程控制分析 绪 论 一、皮革分析检验的任务和作用 将分析化学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应用于皮革生产中,就成了我们的皮革分析检验,它 着重研究皮革生产工艺中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检验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要贯彻执行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合理使用原材料,在生 产过程中,要控制工艺条件,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这些任务很大程度上都需要通过“分析检 验”工作提供数据来完成,那么皮革分析检验则是为皮革生产提供可靠数据,以正确控制皮 革生产工艺条件,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而且还要提高皮革质量,合理使用原材料,降低成本。 在皮革生产过程中要用到许多我们称之为原材料的东西,诸如制衣需要布料、造纸需要 麦草、制陶需要陶土一样,我们制革也要用到很多原材料,如,酸、碱、盐、酶等,所用这 些原材料往往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其含量发生了变化,如酶软化所用的酶制剂,往往由于出 厂后经过长期存放和长途运输等原因而使酶软效果降低,所以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原材料的分 析检验;配好的铬鞣液、甲醛鞣液必须测定 Cr2O3、甲醛含量,然后才能确定鞣制时鞣液的 用量(操作液的分析检验);成品革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则要对它的物理化学指标进行分析检 验(成品分析检验);一个新工艺、新方案的可行与否。可通过半成品及成品的分析检验。 如测皮质含量,太低表示在制作过程中损失过多,若含量太高,则皮革板硬,说明该方案仍 需改进(确定新工艺方案)。皮革厂家流出的污水,需通过化学分析检验掌握流出情况,以 便进行污水处理,消除污染(污水分析)。 总之皮革分析检验工作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它在控制生产正常进行和保证产品 质量方面有着“眼睛”和“哨兵”的作用,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不敢说它有心脏一样的重要地位,但最其马可以称作是左膀右臂,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 或失去了左膀右臂是多么困难,那么制革行业如果没有分析检验这个“眼睛”和“哨兵”, 也就象人没眼睛一样糟糕。 对于我们大家来讲他更是一种工具,新材料、新方案的采用、创新教育都离不开分析检 验这个工具。 对于一个专业的每门课程,都有他各自的重要性,作用有大、有小,但只能相互补充、 相互协调,而不能相互取代,就象一个生物体的各个器官一样,缺一不可。 二、内容按排 基本按工艺流程进行: 原材料分析: 酸、碱、盐、酶等 操作液分析: 铬鞣液、灰液等 污水分析检验: 铬、硫、COD 等 半成品、成品革理化分析。 学会以上内容的方法,操作技术、了解各检验方法的测定意义、目的、原理,以便在参 加工作中能够正确适用这些方法,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进行科研工作。 三、皮革分析检验的特点 1.准确度取决于生产的要求,根据被测物质的含量决定误差范围,皮革分析检验属于 工业分析的范畴。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 工业分析的公差范围 被测组分含量(﹪) 公差(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80~90(99) 0.4~0.3(0.1) 40~80 0.6~0.4 20~40 1.0~0.6 10~20 1.2~1.0 5~10 1.6~1.2 1~5 5.0~1.6 0.1~1 2.0~5.0 0.01~0.1 50~20 大值—小值 相对误差= ——————×100﹪ 平均数
例如:皮质分析,误差小于0.7%。(在含量小于40%时)。 2.由分析对象决定取样方法 3.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完成 四、皮革分析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实验时数约占总学时的2/3,所讲内容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融汇贯通, 得以消化掌握,所以学习本课程的大部分时间,要在实验室度过,所以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基本操作的训练。知识在于积累对于这门课显得更为重要,就是注意 平时的学习。对于每一个项目的测试,每一个实验、每一个方法都要掌握它的基本理论、测 试条件及有关计算。实验前应做好予习工作,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仔细阅读操作规程, 明了每一步骤的意义和相关关系,订好实验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中注意观现象,认 真思考,做详细记录。实验后及时小结,写出报告心得体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 验技巧,最后应达到对结定资料自行阅读后,能理解基本原理,抓住关键问题。