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仁泰山重,松筠犹自此清风。 [简注]鉴亭:在浙江杭州西湖西泠印社。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 又名俊卿,字仓石,后改昌硕,号缶庐、老缶,浙江安吉人。诸生,官江苏安东 县令,一月即辞,居上海致力绘画。创办西泠印社,任社长。有《缶庐存诗》、 《缶庐存印》、《吴昌硕书画集》。人称他“道咸同光宣五朝,兼诗书画篆刻四 绝”,亦精对联。鉴湖:湖名。在浙江绍兴。鸥鹭:海鸥、白鹭。《列子·黄 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 也。”后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以“鸥鹭忘机”比喻茨泊隐居,不 以世事为怀。宋陆游《乌夜啼》曰:“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旧佀: 旧友。成仁:成就仁德。《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 杀身以成仁。”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叫成仁。泰山重:化自《汉书·司马 迁传》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松筠:松与竹。因其材质坚韧,经冬不凋,多用作比喻节操坚贞。清风:喻髙 洁。联语要言不烦(凡?),语意凝重雅致,清新脱俗,表达作者追求美德、淡泊 明志的情操 西泠印社隐闲楼 前人 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简注]西泠印社: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因地近西泠桥故名。讵:岂,那 能。原:水源,来源。风雨晦明:指刮风下雨,昏暗晴朗的天气。宋苏轼《放 鹤亭记》:“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布衣:平民。此指未做官的人。浙 派:指由清乾隆时丁敬创立的篆刻流派,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 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世称“西泠八家”。他们的特点是宗秦、汉而取众家 之长。这些人没有任过官职,所以说“数布衣”。社:西泠印社。长:指印 社社长。鼎彝: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常见者为三足两耳。彝,古代宗庙 中的礼器,常于上刻铭功记德的文字。瓴甓:古代的陶砖瓦缶,上面亦都刻有 文字。这些常作为篆刻仿效的对象。一耕夫:一个耕种的农夫。吴昌硕的自称。 自谦为“来自田间”的“耕夫”。此联撰于1917年,联语简明扼要,主旨明 确,记述“西泠印社”篆刻艺术的源流,表现了该社当时对篆刻书画的研究所起 到的作用,及其在我国篆刻史上的学术地位。 墓联自题 傅毓湘 梅花明月幽人宅; 兰芷香风故国魂 [简注]墓联:镌刻于坟墓碑石上之联。傅毓湘(1845--1922),字金波, 湖南湘乡人。清同治举人。历蓝山、宝庆等地教职二十年。特授南陵县令。有《楼 山吟草》稿本。幽人:隐士。《易经·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喻人 死后入土为归隐。兰芷:兰草和白芷,皆香草。故国:古国,祖国,故乡
成仁泰山重,松筠犹自此清风。 [简注]鉴亭:在浙江杭州西湖西泠印社。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 又名俊卿,字仓石,后改昌硕,号缶庐、老缶,浙江安吉人。诸生,官江苏安东 县令,一月即辞,居上海致力绘画。创办西泠印社,任社长。有《缶庐存诗》、 《缶庐存印》、《吴昌硕书画集》。人称他“道咸同光宣五朝,兼诗书画篆刻四 绝”,亦精对联。 鉴湖:湖名。在浙江绍兴。 鸥鹭:海鸥、白鹭。《列子·黄 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 也。”后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以“鸥鹭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 以世事为怀。宋陆游《乌夜啼》曰:“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旧侣: 旧友。 成仁:成就仁德。《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 杀身以成仁。”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叫成仁。 泰山重:化自《汉书·司马 迁传》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松筠:松与竹。因其材质坚韧,经冬不凋,多用作比喻节操坚贞。 清风:喻高 洁。联语要言不烦(凡?),语意凝重雅致,清新脱俗,表达作者追求美德、淡泊 明志的情操。 西泠印社隐闲楼 前 人 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简注]西泠印社: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因地近西泠桥故名。 讵:岂,那 能。原:水源,来源。 风雨晦明:指刮风下雨,昏暗晴朗的天气。宋苏轼《放 鹤亭记》:“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布衣:平民。此指未做官的人。 浙 派:指由清乾隆时丁敬创立的篆刻流派,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 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世称“西泠八家”。