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的发光 蒋志帆生技1001102202106 摘要:萤火虫(鞘翅目,莹科)是自然界常见的生物,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可以在夏天的夜晚 看到它们。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并且持续至今,依然有很多问题吸引 着人们。本文就莹火虫的发光行为、机制、功能意义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作出了综合性的论 述。 关键字:莹火虫、发光行为、发光机制、应用 1.发光的类型 发光是由于一个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跃迁到较高的 能级,由于激发态的不稳定性,当它从较高的能级再自发跃迁到基态 的时候,就会发出一个光子,这就是所说的发光。 根据分子受激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电发 光,荧光等等。手机屏幕和按键的背景光是二极管发光,来自于电: 有些荧光壁画或夜光手表,在关了灯后依然灼灼生辉,这时看到的是 磷光:演唱会上挥舞的荧光棒和荧光手镯其实是化学发光,是通过里 面化学试剂的反应而发光;萤火虫的光也不是荧光(因为荧光属于光 发光,即分子是通过光激发而达到激发态的),它是生物发光。 2.萤火虫的发光 2.1萤火虫的发光机制 60年代Hopkins大学的William McElroy、Emil White与 Howard Seliger就北美萤火虫Photinus pyralis是如何发光的做 了开创性的基础研究。关于它的反应机理,一个普遍被接受的机制 是,萤火虫萤光素(D-luciferin,D-LH2)在萤光素酶(1 uciferases, LuC)的活性点与其结合,在三磷酸腺苷(ATP),Mg2+和02的作用 下,由酶催化产生激发态氧化萤光素(OxyLH22)。在OxyLH22退激的 过程中,产生可见光。简单来说,就是荧光素在萤光素酶的催化下被 氧化,同时消耗ATP,产生了可见光。它每产生100次闪光需要6微 克ATP②。 2.2萤火虫发光较电灯泡发光的优点 通常,物体被加热到500℃以上时就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光,温度 进一步升高,物体就开始发更强的光,爱迪生就是以此发明了电灯。 如白炽灯的灯丝温度为2000℃以上,可想而知,这样的光源要伴随
萤火虫的发光 蒋志帆 生技 1001 102202106 摘要:萤火虫(鞘翅目,萤科 )是自然界常见的生物,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可以在夏天的夜晚 看到它们。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并且持续至今,依然有很多问题吸引 着人们。本文就萤火虫的发光行为、机制、功能意义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作出了综合性的论 述。 关键字:萤火虫、发光行为、发光机制、应用 1.发光的类型 发光是由于一个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跃迁到较高的 能级,由于激发态的不稳定性,当它从较高的能级再自发跃迁到基态 的时候,就会发出一个光子,这就是所说的发光。 根据分子受激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电发 光,荧光等等。手机屏幕和按键的背景光是二极管发光,来自于电; 有些荧光壁画或夜光手表,在关了灯后依然灼灼生辉,这时看到的是 磷光;演唱会上挥舞的荧光棒和荧光手镯其实是化学发光,是通过里 面化学试剂的反应而发光;萤火虫的光也不是荧光(因为荧光属于光 发光,即分子是通过光激发而达到激发态的),它是生物发光。 2.萤火虫的发光 2.1 萤火虫的发光机制 60 年代 Hopkins 大学的 William McElroy、Emil White 与 Howard Seliger 就北美萤火虫 Photinus pyralis 是如何发光的做 了开创性的基础研究[1]。关于它的反应机理,一个普遍被接受的机制 是,萤火虫萤光素(D-luciferin,D-LH2)在萤光素酶(luciferases, Luc)的活性点与其结合,在三磷酸腺苷(ATP),Mg2+和 O2 的作用 下,由酶催化产生激发态氧化萤光素(OxyLH2)。在 OxyLH2 退激的 过程中,产生可见光。简单来说,就是荧光素在萤光素酶的催化下被 氧化,同时消耗 ATP,产生了可见光。它每产生 100 次闪光需要 6 微 克 ATP[2]。 2.2 萤火虫发光较电灯泡发光的优点 通常,物体被加热到 500℃以上时就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光,温度 进一步升高,物体就开始发更强的光,爱迪生就是以此发明了电灯。 如白炽灯的灯丝温度为 2000℃以上,可想而知,这样的光源要伴随
