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济学派 宏观经济学思想围绕“政府干预”这一间题分成了两大派。争论从六十年代 开始,方是第二代凯恩斯主义者,其代表人物有: Franco Modigliani和 IJames Tobin。另一方是货币主义的领袖 Milton friedman。到了七十年代,这一争论引起 了一个新的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sts的兴起。 他们保持了货币主义的某些观点。他们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并促使新凯 恩斯主义在八十年代的兴起,他们是第三代凯恩斯主义者。 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Robert lucas, Thomas Sargent, Robert barro, Dword Prescott. Neil wallace等人。 新古典学派的三个重要假定前提 1、经济当事人的最大化行为假定。私利是经济行为最普遍的准则,这一观点可 追朔到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 2、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 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定的一个暗含前提是价格与工资都具有完全的灵活性 从个人角度说,只要工资和价格变动能使当事人更好,就没有理由假定他们有刚 性。 Lucas说:“不会出现路边有50美元而没人捡的情况。” 返回4页
2. 经济学派 宏观经济学思想围绕“政府干预”这一问题分成了两大派。争论从六十年代 开始,一方是第二代凯恩斯主义者,其代表人物有:Franco Modigliani和James Tobin。另一方是货币主义的领袖Milton Friedman。到了七十年代,这一争论引起 了一个新的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sts的兴起。 他们保持了货币主义的某些观点。他们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并促使新凯 恩斯主义在八十年代的兴起,他们是第三代凯恩斯主义者。 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Robert Lucas,Thomas Sargent,Robert Barro, Edword Prescott, Neil wallace等人。 新古典学派的三个重要假定前提: 1、经济当事人的最大化行为假定。私利是经济行为最普遍的准则,这一观点可 追朔到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 2、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 3、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定的一个暗含前提是价格与工资都具有完全的灵活性。 从个人角度说,只要工资和价格变动能使当事人更好,就没有理由假定他们有刚 性。Lucas说:“不会出现路边有50美元而没人捡的情况。” 11 返回4页
12 新凯恩斯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 George Akerlof, Janet Yellen, David romer, Olivier Blanchard, Greg Mankiw, Larry Summers, Ben bernanke等人。 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市场出清持怀疑态度,认为: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 价格变动是有成本的。这会使得工资和价格变得具有刚性。 信息不对称是说消费者和生产者所具有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例如对某种商品的 性能、质量、成本等等的信息,消费者所能得到的,与生产者相比就要少得多。 因此,他们往往把价格高低看作是质量高低的信号。这种信息不对称到处都存 在,它使得价格不象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灵敏,这就是所谓市场失效,它 是产生价格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价格变动的成本是说,例如,工资下降会引起劳动质量的下降等现象。 返回5页
新凯恩斯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George Akerlof , Janet Yellen, David Romer , Olivier Blanchard, Greg Mankiw , Larry Summers, Ben Bernanke等人。 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市场出清持怀疑态度,认为: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2、 价格变动是有成本的。这会使得工资和价格变得具有刚性。 信息不对称是说消费者和生产者所具有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例如对某种商品的 性能、质量、成本等等的信息,消费者所能得到的,与生产者相比就要少得多。 因此,他们往往把价格高低看作是质量高低的信号。这种信息不对称到处都存 在,它使得价格不象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灵敏,这就是所谓市场失效,它 是产生价格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价格变动的成本是说,例如,工资下降会引起劳动质量的下降等现象。 12 返回5页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循环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即宏观经济总量决定过 程中的宏观经济运行关系。在国民经济的许多总量中,国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宏 观经济总量,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 本章首先以国民收入为核心介绍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其次介绍西方 经济学家介绍宏观经济的基本结构,以及国民收入的循环是怎样将宏观经济的 各个组成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NI 国民生产总值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一年内本国国民生产的 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民收入NI( National Income)是为生产这些最 终产品和劳务而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全部收入的总和。 个重要的基本原理:GNP=NI,即有一美元的最终产品就有一美元的收入 1GNP的计算方法 (1)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2)计算所有产品的增加值a;(3)计算 全部收入的总和。 