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冲刺语文试题(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贻误(y1)戏谑(xue)干涸〔he)校订(jiao) B.蛊惑(g)狡薪(xia)濒临(bn)炫目(xuan) C.栖息(q)阴霍(m6i)休憩(q)澄清( cheng) D.沮丧(j)熟稔(r通n)挑衅(xt 惘然(wd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绝处逢生险象叠生来势汹汹义愤填赝 B.潜心惯注低回婉转仓海桑田张皇失措 C.粗制滥造诚惶诚悉恪尽职守吹毛求疵 D.相辅相成郑重其事睡眼惺忪悍犷野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跟着我去 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 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③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起来了 ④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 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 A踩凄凉悲凉严厉 B踩悲哀凄凉严肃 C踏悲哀悲凉严重 D踏凄凉悲凉严肃 4、默写。(6分) ①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④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⑤故虽有名马, 不以 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下列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3分) ①《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一部中华美食文化。不少人都在 每晚十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②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透人的画面和 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记录片里。 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两方面的双重共鸣
2014 中考冲刺语文试题(一)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贻.误(yí) 戏谑.(xuè) 干涸.(hé) 校.订(jiào) B.蛊.惑(ɡǔ) 狡黠.(xiá) 濒.临(bīn) 炫.目(xuàn) C.栖.息(qī) 阴霾.(mái) 休憩.(qì) 澄.清(chénɡ) D.沮.丧(jǔ) 熟稔.(rěn) 挑衅.(xùn) 惘.然(wá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绝处逢生 险象叠生 来势汹汹 义愤填赝 B.潜心惯注 低回婉转 仓海桑田 张皇失措 C.粗制滥造 诚惶诚恐 恪尽职守 吹毛求疵 D.相辅相成 郑重其事 睡眼惺忪 膘悍犷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跟着我去 _________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 ________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③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起来了。 ④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__________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 A.踩 凄凉 悲凉 严厉 B.踩 悲哀 凄凉 严肃 C.踏 悲哀 悲凉 严重 D.踏 凄凉 悲凉 严肃 4、默写。(6 分) ①而现在/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④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⑤故虽有名马, , ,不以 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3 分)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一部中华美食文化。不少人都在 每晚十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 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记录片里。 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两方面的双重共鸣
6.名着阅读。(3分) 苏联作家 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 这 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的身上具有 的高贵品质。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下面的问 题 奶奶请说 数字化阅读就是指阅读通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字或文章,包括 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等形式 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人们低着头,专 心摆弄手机、电子书或平板电脑。对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只能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短暂 时间,看手机新闻,刷微博,浏览小说……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数字化阅读具有丰富的信息 资源、及时的信息传递、广阔的涉及面等显而易见的优势 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字读 物“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阋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例达到40.0% 此外,有29.2%的数字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们选择数字阅读方式的原因。另 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36.7%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 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2.76元。 (1)阅读以上材料,请写出数字化阅读方式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点)(2 分 2)上海图书馆推出了“2014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为加大市民数字阅读推广宜传力 度,提升宜传效果,让更多的上海市民知晓并使用上海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上海图书馆面 向全社会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广告语征集活动。征集主题围绕图书馆推广数字阅读、移动阅 读等,请你拟写一则。(2分)
