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GPS定位原理 第节定位方法与观测量 定位方法分类 1)动态定位与静态定位: 动态定位—认为接收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静态定位—认为接收机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 2)绝对定位与相对定位: 绝对定位—求测站点相对于地心的坐标; 相对定位——求测站点相对于某已知点的坐标增量; 3)差分定位:在基准点上观测求得大气折射等改正,并及时发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用收到的改正数对观测数据进行改正,得精确点位 观测量 几何距离—星站间的真实距离。 伪距——由接收机观测的带有钟差的星站距离。 码相位观测(如閔),得测码伪距(简称伪距) 载波相位观测(如),得测相伪距(简称相位) 观测量:伪距。 单位权中误差—伪距观测中误差,不完全合理
第五章 GPS定位原理 第一节 定位方法与观测量 一、定位方法分类 1)动态定位与静态定位: 动态定位——认为接收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静态定位——认为接收机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 2)绝对定位与相对定位: 绝对定位——求测站点相对于地心的坐标; 相对定位——求测站点相对于某已知点的坐标增量; 3)差分定位:在基准点上观测求得大气折射等改正,并及时发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用收到的改正数对观测数据进行改正,得精确点位。 二、观测量 几何距离——星站间的真实距离。 伪距——由接收机观测的带有钟差的星站距离。 码相位观测(如图),得测码伪距(简称伪距); 载波相位观测(如图) ,得测相伪距(简称相位)。 观测量:伪距。 单位权中误差——伪距观测中误差,不完全合理
码相位观测 …nunn codo arriving from satellite fica of code generated m receiver tme delay measurement approximately 70msec GPSCO
载波相位观测
第二节测码伪距观测方程与测相伪距观测方程 1、测码伪距观测方程及其线性化 p卫星到测站的几何距离 p卫星到测站间含有接收机钟差的伪距 bt接收机钟的钟差; p=p+c St
第二节 测码伪距观测方程与测相伪距观测方程 1、测码伪距观测方程及其线性化 ρ——卫星到测站的几何距离; ρ ′——卫星到测站间含有接收机钟差的伪距; δt ——接收机钟的钟差; = + c t
测码伪距观测方程线性化 设机的已知坐标,楼收机的位置标 为 其近似值米x0X0z/,改正数 则有 p=Vx-(x6+ax)+p-(。+a)+2-(z+a 将此式展开成泰勒级数可取至一次项,并令 (x-x0)+(-x0)+(z-zn X b Z-Z
( ) j j j X ,Y ,Z 测码伪距观测方程线性化 设卫星的已知坐标为 ,接收机的位置坐标 为 ,其近似值为 ,改正数为 , 则有 将此式展开成泰勒级数可取至一次项,并令 ( ) Xk Yk Zk , , ( ) 0 0 0 , , Xk Yk Zk (X ,Y ,Z ) ( ) ( ) ( ) 2 0 2 0 2 X X 0 X Y Y Y Z Zk Z j k j k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2 0 2 0 2 0 0 k j j k k j j k k j j k k j k j k j Z Z c Y Y b X X a X X Y Y Z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