返回8页 接14页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循环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即宏观经济总量决定过 程中的宏观经济运行关系。在国民经济的许多总量中,国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宏 观经济总量,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 本章首先以国民收入为核心介绍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其次介绍西方 经济学家介绍宏观经济的基本结构,以及国民收入的循环是怎样将宏观经济的 各个组成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NI 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一年内本国国民生产的 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是为生产这些最 终产品和劳务而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全部收入的总和。 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GNP=NI ,即有一美元的最终产品就有一美元的收入。 1.GNP的计算方法 (1)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2)计算所有产品的增加值@;(3)计算 全部收入的总和@。 13 返回8页 接14页
2.GNP与N的差别 在实际统计中,GNP大于NI,其间相差两个量,折旧和间接税 即GNP-折旧-间接税=NI (1)为什么要从GNP中减去折旧 根据西方国家统计当局的规定,当年生产的新机器的价值要计入当年的国民生 产总值。但是机器要使用若干年,对与厂商来说,每年要提取折旧费,提取的 办法是将折旧费加到产品的价格上。而统计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时候是按当年 最终产品的价值计算的,这样,每年统计的GNP中就包含了一部分旧机器的价 值,而这些旧机器在其出厂的当年,其全部价值已经计算了一次。从GNP中减 去折旧,就是减去机器价值重复计算的部分。所以GNP-折旧=NNP(国民净产 值)。举例 NNP=GNP-折旧 (2)为什么要从NNP中减去间接税 间接税的特点是可以将此税加到价格上,因此当年按税单统计的GNP和NNP中 就包括因征收间接税而增加的价值部分。在当年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中就包含了 部分虚拟的部分,在当年的国民收入(即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中就应 该剔除这部分虚拟价值。因为既没有相应的产品,也没有相应的收入。 NIENNP一间接税=GNP一折旧—间接税 返回3页接页
2. GNP与NI的差别 在实际统计中,GNP大于NI,其间相差两个量,折旧和间接税。 即GNP– 折旧– 间接税=NI (1)为什么要从GNP中减去折旧 根据西方国家统计当局的规定,当年生产的新机器的价值要计入当年的国民生 产总值。但是机器要使用若干年,对与厂商来说,每年要提取折旧费,提取的 办法是将折旧费加到产品的价格上。而统计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时候是按当年 最终产品的价值计算的,这样,每年统计的GNP中就包含了一部分旧机器的价 值,而这些旧机器在其出厂的当年,其全部价值已经计算了一次。从GNP中减 去折旧,就是减去机器价值重复计算的部分。所以GNP – 折旧=NNP(国民净产 值)。举例 NNP=GNP – 折旧 (2)为什么要从NNP中减去间接税 间接税的特点是可以将此税加到价格上,因此当年按税单统计的GNP和NNP中 就包括因征收间接税而增加的价值部分。在当年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中就包含了 一部分虚拟的部分,在当年的国民收入(即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中就应 该剔除这部分虚拟价值。因为既没有相应的产品,也没有相应的收入。 NI=NNP – 间接税=GNP – 折旧– 间接税 返回13页 14 接15页
15匚、国民收入的分解 NI的分解 个人收入PI即要素所有者个人所获得的收入,也被看作是个人的毛收入。 PI=NI-社会保险税经营利润税-企业留利 个人可支配收入DI即要素所有者个人的净收入,也是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DI=PI-个人所得税 2.国民收入N与净税收NT 社会保险税、经营利润税、个人所得税统称直接税。它们是对国民收入直接征 收的税收。会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直接税增加了就意味着个人可支配收入减 少,直接税减少就意味着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与间接税相比,直接税与国民 收入的相关性比间接税大,因此宏观经济学所说的税收可以简单化为只有直接 税。如果再将企业留利忽略不计,用T表示总税收,用GT表示政府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D就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总税收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DIENI-T+GT=NI-(T-GT) 用NT表示净税收,即NT=T-GT,上式可以写为:DI=NI-NT 坂回14页 接16页
15 二、国民收入的分解 1. NI的分解 个人收入PI 即要素所有者个人所获得的收入,也被看作是个人的毛收入。 PI = NI– 社会保险税–经营利润税–企业留利 个人可支配收入DI 即要素所有者个人的净收入,也是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DI=PI – 个人所得税 2. 国民收入NI与净税收NT 社会保险税、经营利润税、个人所得税统称直接税。它们是对国民收入直接征 收的税收。会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直接税增加了就意味着个人可支配收入减 少,直接税减少就意味着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与间接税相比,直接税与国民 收入的相关性比间接税大,因此宏观经济学所说的税收可以简单化为只有直接 税。如果再将企业留利忽略不计,用T表示总税收,用GT表示政府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DI就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总税收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DI= NI – T + GT = NI – (T – GT) 用NT表示净税收,即NT=T – GT ,上式可以写为:DI = NI – NT 返回14页 接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