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创新设计项目报告 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回收空调余热 —第六小组 小组成员:谢浩哲(组长) 顾铭轩 熊逸芸 日期:2017年12月18日
“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创新设计项目报告 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回收空调余热 ——第六小组 小组成员:谢浩哲(组长) 顾铭轩 熊逸芸 日期:2017 年 12 月 18 日
目录 1.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3 1.1案例1:共享单车(完成人:谢浩哲) 3 1.2案例2:网上教学(完成人:熊逸芸) 6 1.3案例3:洗衣机(完成人:顾铭轩) .9 2.问题/需求发现 13 2.1背景… 13 2.2问题/需求 14 2.3现有的产品/设计及不足分析 14 2.4初步设想 16 3创新设计实践 16 31功能分析及定义 16 3.2方案提出及可行性分析 16 3.3详细设计 17 3.4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 21 3.5小组分工 .22 4.思考和体会 23
目录 1.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 3 1.1 案例 1:共享单车(完成人:谢浩哲).................................................................................3 1.2 案例 2:网上教学(完成人:熊逸芸) ...............................................................................6 1.3 案例 3:洗衣机(完成人:顾铭轩) ................................................................................... 9 2. 问题/需求发现 ..................................................................................................................................13 2.1 背景 ....................................................................................................................................................13 2.2 问题/需求 .........................................................................................................................................14 2.3 现有的产品/设计及不足分析 .....................................................................................................14 2.4 初步设想 ...........................................................................................................................................16 3.创新设计实践 .......................................................................................................................................16 3.1 功能分析及定义 ..............................................................................................................................16 3.2 方案提出及可行性分析 ................................................................................................................16 3.3 详细设计 ...........................................................................................................................................17 3.4 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 ....................................................................................................................21 3.5 小组分工 ...........................................................................................................................................22 4.思考和体会 .......................................................................................................................................... 23
1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1.1案例一共享单车 617公里,运营里程数世界第一;2016年,全网客流达33亿人 次,跃居世界第二。上海地铁用了20多年时间,超越了发达国家地 铁100多年的发展。但是,上海地铁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3千米(不 考虑偏远地区),假设一个人正常走路的速度是每秒1米,那么平均 从地铁站到目的地一般需要七八分钟的时间。这“最后的一公里,打 车没必要,走路又嫌远,这是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该怎么解决呢? 但是,上海地铁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3千米(不考虑偏远地区), 假设一个人正常走路的速度是每秒1米,那么平均从地铁站到目的地 一般需要七八分钟的时间。这“最后的一公里”打车没必要,走路又 嫌远,这是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该怎么解决呢? 考虑到上述两个需求,有一个最佳解决方案,那就是:自行车 政府部门当然也想到了自行车,即公共自行车租赁。但存在以下 几个问题: ·站桩式的设计使得借还自行车变得比较麻烦 ·站点不能遍布全市各个地方,人们的出行不是很方便 ·自行车日晒雨淋却没有经常维修导致损坏率高, ·这就直接导致:自行车使用率低。 共享单车也就应运而生。但实际执行时却又很多问题等着我们,比如: ·人性的问题(人性的弱点):
