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在微观经济学中,只有两大市场。货币市场是作为资本市场 叙述的,包括在要素市场中。但是在宏观经济学中,考察的 是三大市场的经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 本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基本理论(亦称国民收入决定论 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它们分别叔述产品市场的运行中国民 收入如何决定(3章);货币市场的运行机制(4章);货币 市场和产品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机制 5章);产品市场、货币市场、要素市场共同决定国民收 入的机制。 基本政策部分 包括7、8、9三章。它们分别叙述财政政策(7);财政政 策(8);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同作用以及政策的有 效性问题
5.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在微观经济学中,只有两大市场。货币市场是作为资本市场 叙述的,包括在要素市场中。但是在宏观经济学中,考察的 是三大市场的经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 本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一、基本理论(亦称国民收入决定论) 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它们分别叙述产品市场的运行中国民 收入如何决定(3章);货币市场的运行机制(4章);货币 市场和产品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机制 (5章);产品市场、货币市场 、要素市场共同决定国民收 入的机制。 二、基本政策部分 包括7、8、9三章。它们分别叙述财政政策(7);财政政 策(8);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同作用以及政策的有 效性问题。 6 返回5页 接7页
三、进一步的理论与政策问题 10章进一步叙述了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将国际收支汇 率极其制度加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来进行研究;11章和12 章属于动态的宏观经济理论,包括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增 长理论,它们是动态经济学的主要命题之一;13章进一步 讨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永远 都在解决,却永远也解决不完的问题;14章介绍了非主流 学派的一些理论:新古典学派中的货币学派和新古典综合 派的理论。 见图示 返回6页接8页
三、进一步的理论与政策问题 10章进一步叙述了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将国际收支、汇 率极其制度加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来进行研究;11章和12 章属于动态的宏观经济理论,包括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增 长理论,它们是动态经济学的主要命题之一;13章进一步 讨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永远 都在解决,却永远也解决不完的问题;14章介绍了非主流 学派的一些理论:新古典学派中的货币学派和新古典综合 派的理论。 返回6页 7 见图示 接8页
基本知识 古典的宏观经济理论 和概念 2.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总供求与国民收入决定 基本理论 4,货币市场运行机制 5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学 6.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基本政}7财政政策 8.货币政策 9综合宏观经济政策 10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11.经济周期理论 进一步理 动态宏观 论和政策 12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理论 13失业与通货膨胀 返回7页 14货币学派与理性预期学派 接13页
宏观经济学 1.古典的宏观经济理论 2.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3.总供求与国民收入决定 4.货币市场运行机制 5.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6.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7.财政政策 8.货币政策 9.综合宏观经济政策 10.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11.经济周期理论 12.经济增长理论 13.失业与通货膨胀 14.货币学派与理性预期学派 基本知识 和概念 基本理论 基本政策 进一步理 论和政策 动态宏观 经济理论 返回 7 页 接13 页 8
萨伊定律 是指市场会自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卖者会将买者带到市场上来”, 同时,经济将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这通常被看作是将货币经济等同于物物交换的经济。萨伊对货币经济的解 释也是与上述观点一致的。 在货币经济中,由于买和卖是分开的,所有的不一定卖的同时就买。萨伊 解释说,人们得到了卖的收入以后如果不当时就买,可以看作收入中的储蓄, 而有些人用根本不卖而用以前卖的收入来买(当然也可以用以后的收入来买, 即借钱来买),因此只要整个经济中的储蓄等于投资,在货币经济中就可以自 动达到均衡。他认为储蓄是利息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息率的减函数,于是利 息率的调节会使得储蓄和投资自动达到均衡,所以卖者会将买者带到市场上来 在货币经济中同样是正确的。 储蓄 投资 返回2
萨伊定律 是指市场会自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卖者会将买者带到市场上来”, 同时,经济将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这通常被看作是将货币经济等同于物物交换的经济。萨伊对货币经济的解 释也是与上述观点一致的。 在货币经济中,由于买和卖是分开的,所有的人不一定卖的同时就买。萨伊 解释说,人们得到了卖的收入以后如果不当时就买,可以看作收入中的储蓄, 而有些人用根本不卖而用以前卖的收入来买(当然也可以用以后的收入来买, 即借钱来买),因此只要整个经济中的储蓄等于投资,在货币经济中就可以自 动达到均衡。他认为储蓄是利息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息率的减函数,于是利 息率的调节会使得储蓄和投资自动达到均衡,所以卖者会将买者带到市场上来 在货币经济中同样是正确的。 r $ 0 投资 储蓄 r* $* 9 返回2
货币数量论和货币数量公式 M.Ⅴ=PQ M·V=AE 该式有很丰富的含义。比较重要的有: 1.关于货币的价值。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价值是由货币数量公式决定的,马克 思认为货币的价值是其自身包含社会必要劳动量,纸币则取决于其含金量 2.公式左边是货币的供给方面,右边是货币的需求方面,该式表示货币的供求 必然相等 公式两边同时除以∨M= PO 左边是货币供给量,右边是货币需求量 3.公式右边也是总供给量,即该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左边是总需求,因为当 年所有流通的货币货币数量M乘以货币交换速度V,就是当年商品交易的总额, 也就是人们购买商品所有的货币支出。 返回2 返回23页
货币数量论和货币数量公式 M · V=P ·Q 该式有很丰富的含义。比较重要的有: 1. 关于货币的价值。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价值是由货币数量公式决定的,马克 思认为货币的价值是其自身包含社会必要劳动量,纸币则取决于其含金量。 2. 公式左边是货币的供给方面,右边是货币的需求方面,该式表示货币的供求 必然相等。 公式两边同时除以V: M = V PQ 左边是货币供给量,右边是货币需求量。 3. 公式右边也是总供给量,即该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左边是总需求,因为当 年所有流通的货币货币数量M乘以货币交换速度V,就是当年商品交易的总额, 也就是人们购买商品所有的货币支出。 10 返回2 M · V= AE 返回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