6.名著阅读。(3 分) 苏联作家 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 这 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的身上具有 的高贵品质。 二、综合性学习 (6 分) 7、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下面的问 题。 数字化阅读就是指阅读通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字或文章,包括 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等形式。 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人们低着头,专 心摆弄手机、电子书或平板电脑。对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只能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短暂 时间,看手机新闻,刷微博,浏览小说……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数字化阅读具有丰富的信息 资源、及时的信息传递、广阔的涉及面等显而易见的优势。 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字读 物“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例达到 40.0%。 此外,有 29.2%的数字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们选择数字阅读方式的原因。另 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 36.7%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 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 2.76 元。 (1)阅读以上材料,请写出数字化阅读方式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点)(2 分) (2)上海图书馆推出了“2014 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为加大市民数字阅读推广宣传力 度, 提升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上海市民知晓并使用上海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上海图书馆面 向全社会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广告语征集活动。征集主题围绕图书馆推广数字阅读、移动阅 读等,请你拟写一则。(2 分)
(3)小明是一位酷爱手机阅读“低头族”,这很不好,作为他的朋友,你怎样劝说他?(2 分) 阅读(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在阳光下看人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 察者看人的角度也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 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 长处多于短处。高明的管理者善于挖掘部属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才智,为我所用 ②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到更多的人。钟会是三国时期魏国一名出 色的谋士。7岁时,其父带着他和哥哥去见魏文帝曹丕,哥哥见到皇帝很惶卷,汗流满面, 而钟会却从容镇定。曹丕问他哥哥为什么出汗,他哥哥答道:“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又 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曹丕惊叹钟会的才华,把他 留在身边,日后成为魏国的重要谋士。由此可知,看人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如果从钟会的不流汗中看到的是“少有野心”,钟会非但不能脱颖而出,恐怕还会成为被打 击的对象。 ③事实上,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管理 者用人,应先看其长,后看其短。一味盯着部属的短处,必不能放心用人。唐代思想家柳 宗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木匠出身的人,技能极差,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 造屋,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 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素,秩序井然。柳 宗元大为惊叹。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 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一先一后,看似无所谓,其实很重要。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悟 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从人的长处着眼,为使用对象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的长处 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这个人日益增长的长处优势就会抵消短处的影响,或者填补短处的 缺陷,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如果从人的短处着眼,用人的短处而不用人的长处,就会使人 的长处被短处所排斥和否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断送他的前程。因此,看人应首先 看他能胜任什么工作,而不是绞尽脑汁挑其毛病。《水浒》中的时迁,其短处非常明显