具有独立进 行分析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将理论 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和精密细致地进行科研的技巧技能,为将来从事各项专业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 报告要求:目的、原理、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处理、计算的结果、讨论。 实验室要求 1.按时到、遵守实验室纪律。 2.不抽烟、不唱歌、不串门、不胡闹。 3.进实验室时应检查所需东西是否带齐:钥匙、课本、笔记本、实验记录本、预习报 告、上次的实验报告本等 4.实验前考察:提问或抽查方式,记入平时成绩。 5.实验结束后应登记实验结果,方能离开,报告一次交清 6.打扫卫生。个人卫生:整理仪器、擦桌子; 值日生:扫地、拖地、收拾仪器药品、洗水池等。 Na2S含量的测定 、概述 Na2S的性质 Na2SM=7805粉粒状 Na2S9H2OM=240.2无色或微紫色棱柱形晶体 般市售Na2S含Na2S50~60%。硫化碱、臭碱、火碱 Naos 2H20= NaOH NahS 强碱性,故使用应戴手套加以防护,防止对皮肤及眼睛腐蚀 a2s +2H 2Na+H2S↑ 有毒而易燃 故Na2S放置应与酸分开 2Na2S+202+ S203+ 2NaOH 空气 潮解使浓度降低。 S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Na2S2O3或Na2SO 2.NaS在制革生产中的作用 那么Na2S在制革生产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主要用于脱毛:灰碱法或碱碱法 R-S-S-RI 2Na2S R-SNa+ RI-SNa Na2S2 Ca(OH )2+ 2NaHS Ca (SH) 2 2NaOH R-S-S-R,+ Ca (SH + 2R-SH 皮胶原在强碱作用下膨胀分散,HS有还原性,可破坏角蛋白的双硫键并阻止毛内新的 交联键的形成,破坏护毛作用,大大加快脱毛速度。 3.那么为什么要测定Na2S的含量呢?
例如:皮质分析,误差小于 0.7﹪。(在含量小于 40﹪时)。 2.由分析对象决定取样方法 3.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完成。 四、皮革分析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实验时数约占总学时的 2/3,所讲内容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融汇贯通, 得以消化掌握,所以学习本课程的大部分时间,要在实验室度过,所以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基本操作的训练。知识在于积累对于这门课显得更为重要,就是注意 平时的学习。对于每一个项目的测试,每一个实验、每一个方法都要掌握它的基本理论、测 试条件及有关计算。实验前应做好予习工作,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仔细阅读操作规程, 明了每一步骤的意义和相关关系,订好实验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中注意观现象,认 真思考,做详细记录。实验后及时小结,写出报告心得体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 验技巧,最后应达到对结定资料自行阅读后,能理解基本原理,抓住关键问题。具有独立进 行分析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将理论 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和精密细致地进行科研的技巧技能,为将来从事各项专业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 报告要求:目的、原理、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处理、计算的结果、讨论。 实验室要求: 1.按时到、遵守实验室纪律。 2.不抽烟、不唱歌、不串门、不胡闹。 3.进实验室时应检查所需东西是否带齐:钥匙、课本、笔记本、实验记录本、预习报 告、上次的实验报告本等。 4.实验前考察:提问或抽查方式,记入平时成绩。 5.实验结束后应登记实验结果,方能离开,报告一次交清。 6.打扫卫生。个人卫生:整理仪器、擦桌子; 值日生: 扫地、拖地、收拾仪器药品、洗水池等。 Na2S 含量的测定 一、概述 1.Na2S 的性质 Na2S M=78.05 粉粒状。 Na2Sּ9H2O M=240.2 无色或微紫色棱柱形晶体。 一般市售 Na2S 含 Na2S 50~60﹪。硫化碱、 臭碱、火碱。 Na2S + 2H2O = NaOH + NaHS 强碱性,故使用应戴手套加以防护,防止对皮肤及眼睛腐蚀。 Na2 S + 2H+ == 2Na+ + H2S↑ 有毒而易燃 故 Na2S 放置应与酸分开 2Na2 S + 2O2 + H2O = Na2S2O3 + 2NaOH 空气 潮解使浓度降低。 S 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 Na2S2O3 或 Na2SO4。 2.Na2S 在制革生产中的作用 那么 Na2S 在制革生产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主要用于脱毛:灰碱法或碱碱法 R-S-S-R1 + 2Na2S → R-SNa + R1-SNa + Na2S2 Ca(OH)2 + 2NaHS → Ca(SH)2 + 2NaOH R-S-S-R1 + Ca(SH)2 OH - 2R-SH + CaS + S↓ 皮胶原在强碱作用下膨胀分散,HS-有还原性,可破坏角蛋白的双硫键并阻止毛内新的 交联键的形成,破坏护毛作用,大大加快脱毛速度。 3.那么为什么要测定 Na2S 的含量呢?