着大量热的散发,因此大部分能量也随着这些热效应而浪费掉了。而 生物发光并不像这些光线那样产生热效应,所以又称之为冷光(但不 仅仅只有生物发光是冷光,像荧光一般也没有热效应)。通常情况下 灯泡只有10%的功率用以发光,其余的90%全都转化成热浪费了。而黄 火虫灯却不发热,可以使其功率全部用以发光。很明显,冷光的能量 利用效率要远大于伴随着热效应的发光。一直以来,发明萤火虫灯是 照明工程师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3.萤火虫成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 3.1两性交配中的信号交流 0 sten Sacken首先描述了萤火虫的发光行为作为其性别识别信 号。利于两性求偶交配是目前公认的成虫自发荧光的基本也是最重要 的功能。动物学家们已经探明,雄性萤火虫并非凭借雌性萤火虫的 色彩,亮度或闪光的持续时间来辨认自己的情侣,而是以雄性萤火虫 呼应自己的闪光速度为依据。萤火虫这种雌雄两性之间的闪光形式有 其一定的规律,而且非常稳定。就好象各种小鸟在交配前唱出各种不 同的歌声一样。 3.2捕食信号 少数种类萤火虫成虫利用光信号捕食异种萤火虫。比如美洲 Photuris属一些种类的雌萤,它们能破译某些异种萤火虫如 Photinus的特异性闪光信号,进而模拟异种雌萤的回应信号来吸引 并捕食雄莹,这种现象称为侵略性拟态或捕食应答[。 3.3警告防御 某些取食者如蜥蜴误食萤火虫成虫后会导致厌食甚至致死的现 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等其它生物的作 用。 4.应用领域 用萤光虫尾部提取物可以测定各种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内的 ATP含量及能量代谢情况。用萤光素酶系检测ATP方法已日益广泛地 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及植物生理学等各方面。 在环境污染监控方面,利用生物荧光分析细菌污染已成为全世界 最快的分析方法:在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领域则可以利用生物荧光 作为报告基因检测目标基因以及细胞内ATP水平:核酸领域中用 于标记核酸,可作为基因水平下的超敏感和选择性的生物分析工具
着大量热的散发,因此大部分能量也随着这些热效应而浪费掉了。而 生物发光并不像这些光线那样产生热效应,所以又称之为冷光(但不 仅仅只有生物发光是冷光,像荧光一般也没有热效应)。通常情况下 灯泡只有 10%的功率用以发光,其余的 90%全都转化成热浪费了。而萤 火虫灯却不发热,可以使其功率全部用以发光。很明显,冷光的能量 利用效率要远大于伴随着热效应的发光。一直以来,发明萤火虫灯是 照明工程师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3.萤火虫成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 3.1 两性交配中的信号交流 O sten Sacken 首先描述了萤火虫的发光行为作为其性别识别信 号。利于两性求偶交配是目前公认的成虫自发荧光的基本也是最重要 的功能[3]。 动物学家们已经探明,雄性萤火虫并非凭借雌性萤火虫的 色彩,亮度或闪光的持续时间来辨认自己的情侣,而是以雄性萤火虫 呼应自己的闪光速度为依据。萤火虫这种雌雄两性之间的闪光形式有 其一定的规律,而且非常稳定。就好象各种小鸟在交配前唱出各种不 同的歌声一样。 3.2 捕食信号 少数种类萤火虫成虫利用光信号捕食异种萤火虫。比如美洲 Photuris 属一些种类的雌萤, 它们能破译某些异种萤火虫如 Photinus 的特异性闪光信号, 进而模拟异种雌萤的回应信号来吸引 并捕食雄萤, 这种现象称为侵略性拟态或捕食应答[4]。 3.3 警告防御 某些取食者如蜥蜴误食萤火虫成虫后会导致厌食甚至致死的现 象[5],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等其它生物的作 用。 4.应用领域 用萤光虫尾部提取物可以测定各种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内的 ATP 含量及能量代谢情况。用萤光素酶系检测 ATP 方法已日益广泛地 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及植物生理学等各方面。 在环境污染监控方面,利用生物荧光分析细菌污染已成为全世界 最快的分析方法;在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领域则可以利用生物荧光 作为报告基因检测目标基因以及细胞内 ATP 水平[6];核酸领域中用 于标记核酸,可作为基因水平下的超敏感和选择性的生物分析工具
如重组细胞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和核酸杂交系统:基因学中测定 DNA片段序列,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生物体外和体内持续 检测过程,如基因表达,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间作用和疾病的进程。 和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此系列技术不论在时间耗费和灵敏度上都显示 了很大的优势,应用前景很广阔。 5.讨论 持续警戒发光也会引来天敌或者不怕光的取食者的注意,并且 发光代谢反应需要消耗能量ATP的代价也是昂贵的。当遭遇或者吸 引捕食者的几率很高时,这一行为是发育过程中必要的代谢?还是 既能带来利益又会带来风险的防御信号?或许还是其它的原因?