(3)小明是一位酷爱手机阅读“低头族”,这很不好,作为他的朋友,你怎样劝说他?(2 分) 三、 阅读(46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12 分) 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 察者看人的角度也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 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 长处多于短处。高明的管理者善于挖掘部属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才智,为我所用。 ②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到更多的人。钟会是三国时期魏国一名出 色的谋士。7 岁时,其父带着他和哥哥去见魏文帝曹丕,哥哥见到皇帝很惶恐,汗流满面, 而钟会却从容镇定。曹丕问他哥哥为什么出汗,他哥哥答道:“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又 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曹丕惊叹钟会的才华,把他 留在身边,日后成为魏国的重要谋士。由此可知,看人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如果从钟会的不流汗中看到的是“少有野心”,钟会非但不能脱颖而出,恐怕还会成为被打 击的对象。 ③事实上,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管理 者用人,应先看其长,后看其短。一味盯着部属的短处,必不能放心用人。唐代思想家柳 宗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木匠出身的人,技能极差,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 造屋,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 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柳 宗元大为惊叹。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 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一先一后,看似无所谓,其实很重要。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悟 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从人的长处着眼,为使用对象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的长处 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这个人日益增长的长处优势就会抵消短处的影响,或者填补短处的 缺陷,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如果从人的短处着眼,用人的短处而不用人的长处,就会使人 的长处被短处所排斥和否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断送他的前程。因此,看人应首先 看他能胜任什么工作,而不是绞尽脑汁挑其毛病。《水浒》中的时迁,其短处非常明显———
偷鸡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飞檐走壁。时迁上梁山后,被梁山的 环境所感化,他的长处就派上了用场。在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中,军师吴用对他委以重任 使其长处得到应有的发挥,时迁因而成为梁山好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由此可见,对人 即使是对毛病很多的人,只有先看他的长处,才能把他的才干充分利用起来 ④能够看出部属长处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光自己一个人能干,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 即使一个才能出众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惟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才可完成超过 自己能力的事情,事业才有前途。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要能容其所短。短处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本身素质中的不擅长之处;二是人所犯的某些过错。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种 种意想不到的原因,受任者任务完成得不好,或出现失误是常有的事,管理者不必大惊小 怪。对下属的过失,要做客观分析,帮助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这样 才能感动下属,使他们产生有负领导重托之感,谨慎做好以后的工作。一出现失误,就横 加指责,大声训斥,不给丝毫的温暖和帮助,定会冷了部下的心,甚至会激化演变为敌对 情绪和叛逆心理。容忍你的部下,并让部下容忍你,才是高明的管理者。如果想找到没有 缺点者才予以任用,那么管理者恐怕永远都得孤军奋战了。 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就养不活鱼,对人过于苛求就不会有朋 友。用人识才也是如此。经营者如果能以欣赏的眼光来观察部属的优点,那么部属就会因 受人尊重而倍感振奋,对上司交付的工作,也能愉快的完成。如此不仅能用到更多的人 甚至还能挖掘出优秀的人才。一味挑剔部属的毛病,认为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不但 部属不好做事,久而久之,经营者周围也就没有可用的人了。 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9文章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一种举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10结合全文,理解“在阳光下看人”中的含义。(2分) 1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迟到的牵手孔彩虹
