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植物的PSⅠ由反应中心和LHCⅠ等组成。反应中心内 含有11~12个多肽,其中在A和B两个多肽上结合着P700及A0、 A1、FX、FA、FB等电子传递体。每一个PSⅠ复合体中含有两个 LHCⅠ,LHCⅠ吸收的光能能传给PSⅠ的反应中心
高等植物的PSⅠ由反应中心和LHCⅠ等组成。反应中心内 含有11~12个多肽,其中在A和B两个多肽上结合着P700及A0、 A1、FX、FA、FB等电子传递体。每一个PSⅠ复合体中含有两个 LHCⅠ,LHCⅠ吸收的光能能传给PSⅠ的反应中心
模式图中显示了复合体 中以 A 和 B命名的两个主 要的蛋白质亚基psaA 和 psaB的分布状况。 电子从P700传递到叶绿 素分子 A 0,然后到电子 受体 A 1。电子传递穿过 一系列的被命名为 F X , FA , F B 的Fe - S中心,最 后到达可溶性铁硫蛋白 (Fdx)。P700+从还原 态的质蓝素(PC)中接 受电子。 psaF ,psaD 和psaE 几个 PSI亚基参与可溶性电子 传递底物与PSI复合体的 结合。 PSI反应中心结构模式
模式图中显示了复合体 中以 A 和 B命名的两个主 要的蛋白质亚基psaA 和 psaB的分布状况。 电子从P700传递到叶绿 素分子 A 0,然后到电子 受体 A 1。电子传递穿过 一系列的被命名为 F X , FA , F B 的Fe - S中心,最 后到达可溶性铁硫蛋白 (Fdx)。P700+从还原 态的质蓝素(PC)中接 受电子。 psaF ,psaD 和psaE 几个 PSI亚基参与可溶性电子 传递底物与PSI复合体的 结合。 PSI反应中心结构模式
6.铁氧还蛋白和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 ➢ 铁氧还蛋白(Fd)和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FNR) 都是存在类囊体膜表面的蛋白质。 ➢ FNR中含1分子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靠 核黄素的氧化还原来传递H+。因其与Fd结合在一起, 所以称Fd-NADP+还原酶。FNR是光合电子传递链 的末端氧化酶,接收Fd传来的电子和基质中的H+ , 还原NADP+为NADPH,反应式可用下式表示: ➢ 2Fd还原+NADP++ H+ FNR 2Fd氧化 + NADPH
6.铁氧还蛋白和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 ➢ 铁氧还蛋白(Fd)和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FNR) 都是存在类囊体膜表面的蛋白质。 ➢ FNR中含1分子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靠 核黄素的氧化还原来传递H+。因其与Fd结合在一起, 所以称Fd-NADP+还原酶。FNR是光合电子传递链 的末端氧化酶,接收Fd传来的电子和基质中的H+ , 还原NADP+为NADPH,反应式可用下式表示: ➢ 2Fd还原+NADP++ H+ FNR 2Fd氧化 + NADPH
7.光合膜上的电子与H +的传递 图15 光合膜上的电子与质子传递 图中经非环式电子传递途径传递4个e -产生2个NADPH和3个ATP是根据光合作用总方程 式推算出的。在光反应中吸收8个光量子(PSⅠ与PSⅡ各吸收4个),传递4个e-能分解 2个H2O,释放1 个O2,同时使类囊体膜腔增加8个H+,又因为吸收8个光量子能同化1 个CO2,而在暗反应中同化1个CO2需消耗3个ATP和2个NADPH,也即传递4个e -, 可还原 2个NADPH,经ATP酶流出8个H +要合成3个ATP
7.光合膜上的电子与H +的传递 图15 光合膜上的电子与质子传递 图中经非环式电子传递途径传递4个e -产生2个NADPH和3个ATP是根据光合作用总方程 式推算出的。在光反应中吸收8个光量子(PSⅠ与PSⅡ各吸收4个),传递4个e-能分解 2个H2O,释放1 个O2,同时使类囊体膜腔增加8个H+,又因为吸收8个光量子能同化1 个CO2,而在暗反应中同化1个CO2需消耗3个ATP和2个NADPH,也即传递4个e -, 可还原 2个NADPH,经ATP酶流出8个H +要合成3个ATP
光合膜上的电子与质子传递概况 红线表示电子传递,黑线表示质子传递,蓝线质子越膜运输
光合膜上的电子与质子传递概况 红线表示电子传递,黑线表示质子传递,蓝线质子越膜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