他们的特点是宗秦、汉而取众家 之长。这些人没有任过官职,所以说“数布衣”。 社:西泠印社。 长:指印 社社长。 鼎彝: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常见者为三足两耳。彝,古代宗庙 中的礼器,常于上刻铭功记德的文字。 瓴甓:古代的陶砖瓦缶,上面亦都刻有 文字。这些常作为篆刻仿效的对象。一耕夫:一个耕种的农夫。吴昌硕的自称。 自谦为“来自田间”的“耕夫”。 此联撰于 1917 年,联语简明扼要,主旨明 确,记述“西泠印社”篆刻艺术的源流,表现了该社当时对篆刻书画的研究所起 到的作用,及其在我国篆刻史上的学术地位。 墓联自题 傅毓湘 梅花明月幽人宅; 兰芷香风故国魂。 [简注]墓联:镌刻于坟墓碑石上之联。 傅毓湘(1845—1922),字金波, 湖南湘乡人。清同治举人。历蓝山、宝庆等地教职二十年。特授南陵县令。有《楼 山吟草》稿本。 幽人:隐士。《易经·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喻人 死后入土为归隐。 兰芷:兰草和白芷,皆香草。 故国:古国,祖国,故乡
此指祖国。联语遣词工致,淡雅中透出一股清香,表现作者髙洁的情怀,超然 自得的旨趣。 题林海亭 樊增祥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简注]林海亭:在浙江杭州西湖九溪。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 号云门,别号樊山,湖北恩施人。清光绪进士。官至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 有《樊山全集》。“小住”句:劝人暂留的话。化自晋无名氏《且住为佳帖》 “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为佳尔。”宋辛弃疾《霜天晓角·旅 兴》词:“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赵州茶:赵州,人名。本姓郝,曹州人。唐代高僧,法名从谂,南泉普愿弟 子。传扬佛教,不遗馀力,世称赵州和尚。每岀言,必先说“吃茶去”。据说饮 茶可达于顿悟,即所谓赵州禅法。见《五灯会元·南泉普愿禅宗法嗣·赵州从谂 禅师》。后遂为典故,并以“赵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 曰归”两句:化自宋苏轼《陌上花引》。陌上花,民歌名。宋苏轼《陌上 花引》诗:“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钱鏐)妃每 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联语平实奇巧, 俗中见雅,借典故而翻新意,游者自能品出个中情味。 贺子五十寿 前人 我亦痴翁,愿再抚汝五十年,寿汝乎,抑自寿也 身临大邑,岂独有民数万户,保民者,则天保之。 [简注]抚:抚养。汝:你。大邑: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 称为大邑。后泛称城市,如通都大邑。上联由家事着笔,长者口气,体现老人 爱子之情:;下联就政事立论,仁者心怀,体现从政爱民之意。联语借题发挥勉励 其子。幽默谐趣,亲切感人。 望湖亭 刘心源 世界半疮痍,城郭人民环眼底 英雄一盼睐,山川门户在胸中 [简注]望湖亭: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刘心源(l848--1917),字幼丹,湖北 嘉鱼人。光绪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辛亥革命后,任湖北省临时议会议长、湖 南巡按使等。有《奇觚室古文审》、《乐石文述》等。疮痍:创伤。也比喻人民 的疾苦。唐杜甫《雷》诗:“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诉!”城郭:泛指城邑 城,内城。郭,外城。盼睐:顾昐。联语即景生情,藉登临而寄慨,揽云天 以兴怀,作者忧乐情思表现在平淡的两行文字中,工稳贴切。 匡山书院 严寅亮 望远特登楼,分明几座村庄,红杏丛中沽酒旆
此指祖国。 联语遣词工致,淡雅中透出一股清香,表现作者高洁的情怀,超然 自得的旨趣。 题林海亭 樊增祥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简注]林海亭:在浙江杭州西湖九溪。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 号云门,别号樊山,湖北恩施人。清光绪进士。官至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 有《樊山全集》。 “小住”句:劝人暂留的话。化自晋无名氏《且住为佳帖》: “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为佳尔。”宋辛弃疾《霜天晓角·旅 兴》词:“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赵州茶:赵州,人名。本姓郝,曹州人。唐代高僧,法名从谂,南泉普愿弟 子。传扬佛教,不遗馀力,世称赵州和尚。每出言,必先说“吃茶去”。据说饮 茶可达于顿悟,即所谓赵州禅法。见《五灯会元·南泉普愿禅宗法嗣·赵州从谂 禅师》。后遂为典故,并以“赵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 “曰归”两句:化自宋苏轼《陌上花引》。陌上花,民歌名。宋苏轼《陌上 花引》诗:“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钱鏐)妃每 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联语平实奇巧, 俗中见雅,借典故而翻新意,游者自能品出个中情味。 贺子五十寿 前 人 我亦痴翁,愿再抚汝五十年,寿汝乎,抑自寿也; 身临大邑,岂独有民数万户,保民者,则天保之。 [简注]抚:抚养。 汝:你。 大邑: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 称为大邑。后泛称城市,如通都大邑。 上联由家事着笔,长者口气,体现老人 爱子之情;下联就政事立论,仁者心怀,体现从政爱民之意。联语借题发挥勉励 其子。幽默谐趣,亲切感人。 望湖亭 刘心源 世界半疮痍,城郭人民环眼底; 英雄一盼睐,山川门户在胸中。 [简注]望湖亭: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刘心源(1848—1917),字幼丹,湖北 嘉鱼人。光绪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辛亥革命后,任湖北省临时议会议长、湖 南巡按使等。有《奇觚室古文审》、《乐石文述》等。疮痍:创伤。也比喻人民 的疾苦。唐杜甫《雷》诗:“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诉!” 城郭:泛指城邑。 城,内城。郭,外城。 盼睐:顾盼。 联语即景生情,藉登临而寄慨,揽云天 以兴怀,作者忧乐情思表现在平淡的两行文字中,工稳贴切。 匡山书院 严寅亮 望远特登楼,分明几座村庄,红杏丛中沽酒旆;
感怀凭倚槛,遥忆先生杖履,白云深处读书台。 [简注]匡山书院:在四川江油西郊。严寅亮,字弼臣,清贵州人。七品京 官。颐和园成,慈禧太后召之备论书法。后为四川知县。卒年八十余。“望远” 句:化自唐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沽酒:卖 酒。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旆 旗帜的通称。杖履:拄杖散步。履,鞋。联语即景生情,以“登楼”、“倚 槛”作喻,感怀寄意,勉励学子求知须更上一层,方能望远,方能广求博采,并 把农事与读书并提,切教育宗旨。 题东湖联 陶濬宣 此是山阴道上 如来西子湖头。 [简注]东湖:在浙江绍兴东南,本为乌门山石塘,后经开凿,修建园林,遂 为浙江三大游湖之一,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齐名。陶濬宣(1849—1915), 字心云,晚号稷山居士,浙江绍兴人。清同治举人。官道员。有《稷山诗文集》 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市。秦置县,以邑在山之阴而名。相传秦始皇东巡时过山阴, 在东湖附近的箬篑山停车饲马。山阴道为古代之大道。西子:本人名。春秋时 吴国美女西施。此指杭州西湖。宋苏轼《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是把东湖与西湖相 比。《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 发,使人应接不暇。’”赞美一路山水秀美,看不胜看。联语用比较手法,衍 化诗文仿其意,说明东湖的悠久的历史,表现东湖的秀丽风光。要言不烦,言简 意明 秋瑾墓 前人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简注]秋瑾墓: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西坡,西泠桥畔。是辛亥革命后移葬于 此。附近还有风雨亭和秋祠,供游人凭吊。墓前有孙中山的题书“巾帼英雄”和 “鉴湖女侠千古”。座石背部有“鉴湖女侠秋君墓”石刻。石刻由当时南社著名 女诗人徐自华撰文,书法大家吴芝瑛书写。秋瑾(1875-1907),清末女革命家。 字璇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通经史,工诗词,善 骑射击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组织光复军,积极准备举事,密谋反清。 被捕后,就义于绍兴的古轩亭口。有《秋瑾诗》。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 巾帼为妇女的代称。“求仁得仁”句:“语出《论语·述而》:“求仁得仁, 又何怨?”后泛指适如其愿。晋阮籍《咏怀》诗之六:“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 嗟。”亭台:指绍兴古轩亭。悲风雨:化用秋瑾烈士就义前写的绝命词:“秋 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虽死”句:意谓为正义事业而死虽死犹生。联语以 议论之笔,评价我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贡献,高度 赞扬了秋瑾虽死犹生的精神。哀挽情生,感情真挚 图书馆
感怀凭倚槛,遥忆先生杖履,白云深处读书台。 [简注]匡山书院:在四川江油西郊。 严寅亮,字弼臣,清贵州人。七品京 官。颐和园成,慈禧太后召之备论书法。后为四川知县。卒年八十余。 “望远” 句:化自唐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 沽酒:卖 酒。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旆: 旗帜的通称。 杖履:拄杖散步。履,鞋。 联语即景生情,以“登楼”、“倚 槛”作喻,感怀寄意,勉励学子求知须更上一层,方能望远,方能广求博采,并 把农事与读书并提,切教育宗旨。 题东湖联 陶濬宣 此是山阴道上; 如来西子湖头。 [简注]东湖:在浙江绍兴东南,本为乌门山石塘,后经开凿,修建园林,遂 为浙江三大游湖之一,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齐名。 陶濬宣(1849—1915), 字心云,晚号稷山居士,浙江绍兴人。清同治举人。官道员。有《稷山诗文集》。 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市。秦置县,以邑在山之阴而名。相传秦始皇东巡时过山阴, 在东湖附近的箬篑山停车饲马。