(1)原材料Na2S9H2O易在空气中吸收CO2、O2、H2O等而转为Na2S2O3、Na2CO3、 NaSO4、NaOH等,从而降低Na2S的含量,使用前必须分析其含量,确定用量 (2)配制的脱毛浸灰液,脱毛效果的好坏直接与NaS的含量有关,一般NaS46g/L: 灰碱涂灰脱毛要求Na2S浓度达8~13波美,使用前必须测定NaS含量保证脱毛工序顺利进 (3)脱毛后的废液,其残留的硫化物也要回收使用,减少污染,所以应测其含量提供 数据,或进行三废处理。 高铁氰化钾法测定浸灰液中Na2S含量的测定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法 以KFe(CN)6]为滴定剂,以Na[Fe(CN)5(NO)]为指剂示,在碱性介质中采用 先粗滴定,再后加指示剂精确滴定的方法,根据KFe(CN)6]的用量和浓度计算NaS的 含量 1.化学反应原理 S2具有还原能性: 在OH中 s 2e EO=-0.48V 在H中 HaS E=0.141V 在OH中易被氧化,还原能力强 K3[Fe(CN) 6]/K4[Fe(CN)6 E0=0.36V △E°=0.36-(-0.48)=0.84V △E=0.36-0.141=0.219V 在碱性介质中,电位差大,故反应在OH中进行。 Na2S+ 2K,[Fe(CN)6] OH- S, + 2NaK, [Fe(CN)6] 还原剂 氧化剂 2.指示原理 氧化还原法滴定指示剂 (1)氧化还原指示剂 些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它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具有不 同的颜色。 如二苯胺磺酸钠、邻菲罗啉。 (2)指示剂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显色反应 某些试剂能与标准溶液或被测(滴)物质产生显色反应。就可以利用该试剂作指示剂。 如淀粉指示剂 (3)自身指示剂 利用标准溶液本身的颜色变化的指示终点 KMnO4 在此属于第(2)类 (CN) Na S+ Na: [Fe(CN)(No)]-Na. Fe 紫红色络合物 在含有硫化物的灰液中加入亚硝酰铁氰化钠Na2[Fe(CN)5(NO)],生成了紫红色的络 合物。用K3[Fe(CN)。滴定时,K3[Fe(CN)。首先与溶液中游离的S2进行反应,至到接近 终点,游离S被氧化完,此时K[Fe(CN)6]夺取络合物中s使络合物解体,紫色消失, 颜色发出突变指示终点 颜色变化: 深紫色→浅紫→乳白色中透紫→几乎乳白→微黄 (过量半滴的K3[Fe(CN)6]) 、试剂
(1)原材料 Na2Sּ9H2O 易在空气中吸收 CO2、O2、H2O 等而转为 Na2S2O3、Na2CO3、 Na2SO4、NaOH 等,从而降低 Na2S 的含量,使用前必须分析其含量,确定用量。 (2)配制的脱毛浸灰液,脱毛效果的好坏直接与 Na2S 的含量有关,一般 Na2S 4~6g/L; 灰碱涂灰脱毛要求 Na2S 浓度达 8~13 波美,使用前必须测定 Na2S 含量保证脱毛工序顺利进 行。 (3)脱毛后的废液,其残留的硫化物也要回收使用,减少污染,所以应测其含量提供 数据,或进行三废处理。 二、高铁氰化钾法测定浸灰液中 Na2S 含量的测定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法 以 K3[Fe(CN)6]为滴定剂,以 Na2[Fe(CN)5(NO)]为指剂示,在碱性介质中采用 先粗滴定,再后加指示剂精确滴定的方法,根据 K3[Fe(CN)6]的用量和浓度计算 Na2S 的 含量。 1.化学反应原理 S 2- 具有还原能性: 在 OH- 中: S + 2e - S 2- E 0= -0.48 V 在 H+中: S + 2H+ + 2e H2S E0 =0.141V 在 OH- 中易被氧化,还原能力强。 K3[Fe(CN)6]/ K4[Fe(CN)6] E0=0.36V ΔE 0 =0.36-(-0.48)=0.84V ΔE 0 =0.36-0.141=0.219V 在碱性介质中,电位差大,故反应在 OH-中进行。 Na2S + 2K3[Fe(CN)6] OH- S↓ + 2NaK3[Fe(CN)6] 还原剂 氧化剂 2.