1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1.1案例一 共享单车 617 公里,运营里程数世界第一;2016 年,全网客流达 33 亿人 次,跃居世界第二。上海地铁用了 20 多年时间,超越了发达国家地 铁 100 多年的发展。但是,上海地铁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 1.3 千米(不 考虑偏远地区),假设一个人正常走路的速度是每秒 1 米,那么平均 从地铁站到目的地一般需要七八分钟的时间。这“最后的一公里”,打 车没必要,走路又嫌远,这是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该怎么解决呢? 但是,上海地铁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 1.3 千米(不考虑偏远地区), 假设一个人正常走路的速度是每秒 1 米,那么平均从地铁站到目的地 一般需要七八分钟的时间。这“最后的一公里”,打车没必要,走路又 嫌远,这是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该怎么解决呢? 考虑到上述两个需求,有一个最佳解决方案,那就是:自行车 政府部门当然也想到了自行车,即公共自行车租赁。但存在以下 几个问题: ▪ 站桩式的设计使得借还自行车变得比较麻烦 ▪ 站点不能遍布全市各个地方,人们的出行不是很方便 ▪ 自行车日晒雨淋却没有经常维修导致损坏率高, ▪ 这就直接导致:自行车使用率低。 共享单车也就应运而生。但实际执行时却又很多问题等着我们,比如: ▪ 人性的问题(人性的弱点):
a.车辆如何防盗; b.用户私藏 c.如何按照约定地点停放车辆 d.上私锁 5.恶意损坏 ·车身本身的问题: 1.自行车易损坏的几个点:车胎被扎、链条断裂; 2.车辆的美观; 3、车辆的辨识度高 那么共享单车又是如何创新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创新设计一便捷的操作 单车的创新设计解决了传统痛点 相对于政府主导或者承包的共享单车,为什么互联网共享单车能 独放异彩?一是因为其取消了固定停车桩,用户可以在公共区域随意 停放,解决了停车的痛点。以摩拜单车为例,用户使用手机可以卫星 定位自行车,找到车后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即可自动解锁,骑行结束 后随意停放在路边政府画白线的停放区域或者公共区域,再合上车锁, 即可离开。二是因为解决了办卡难的问题,只要手机扫码就可骑走。 创新设计一单车的改造 ·在产品设计阶段做了防爆轮胎,轴传动等手段,使其坚 固耐用,进而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车身锁内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模块和SIM卡
a. 车辆如何防盗; b. 用户私藏 c. 如何按照约定地点停放车辆 d. 上私锁 5. 恶意损坏 ▪ 车身本身的问题: 1. 自行车易损坏的几个点:车胎被扎、链条断裂; 2. 车辆的美观; 3、 车辆的辨识度高 那么共享单车又是如何创新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创新设计——便捷的操作 单车的创新设计解决了传统痛点 相对于政府主导或者承包的共享单车,为什么互联网共享单车能 独放异彩?一是因为其取消了固定停车桩,用户可以在公共区域随意 停放,解决了停车的痛点。以摩拜单车为例,用户使用手机可以卫星 定位自行车,找到车后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即可自动解锁,骑行结束 后随意停放在路边政府画白线的停放区域或者公共区域,再合上车锁, 即可离开。二是因为解决了办卡难的问题,只要手机扫码就可骑走。 创新设计——单车的改造 ▪ 在产品设计阶段做了防爆轮胎,轴传动等手段,使其坚 固耐用,进而降低维护成本。 ▪ 通过车身锁内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 模块和 SIM 卡
随时监控自行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车辆投放到市场,不仅解 决用户如何找到,还要解决如何进行运营和维护的问题。如果 车辆无法被定位,且又无固定停车点情况,那很可能就是石沉 大海。 ·车辆的辨识度高,采用橙色、黄色等鲜艳的颜色,使用 者即使不凭借定位功能也能在较远的地方找到单车。 创新设计—一商业模式的创新 ·就摩拜单车而言,在量产后其造价成本在1800元左右, 用户骑车1次最低0.5元-1元,即使1辆车10人用,依靠租 金回本遥遥无期更别提盈利了,而且时间长了,单车还会损坏。 ·那摩拜公司是怎么盈利的呢?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在于其押金模式。摩拜单车在骑行 前会收取299元押金,ofo会收取99元押金,在骑行结束后, 押金不会自动退还,而是需要用户手动提交申请,这部分可能 是考虑了用户再次骑行的便捷体验。摩拜的押金退回需要2-7 个工作日到账,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10人用1辆车,则押金 在2990元,实际上的退款周期依照笔者的体验,需要2天。 如此,就为单车服务商依靠大数据获取押金收益提供空间。 启示 ·首先,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能够找出人们日常需求的 痛点,带着创新思维过每一天。 ·如今正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的模式非
随时监控自行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车辆投放到市场,不仅解 决用户如何找到,还要解决如何进行运营和维护的问题。如果 车辆无法被定位,且又无固定停车点情况,那很可能就是石沉 大海。 ▪ 车辆的辨识度高,采用橙色、黄色等鲜艳的颜色,使用 者即使不凭借定位功能也能在较远的地方找到单车。 创新设计——商业模式的创新 ▪ 就摩拜单车而言,在量产后其造价成本在 1800 元左右, 用户骑车 1 次最低 0.5 元-1 元,即使 1 辆车 10 人用,依靠租 金回本遥遥无期更别提盈利了,而且时间长了,单车还会损坏。 ▪ 那摩拜公司是怎么盈利的呢? ▪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在于其押金模式。摩拜单车在骑行 前会收取 299 元押金,ofo 会收取 99 元押金,在骑行结束后, 押金不会自动退还,而是需要用户手动提交申请,这部分可能 是考虑了用户再次骑行的便捷体验。摩拜的押金退回需要 2-7 个工作日到账,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 10 人用 1 辆车,则押金 在 2990 元,实际上的退款周期依照笔者的体验,需要 2 天。 如此,就为单车服务商依靠大数据获取押金收益提供空间。 启示 ▪ 首先,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能够找出人们日常需求的 痛点,带着创新思维过每一天。 ▪ 如今正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的模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