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量子假设 MBA(T) 实验值 紫外难 MR(T)=C3n 瑞利-金斯 维恩 MR(T)=Ce ar 12345678m
M B (T ) 实验值 维恩 瑞利--金斯 紫 外 灾 难 0 1 2 3 4 5 6 7 8 9 (m) T C B M (T ) C e 2 5 1 MB (T ) C T 4 3 二、普朗克量子假设
普朗克得到了黑体辐射公式: c——光速 MBa(t)=2rchc n he akT k——玻尔兹曼恒量 h—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 普朗克量子假说 (1)黑体是由带电谐振子组成,这些谐振子辐射电磁波, 并和周围的电磁场交换能量。 (2)这些谐振子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一些分立值 ,是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这个最小能量称为能量子。 8=hv 14<>p式
h—普朗克常数 h J s 34 6.63 10 普朗克得到了黑体辐射公式: 1 1 2 2 5 kT B hc e M (T ) hc c ——光速 k ——玻尔兹曼恒量 普朗克量子假说 (1)黑体是由带电谐振子组成,这些谐振子辐射电磁波, 并和周围的电磁场交换能量。 h (2) 这些谐振子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一些分立值 ,是最小能量 的整数倍,这个最小能量称为能量子
1918诺贝尔物理学奖 MV普朗克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 论,发现基本量子 提出能量量子化 的假设 14<>p式
M.V.普朗克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 论,发现基本量子 ,提出能量量子化 的假设 1918诺贝尔物理学奖
16-2光的量子性电效应 一、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 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光电子逸出的电子 光电子由K飞向A,回路中 形成光电流 R 14<>p式
16-2 光的量子性电效应 一、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方程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 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光电子 逸出的电子。 O O O O O O O O A K G V R 光电子由K飞向A,回路中 形成光电流
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伏安特性曲线 1、单位时间内从阴极逸出 光强较强 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 度成正比。 和电流 光强较弱 2、存在遏止电势差 截止电压 U U y U=kv-Uo
光电效应伏安特性曲线 饱 和 电 流 光 强 较 强 光 强 较 弱 截 止 电 压 I Ua s1 I s2 I O U 实验规律 1、单位时间内从阴极逸出 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 度成正比。 2、存在遏止电势差 m a mv eU 2 2 1 U0 U k a Ua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