指示原理 氧化还原法滴定指示剂 (1)氧化还原指示剂 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它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具有不 同的颜色。 如二苯胺磺酸钠、邻菲罗啉。 (2)指示剂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显色反应 某些试剂能与标准溶液或被测(滴)物质产生显色反应。就可以利用该试剂作指示剂 。 如淀粉指示剂 (3)自身指示剂 利用标准溶液本身的颜色变化的指示终点 如 KMnO4 在此属于第(2)类 (CN)5 Na2S + Na2[Fe(CN)5(NO)] → Na4 Fe N=O ‖ S 2- 紫红色络合物 在含有硫化物的灰液中加入亚硝酰铁氰化钠 Na2 [Fe(CN)5(NO)],生成了紫红色的络 合物。用 K3[Fe(CN)6]滴定时,K3[Fe(CN)6]首先与溶液中游离的 S 2- 进行反应,至到接近 终点,游离 S 2-被氧化完,此时 K3[Fe(CN)6]夺取络合物中 S 2- 使络合物解体,紫色消失, 颜色发出突变指示终点。 颜色变化: 深紫色 → 浅紫 → 乳白色中透紫 → 几乎乳白 → 微黄 (过量半滴的 K3[Fe(CN)6])。 三、试剂
1.0.lmol/ L NaOH水溶液.(调节碱性); 2.0.1mol/LK[Fe(CN)6]水溶液 深红色单斜晶体赤血盐 称取32.925gK3[Fe(CN)。]配成1000m1容量瓶。易分解放于棕色容量瓶中避光保存。 基准物可直接配制 3.0.4%的亚硝酰铁氰化钠Na2[Fe(CN)5(№O)]·2H0水溶液。棕色瓶保存。 4gNa2[Fe(CN)。(NO)]·2H20→1000ml。 不稳定,在中水中逐渐变为绿色,现用现配。有毒,使用时小心 四、操作 四层沙布过滤灰液 1.粗滴定 50mIH,0 5ml0.1mol/NaH(20ml三角瓶→K[Fe(CN)d滴定→淡黄→读取V 10或25m1试液 lml指示剂 深紫色 2.精确滴定 50m煮沸过的H2O(赶走CO2) 5m1 0. Imol/LNaOH K[Fe(CN)6]快速滴定到(V1-0.5)ml 10或25m1试液 +1m1指示剂→继续用K[Fe(CN)6]滴定 到淡黄色。 精确滴走两次:V2、V3 注意 终点应仔细观察,第二、三终点不能以第一瓶为参照。滴定应迅速,测试液不能长 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2.指示剂即使在散射光的照射也能分解,所以应现配现用,且有毒,小心使用 加液次序采用水、NaOH、试液,减少S2损失,但平行实验加液次序应一致。 五、计算 (M×V) Na2S(g/L) 78.0 根据化学反应式可知 Na2S 2K3[Fe(CN)6] OH S NaK, [Fe(CN)a1 1 mol Na S 2mol K3[Fe(CN)6] 六、讨论 1.介质选择。为什么选碱性介质?(四点理由) (1)S/S2电对在碱性介质中电位低,S2易被氧化即还原能力强。 Es-=0.48V (2)S2+[Fe(CN)6]→S↓+[Fe(CN)。] 能斯特方程 0.059 [S2] 对反应越有利 [S2]↓E↑对反应越都不利。 在酸性介质中S2+2H [S2]↓不利于反应,且H2S有毒。 (3)S2极易水解S2+H0 HS OH Kh=K/Ka2=10/(7.1×1053)=1.41 很大 加碱抑制水解S2]↑E↓有利于反应
1.0.1mol/L NaOH 水溶液.(调节碱性); 2.0.1mol/L K3[Fe(CN)6]水溶液 深红色单斜晶体赤血盐 称取 32.925g K3[Fe(CN)6]配成 1000ml 容量瓶。易分解放于棕色容量瓶中避光保存。 基准物可直接配制。 3.0.4%的亚硝酰铁氰化钠 Na2 [Fe(CN)5(NO)]·2H2O 水溶液。棕色瓶保存。 4g Na2 [Fe(CN)5(NO)]·2H2O → 1000ml。 不稳定,在中水中逐渐变为绿色,现用现配。有毒,使用时小心。 四、操作 四层沙布过滤灰液 1.粗滴定 50mlH2O 5ml 0.1mol/LNaOH 250ml 三角瓶→ K3[Fe(CN)6]滴定→淡黄→读取 V1 10 或 25ml 试液 1ml 指示剂 深紫色 2.精确滴定 50ml 煮沸过的 H2O(赶走 CO2) 5ml 0.1mol/LNaOH → K3[Fe(CN)6]快速滴定到(V1-0.5) ml 10 或 25ml 试液 +1ml 指示剂→继续用 K3[Fe(CN)6]滴定 到淡黄色。 