偷鸡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飞檐走壁。时迁上梁山后,被梁山的 环境所感化,他的长处就派上了用场。在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中,军师吴用对他委以重任, 使其长处得到应有的发挥,时迁因而成为梁山好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由此可见,对人, 即使是对毛病很多的人,只有先看他的长处,才能把他的才干充分利用起来。 ④能够看出部属长处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光自己一个人能干,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 即使一个才能出众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惟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才可完成超过 自己能力的事情,事业才有前途。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要能容其所短。短处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本身素质中的不擅长之处;二是人所犯的某些过错。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种 种意想不到的原因,受任者任务完成得不好,或出现失误是常有的事,管理者不必大惊小 怪。对下属的过失,要做客观分析,帮助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这样 才能感动下属,使他们产生有负领导重托之感,谨慎做好以后的工作。一出现失误,就横 加指责,大声训斥,不给丝毫的温暖和帮助,定会冷了部下的心,甚至会激化演变为敌对 情绪和叛逆心理。容忍你的部下,并让部下容忍你,才是高明的管理者。如果想找到没有 缺点者才予以任用,那么管理者恐怕永远都得孤军奋战了。 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就养不活鱼,对人过于苛求就不会有朋 友。用人识才也是如此。经营者如果能以欣赏的眼光来观察部属的优点,那么部属就会因 受人尊重而倍感振奋,对上司交付的工作,也能愉快的完成。如此不仅能用到更多的人, 甚至还能挖掘出优秀的人才。一味挑剔部属的毛病,认为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不但 部属不好做事,久而久之,经营者周围也就没有可用的人了。 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9.文章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一种举例并分析其作用。(3 分)[来源:学科网 ZX 10.结合全文,理解“在阳光下看人”中的含义。(2 分) 11.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18 分) 迟到的牵手 孔彩虹
①风来了。城市的风,从各条巷道各个角落匆匆奔至,厮绕纠缠,拥挤一如街道上的车 和人。 母亲在看。看马路对面那家“大自在佛具店”,那是她想去的地方;看眼前的车水马 龙,那是她必须穿越的一个阵。这条马路,北端斜斜伸向一条河。南头最近的十字路口也 得走一刻钟。所以,母亲别无选择 ③母亲来自伏牛山,那里满眼是绿树青山和各色庄稼,没有这么多的车和人。母亲说, 车真多,这人咋都在街上呢?山村的路多是土路,坑坑洼洼,歪歪扭扭,近些年修得像模 像样了,但也没有这么漂亮。母亲说,路真宽,真平,能照出车影儿了吧! ④但这美丽的路,母亲显然不敢过。她站了许久,左右张望,没有一辆车肯为她停一 停脚步。我就在母亲身边,我想牵上她的手,亲亲热热走过马路,像别的母女那样。可是 母亲不看我,只看着马路,脸上有淡漢,还有倔强,如我幼时看惯的样子。而我,也一如 幼时,只能看着她的手而已。牵手,于我们母女,生疏至旁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⑤在故乡那个小盆地里,多的是大山小山沟沟坎坎,多的是黄土地乱石滩,惟独缺乏 温情。那里的孩子与田野上的花花草草,与满地跑的小猫小狗没有两样,都是望天收的自 然生命。大人们忙大人的事,孩子们玩自己的,即使有时被指使干点儿大人的活儿,也没 有手把手教这回事。也有被母亲拉了手扯回家的,但大抵是挨打的前奏,与牵手的柔情毫 不相干。 ⑥在那些母亲中,我的母亲又是个性最刚强的一个。她幼时失父,战乱年代携一弟一 妺颠沛流离,稍稍大些就开始帮我的外婆撑起家门。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她嫁的是 连看也不愿多看一眼的人,只能忍受着外人的嘲谑勉强度日。国家提倡婚姻自主后,她顶 着依然保守的乡民们的诋毁,受着族中长辈们的谩骂,毅然与我的父亲重组家庭。父亲长 年在外,她独自应付生产队的活儿,抚养我们姐弟五个,还得照应外婆一家人。白天干强 壮男劳力的工作,晚上在油灯下纺棉、织布、缝衣服、做鞋子…苦再难也要让家人体 体面面地立于人前。长期的生活磨砺,特殊的人生经历,使母亲有了刚强的性格,也有了 自己的一套处世方式。她克己,律己,做事力求完满,绝对不让人挑出错来。对自家孩子 要求尤其严格,甚至于苛刻,只要与人发生争端,千错万错都是自家孩子的错,不问缘由 先打骂一番。所以,我们都很怕她 ⑦我是老小,据说挨打最少。尽管如此,即便是跟了母亲去谁家吃酒席,我也是小心 地跟在她后面,亦步亦趋,诚惶诚,生怕一不小心出了差错。对于母亲的手,我只能远 远观望,暗暗揣想,牵手,那是梦里也不敢企及的,不招来一顿责打就已经很是满足了
①风来了。城市的风,从各条巷道各个角落匆匆奔至,厮绕纠缠,拥挤一如街道上的车 和人。 ②母亲在看。看马路对面那家“大自在佛具店”,那是她想去的地方;看眼前的车水马 龙,那是她必须穿越的一个阵。这条马路,北端斜斜伸向一条河。南头最近的十字路口也 得走一刻钟。所以,母亲别无选择。 ③母亲来自伏牛山,那里满眼是绿树青山和各色庄稼,没有这么多的车和人。母亲说, 车真多,这人咋都在街上呢?山村的路多是土路,坑坑洼洼,歪歪扭扭,近些年修得像模 像样了,但也没有这么漂亮。母亲说,路真宽,真平,能照出车影儿了吧! ④但这美丽的路,母亲显然不敢过。她站了许久,左右张望,没有一辆车肯为她停一 停脚步。我就在母亲身边,我想牵上她的手,亲亲热热走过马路,像别的母女那样。可是, 母亲不看我,只看着马路,脸上有淡漠,还有倔强,如我幼时看惯的样子。而我,也一如 幼时,只能看着她的手而已。牵手,于我们母女,生疏至旁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⑤在故乡那个小盆地里,多的是大山小山沟沟坎坎,多的是黄土地乱石滩,惟独缺乏 温情。那里的孩子与田野上的花花草草,与满地跑的小猫小狗没有两样,都是望天收的自 然生命。大人们忙大人的事,孩子们玩自己的,即使有时被指使干点儿大人的活儿,也没 有手把手教这回事。也有被母亲拉了手扯回家的,但大抵是挨打的前奏,与牵手的柔情毫 不相干。 ⑥在那些母亲中,我的母亲又是个性最刚强的一个。她幼时失父,战乱年代携一弟一 妹颠沛流离,稍稍大些就开始帮我的外婆撑起家门。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她嫁的是 连看也不愿多看一眼的人,只能忍受着外人的嘲谑勉强度日。国家提倡婚姻自主后,她顶 着依然保守的乡民们的诋毁,受着族中长辈们的谩骂,毅然与我的父亲重组家庭。父亲长 年在外,她独自应付生产队的活儿,抚养我们姐弟五个,还得照应外婆一家人。白天干强 壮男劳力的工作,晚上在油灯下纺棉、织布、缝衣服、做鞋子……再苦再难也要让家人体 体面面地立于人前。长期的生活磨砺,特殊的人生经历,使母亲有了刚强的性格,也有了 自己的一套处世方式。她克己,律己,做事力求完满,绝对不让人挑出错来。对自家孩子 要求尤其严格,甚至于苛刻,只要与人发生争端,千错万错都是自家孩子的错,不问缘由 先打骂一番。所以,我们都很怕她。 ⑦我是老小,据说挨打最少。尽管如此,即便是跟了母亲去谁家吃酒席,我也是小心 地跟在她后面,亦步亦趋,诚惶诚恐,生怕一不小心出了差错。对于母亲的手,我只能远 远观望,暗暗揣想,牵手,那是梦里也不敢企及的,不招来一顿责打就已经很是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