这些 都需要深入研究。同时,光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关系在萤火虫的生存和 繁殖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二者发挥作用中的关系还需要进 一步证明,特别是卵和幼虫的发光行为与体内某些化学物质或者化 学反应的关系。 参考文 [1]Me Elroy W.D.DeLuca M.and Travis J.Science 1967,157,50 [2](美)w.D麦克尔罗伊著(杨松榆等译),1978,细胞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69 而 [3]Sivin skiJ.1981.The nature andposs ib le functions of lum in escence inColeor tera larvae[J] Th e Co leopterists Bu llet in,35:167 179 [4]L loyd JE.1980.M ale Photuris f iref lies m im ic sexual signals of theirfem ales prey[J].S cien ce,210:669 671. [5]s ivin sk i J.1981.The n ature and poss ib le functions of lum in escen ce inColeop tera larvae[J].Th e Co leopterists Bu llet in,35:167179. [6] and Szalay A.A.Lu cence2002,17,4 [7]Chiu N H L.Chxistopoulos T K.Anal Chem,1996,68(14):2304-2308 [8]Deb D.K.Srivastava K.K.Srivastava R.And Srivastava B.S.Biochem.Biophys. Res.Commun.2000,279,457
如重组细胞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和核酸杂交系统[7];基因学中测定 DNA 片段序列,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生物体外和体内持续 检测过程[8],如基因表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间作用和疾病的进程。 和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此系列技术不论在时间耗费和灵敏度上都显示 了很大的优势,应用前景很广阔。 5.讨论 持续警戒发光也会引来天敌或者不怕光的取食者的注意, 并且 发光代谢反应需要消耗能量 ATP 的代价也是昂贵的。当遭遇或者吸 引捕食者的几率很高时, 这一行为是发育过程中必要的代谢? 还是 既能带来利益又会带来风险的防御信号? 或许还是其它的原因?这些 都需要深入研究。同时,光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关系在萤火虫的生存和 繁殖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二者发挥作用中的关系还需要进 一步证明, 特别是卵和幼虫的发光行为与体内某些化学物质或者化 学反应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Mc Elroy W. D., DeLuca M. and Travis J. Science 1967, 157, 50 [2](美)w.D 麦克尔罗伊著 (杨松榆等译),1978,细胞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69 页 [3] Sivin sk i J. 1981. The n ature and poss ib le functions of lum in escen ce inColeop tera larvae[ J] . Th e Co leopterists Bu llet in, 35: 167~ 179. [4] L loyd JE. 1980. M ale Photuris f iref lies m im ic sexual signals of theirfem ales prey[ J] . S cien ce, 210: 669 ~ 671. [5] S ivin sk i J. 1981. The n ature and poss ib le functions of lum in escen ce inColeop tera larvae[ J] . Th e Co leopterists Bu llet in, 35: 167~ 179. [6] Greer L. and Szalay A. A. Luminescence 2002,17, 43 [7] Chiu N H L, Chxistopoulos T K. Anal Chem, 1996,68(14):2304-2308 [8] Deb D. K., Srivastava K. K, Srivastava R. And Srivastava B. S. Biochem. Biophys. Res.Commun. 2000, 279,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