精确滴走两次:V2、V3 注意: 1.终点应仔细观察,第二、三终点不能以第一瓶为参照。滴定应迅速,测试液不能长 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2.指示剂即使在散射光的照射也能分解,所以应现配现用,且有毒,小心使用。 3.加液次序采用水、NaOH、试液,减少 S 2-损失,但平行实验加液次序应一致。 五、计算 (M×V)Fe3+ Na2S(g/L)= —————— ×78.05 2 ×V 试 根据化学反应式可知: Na2S + 2K3[Fe(CN)6] OH- S↓ + NaK3[Fe(CN)6] 1mol Na2S 2mol K3[Fe(CN)6] 六、讨论 1.介质选择。为什么选碱性介质?(四点理由) (1)S/S2-电对在碱性介质中电位低, S 2-易被氧化即还原能力强。 E 0 S/S2- =-0.48V (2)S 2- + [Fe(CN)6] 3+ → S ↓ + [Fe(CN)6] 4+ 能斯特方程: 0.059 [S ] E = E0 + ————lg ——— n [ S2- ] [ S2- ]↑ E ↓ 对反应越有利; [ S2- ]↓ E ↑ 对反应越都不利。 在酸性介质中 S 2- + 2H+ H2S ↑ [S2- ] ↓不利于反应,且 H2S 有毒。 (3)S 2- 极易水解 S 2- + H2O HS- + OH- Kh=KW/Ka2=10-14/(7.1×10-15)=1.41 很大 加碱抑制水解 [S2- ]↑ E↓ 有利于反应
(4)碱性介质是K[Fe(CN)。]的安全介质 K[Fe(CN)。]+6H-3K+Fe”+6HCN↑(剧毒) 所以使用K[Fe(CN)6]非但不能在一般酸性介质中,而且还应与酸分开放置。 总上所述,滴定反应在碱性介质中,且控制在PH=9~12。否则PH太高S→S有可能 继续被氧化到S02。使计量关系打乱。 2.为什么进行粗滴定,再后加指示剂精滴定? (1)在碱性介质中S极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 2Na2S+202+H20 Na2S2O3 2NaOH 造成S的损失,影响测定结果,所以必须减少灰液与空气接解时间,即进行粗滴定, 再滴定时可根据初滴定数值,加快滴定速度,缩短滴定时间,提高测定确度。 (2)S2与Na[Fe(CN)s(NO)]所生成的深紫色络合物的稳定性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破坏困难,终点不明显,影响测定结果,所以采用后加指示剂的办法。根据初滴数据,提前 在初滴数的0.5~1m1加入批示剂,缩短络合物存在时间,减小稳定性,变色敏锐,测定准 3.对本方法的评价 优点:快速,Na2S试液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新脱毛液、原材料Na2S的含量分析。 缺点:微量分析误差大,不能去除有机物、蛋白质分解物等有机物的干扰。脱毛废液、 废水S2的分析就不能用 思考题 1.如何配制0.1molL的K3[Fe(CN)6]标准溶液? 2.测定固体NaS(含Na在50-60%),一般先将其配制成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然后再移取25ml进行测定,请问用0. Imol/L K3[Fe(CN)]滴定,则NaS溶液的浓度应为多 少范围较为合适?若配制在250m容量瓶中,试确定Na2S试样的称量重量?并写出计算公式。 如果直接称量进行测定,又当称多少?如何计算? 329250g→1000ml容量瓶 2.解: Imol Na2S 2mol K3[Fe(CN )6] 1/2×0.1×25mmol 0.1×25mmol 0.05×25mmol W该=0.05×0.25×78.05/(50~60%) =(1.9~1.6)g (M×V)e3+×78.05×V客 ×100% 2×V试×1000×W试 (M×V)=s+×78.05 Na2S(%)= ×100% 2×W试×1000 蛋白酶活力测定 概述 1.什么是酶?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是由动植物体中提取或由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功 能的蛋白质 (1)催化速度快 牛肉2~3hr可在胃肠中被酶消化。20%HCL需4倍,100℃20多hr (2)酶作用的特异性。专一性、选择性 通常被酶催化的物质称为该酶作用的底物。一种酶只作用一种底物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亠糊精、低聚糖 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肽 脂肪酶:脂肪→脂肪酸→甘油
