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合膜上的 PSⅡ、Cyt b6/f、PSⅠ三个复合 体串联组成。 ➢ (2)电子传递有二处逆电势梯度, 即P680至P680* ,P700至P700* , 逆电势梯度的电子传递均由聚光 色素复合体吸收光能后推动,而 其余电子传递都是顺电势梯度的。 ➢ (3)水的氧化与PSⅡ电子传递有关, NADP+的还原与PSⅠ电子传递有 关。电子最终供体为水,水氧化 时 , 向 PSⅡ 传 交 4 个电子 , 使 2H2O产生1个O2和4个H+ 。电子 的最终受体为NADP+ 。 ➢ (4)PQ是双电子双H+传递体,它 伴随电子传递,把H+从类囊体膜 外带至膜内,连同水分解产生的 H+一起建立类囊体内外的H+电化 学势差。 “Z”方案特点: 图10 叶绿体中的电子传递模式 方框代表了蛋白复合物。LHCⅠ和LHCⅡ 分别是PSⅠ和PSⅡ各自的聚光色素复合 体,M为含Mn的放氧复合体,实线箭头 表示非环式电子传递方向;虚线箭头表 示环式或假环式电子传递分叉处
➢ (1)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合膜上的 PSⅡ、Cyt b6/f、PSⅠ三个复合 体串联组成。 ➢ (2)电子传递有二处逆电势梯度, 即P680至P680* ,P700至P700* , 逆电势梯度的电子传递均由聚光 色素复合体吸收光能后推动,而 其余电子传递都是顺电势梯度的。 ➢ (3)水的氧化与PSⅡ电子传递有关, NADP+的还原与PSⅠ电子传递有 关。电子最终供体为水,水氧化 时 , 向 PSⅡ 传 交 4 个电子 , 使 2H2O产生1个O2和4个H+ 。电子 的最终受体为NADP+ 。 ➢ (4)PQ是双电子双H+传递体,它 伴随电子传递,把H+从类囊体膜 外带至膜内,连同水分解产生的 H+一起建立类囊体内外的H+电化 学势差。 “Z”方案特点: 图10 叶绿体中的电子传递模式 方框代表了蛋白复合物。LHCⅠ和LHCⅡ 分别是PSⅠ和PSⅡ各自的聚光色素复合 体,M为含Mn的放氧复合体,实线箭头 表示非环式电子传递方向;虚线箭头表 示环式或假环式电子传递分叉处
(二)光合电子传递体的组成与功能 1.PSⅡ复合体 ➢ PSⅡ的生理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强的氧化剂, 使水裂解释放氧气,并把水中的电子传至质体醌。 (1)PSⅡ复合体的组成与反应中心中的电子传递 ➢ PSⅡ是含有多亚基的蛋白复合体。它由聚光色素复合体Ⅱ、中心天 线、反应中心、放氧复合体、细胞色素和多种辅助因子组成。 PSII反应中心结构模式图 ➢示意PSII反应中心D1蛋白和D2蛋 白的结构。D1很容易受到光化学 破坏,会发生活性逆转。 ➢电子从P680传递到去镁叶绿素 (Pheo)继而传递到两个质体醌 QA和QB。P680+在“Z”传递链中 被D1亚基中酪氨酸残基还原。 ➢图中还表明了Mn聚集体(MSP)对 水的氧化。 ➢CP43和CP47是叶绿素结合蛋白
(二)光合电子传递体的组成与功能 1.PSⅡ复合体 ➢ PSⅡ的生理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强的氧化剂, 使水裂解释放氧气,并把水中的电子传至质体醌。 (1)PSⅡ复合体的组成与反应中心中的电子传递 ➢ PSⅡ是含有多亚基的蛋白复合体。它由聚光色素复合体Ⅱ、中心天 线、反应中心、放氧复合体、细胞色素和多种辅助因子组成。 PSII反应中心结构模式图 ➢示意PSII反应中心D1蛋白和D2蛋 白的结构。D1很容易受到光化学 破坏,会发生活性逆转。 ➢电子从P680传递到去镁叶绿素 (Pheo)继而传递到两个质体醌 QA和QB。P680+在“Z”传递链中 被D1亚基中酪氨酸残基还原。 ➢图中还表明了Mn聚集体(MSP)对 水的氧化。 ➢CP43和CP47是叶绿素结合蛋白
PSⅡ反应中心的核心部分 是分子量分别为32 000和34 000的D1和D2两条多肽。 反应中心的次级电子供体 Z、中心色素P680、原初电 子受体Pheo、次级电子受体 QA、QB等都结合在D1和D2上。 其中与D1结合的质体醌定名 为QB,与D2结合的质体醌定 名为QA。这里的Q有双重涵义, 既是醌(quinone)的字首,又 是荧光猝灭剂(quencher)的 字首。组成中心天线的CP47和CP43是指分子量分别为47 000、 43 000并与叶绿素结合的聚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它们围绕 P680,比LHCⅡ更快地把吸收的光能传至PSⅡ反应中心, 所以被称为中心天线或“近侧天线”
PSⅡ反应中心的核心部分 是分子量分别为32 000和34 000的D1和D2两条多肽。 反应中心的次级电子供体 Z、中心色素P680、原初电 子受体Pheo、次级电子受体 QA、QB等都结合在D1和D2上。 其中与D1结合的质体醌定名 为QB,与D2结合的质体醌定 名为QA。这里的Q有双重涵义, 既是醌(quinone)的字首,又 是荧光猝灭剂(quencher)的 字首。组成中心天线的CP47和CP43是指分子量分别为47 000、 43 000并与叶绿素结合的聚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它们围绕 P680,比LHCⅡ更快地把吸收的光能传至PSⅡ反应中心, 所以被称为中心天线或“近侧天线”
➢ QA是单电子体传递体,每次反应只接受一个电子生成半醌 (图11),它的电子再传递至QB,QB是双电子传递体,QB可 两次从QA接受电子以及从周围介质中接受2个H+而还原成 氢醌(QH2 ) 。这样生成的氢醌可以与醌库的PQ交换,生成 PQH2
➢ QA是单电子体传递体,每次反应只接受一个电子生成半醌 (图11),它的电子再传递至QB,QB是双电子传递体,QB可 两次从QA接受电子以及从周围介质中接受2个H+而还原成 氢醌(QH2 ) 。这样生成的氢醌可以与醌库的PQ交换,生成 PQH2
质体醌的结构和 电子传递 ➢ A.质体醌有一个醌的头和一个长的非极性的尾,尾部使质体醌定位 于膜中 ➢ B.(质)醌的氧化还原反应;
质体醌的结构和 电子传递 ➢ A.质体醌有一个醌的头和一个长的非极性的尾,尾部使质体醌定位 于膜中 ➢ B.(质)醌的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