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红外光谱的分区 习惯上按红外线波长,将红外光谱分成三个区域: (1)近红外区:0.78~2.5μm(12820~4000cm-1),主要用于 研究分子中的O一H、N一H、C一H键的振动倍频与组频。 (2)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cm),主要用于研究 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振动基频。 (3)远红外区:25300μm(400~33cm1),主要用于研究分 子的转动光谱及重原子成键的振动。 其中,中红外区(2.525μm即4000~400cm-1)是研究和应用最 多的区域,通常说的红外光谱就是指中红外区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除用波长λ表征横坐标外,更常用波数(wave number.)表征。纵坐标为百分透射比T%。 11
2 红外光谱的分区 习惯上按红外线波长,将红外光谱分成三个区域: (1)近红外区:0.78~2.5μm(12 820~4 000cm-1),主要用于 研究分子中的O—H、N—H、C—H键的振动倍频与组频。 (2)中红外区:2.5~25μm(4 000~400cm-1),主要用于研究 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振动基频。 (3)远红外区:25~300μm(400~33cm-1),主要用于研究分 子的转动光谱及重原子成键的振动。 其中,中红外区(2.5~25μm即4 000~400cm-1)是研究和应用最 多的区域,通常说的红外光谱就是指中红外区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除用波长λ表征横坐标外,更常用波数(wave number)表征。纵坐标为百分透射比T %。 11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在4000-670cm-1范围内有特征基团频率。 为便于谱图解析,分为六个区域: (1)4000-2500cm-1区域此区域为X-H伸缩振动区域。在此 区域的吸收说明含氢原子官能团的存在,如N-H(3500-3300), 0-H(3700-3200),C-H(3300-2700)等; (2)2500-2000cm1区域这是三键和累积双键的伸缩振动区 。主要包括碳碳三键,C=C=C的伸缩振动; (3)2000-1500cm-1区域 此区称为双键伸缩振动区。主要包 括C=O,C=C,C=N等; (4)1500-1300cm1区域这个区主要是C-H弯曲振动。CH3在 1380和1460同时存在吸收,CH,仅在1470左右有吸收: 12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在4000-670cm-1范围内有特征基团频率。 为便于谱图解析,分为六个区域: (1)4000-2500cm-1区域 此区域为X-H伸缩振动区域。在此 区域的吸收说明含氢原子官能团的存在,如N-H(3500-3300), O-H(3700-3200), C-H(3300-2700)等; (2)2500-2000cm-1区域 这是三键和累积双键的伸缩振动区 。主要包括碳碳三键,C=C=C的伸缩振动; (3)2000-1500cm-1区域 此区称为双键伸缩振动区。主要包 括C=O,C=C,C=N等; (4)1500-1300cm-1区域 这个区主要是C-H弯曲振动。CH3在 1380和1460同时存在吸收,CH2仅在1470左右有吸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