(4)碱性介质是 K3[Fe(CN)6]的安全介质 K3[Fe(CN)6] + 6H+ 3K+ + Fe3+ + 6HCN↑ (剧毒) 所以使用 K3[Fe(CN)6]非但不能在一般酸性介质中,而且还应与酸分开放置。 总上所述,滴定反应在碱性介质中,且控制在 PH=9 ~12。否则 PH 太高 S 2-→S 有可能 继续被氧化到 SO4 2-。使计量关系打乱。 2.为什么进行粗滴定,再后加指示剂精滴定? (1)在碱性介质中 S 2-极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 2Na2S + 2O2 + H2O → Na2S2O3 + 2NaOH 造成 S 2-的损失,影响测定结果,所以必须减少灰液与空气接解时间,即进行粗滴定, 再滴定时可根据初滴定数值,加快滴定速度,缩短滴定时间,提高测定确度。 (2)S 2- 与 Na2[Fe(CN)5(NO)]所生成的深紫色络合物的稳定性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破坏困难,终点不明显,影响测定结果,所以采用后加指示剂的办法。根据初滴数据,提前 在初滴数的 0.5~1ml 加入批示剂,缩短络合物存在时间,减小稳定性,变色敏锐,测定准 确。 3.对本方法的评价 优点:快速, Na2S 试液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新脱毛液、原材料 Na2S 的含量分析。 缺点:微量分析误差大,不能去除有机物、蛋白质分解物等有机物的干扰。脱毛废液、 废水 S 2-的分析就不能用。 思考题 1.如何配制 0.1mol/L 的 K3 [Fe(CN)6]标准溶液? 2.测定固体 Na2S(含 Na2S 在 50~60﹪),一般先将其配制成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然后再移取 25ml 进行测定,请问用 0.1mol/L K3 [Fe(CN)6]滴定,则 Na2S 溶液的浓度应为多 少范围较为合适?若配制在 250ml 容量瓶中,试确定 Na2S 试样的称量重量?并写出计算公式。 如果直接称量进行测定,又当称多少?如何计算? 1.32.9250g → 1000ml 容量瓶 2.解:1mol Na2S 2mol K3[Fe(CN)6] 1/2 × 0.1×25mmol 0.1×25mmol 0.05×25mmol MNa2S = 0.05M W 试 =0.05×0.25×78.05/(50~60﹪) =(1.9~1.6)g (M×V)Fe3+× 78.05 ×V 容 Na2S(﹪) = ————————————×100% 2×V 试×1000×W 试 (M×V)Fe3+× 78.05 Na2S(﹪)= ——————————×100﹪ 2 ×W 试×1000 蛋白酶活力测定 一、概述 1.什么是酶?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是由动植物体中提取或由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功 能的蛋白质。 (1)催化速度快。 牛肉 2~3hr 可在胃肠中被酶消化。20﹪HCL 需 4 倍,100℃ 20 多 hr。 (2)酶作用的特异性。专一性、选择性。 通常被酶催化的物质称为该酶作用的底物。一种酶只作用一种底物: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 → 糊精、低聚糖; 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 → 氨基酸、肽; 脂肪酶:脂肪→脂肪酸→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