山阴道为古代之大道。 西子:本人名。春秋时 吴国美女西施。此指杭州西湖。宋苏轼《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是把东湖与西湖相 比。《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 发,使人应接不暇。’”赞美一路山水秀美,看不胜看。 联语用比较手法,衍 化诗文仿其意,说明东湖的悠久的历史,表现东湖的秀丽风光。要言不烦,言简 意明。 秋瑾墓 前 人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简注]秋瑾墓: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西坡,西泠桥畔。是辛亥革命后移葬于 此。附近还有风雨亭和秋祠,供游人凭吊。墓前有孙中山的题书“巾帼英雄”和 “鉴湖女侠千古”。座石背部有“鉴湖女侠秋君墓”石刻。石刻由当时南社著名 女诗人徐自华撰文,书法大家吴芝瑛书写。秋瑾(1875—1907),清末女革命家。 字璇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通经史,工诗词,善 骑射击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组织光复军,积极准备举事,密谋反清。 被捕后,就义于绍兴的古轩亭口。有《秋瑾诗》。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 巾帼为妇女的代称。 “求仁得仁”句:“语出《论语·述而》:“求仁得仁, 又何怨?”后泛指适如其愿。晋阮籍《咏怀》诗之六:“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 嗟。” 亭台:指绍兴古轩亭。 悲风雨:化用秋瑾烈士就义前写的绝命词:“秋 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 “虽死”句:意谓为正义事业而死虽死犹生。联语以 议论之笔,评价我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贡献,高度 赞扬了秋瑾虽死犹生的精神。哀挽情生,感情真挚。 图书馆
前人 地接南园,看苍翠成林,疑身到六桥三竺; 天开东壁,聚丹黄满架,此中有百宋千元。 简注]图书馆:在广东广州广雅书院。南园:在广东广州市南。明洪武初年, 孙簣、王佐、李德、黄哲、赵介五人,在南园(即抗风轩)结社唱和,名为南园 五子。嘉靖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五人,继前五人故事, 又聚会抗风轩,重创南园之风,称为南园后五子。 六桥:在浙江杭州西湖,名映波、镇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西湖的 里湖也有六桥,名环壁、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濬源。苏轼诗有“六桥横绝 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句。三竺:浙江杭州飞来峰东南有上天竺、中天竺、 下天竺三座山,合称三竺。宋林景熙《白石樵唱钞·西湖》:“断猿三竺晓,残 柳六桥春。”六桥、三竺,喻进图书馆如同进入山水佳境。东壁:壁宿别名。为 玄武七宿之一。《晋书·天文志》上《二十八舍》:“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 图书之秘府也。”后以东壁为图书藏书之所。唐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书院宴》 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丹黄:旧时点校图书用的两种颜色,这里 泛指图书。百宋千元:指藏有宋代刻本百馀种,元代刻本千馀种。清代黄丕烈藏 书室名“百宋一廛”,而当时吴骞书室名为“千元十架室”。此指所藏各类书籍 之多 联语措词贴切,叙事简洁,比喻形象,展现岀图书馆为精深博大知识海洋, 亦是学子猎奇揽胜的清幽佳境。 三潭印月 徐琪 孤屿春回,许与梅花为伍: 寒潭秋静,邀来月影成三。 [简注]三潭印月:在浙江杭州西湖。是西湖著名风景区之一。徐琪 (1849-1918),字玉可,号花农,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光绪进士。官内 阁学士,署兵部侍郎。有《粤东葺胜记》等。伍:同伴的人。“邀来”句:化 用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联语即景抒怀,上联 以“梅花”喻髙洁情操,下联以秋月喻淡泊旨趣,暗含一个“印”字,更觉意境 清雅爽心,耐人咏诵。 东坡祠 前人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朱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简注]东坡祠:在广东惠州。祀苏轼。西湖:此指浙江杭州西湖,亦指广东 惠州市的西湖。宋知州陈偁筑堤以湖水灌田,民得丰收,又名丰湖。湖上有苏公 堤,相传为苏轼谪居时所筑。作者为杭州人,故有久住西湖之说。“晴好”句: 语见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春 堤:指西湖的苏堤。苏东坡在杭州西湖亦筑堤,名苏堤。故有“曾向春堤吟柳色” 之句。“公连”句:苏轼因贬谪先后几次渡海到海南岛。东海,应是南海。朱 崖:郡名。即珠崖。在今海南海口市。以位于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珍珠,故曰珠 崖。儋耳:汉时置儋耳郡,唐改为儋州。在今海南省儋县。此地:指杭州西湖孤
前 人 地接南园,看苍翠成林,疑身到六桥三竺; 天开东壁,聚丹黄满架,此中有百宋千元。 [简注]图书馆:在广东广州广雅书院。南园:在广东广州市南。明洪武初年, 孙蕡、王佐、李德、黄哲、赵介五人,在南园(即抗风轩)结社唱和,名为南园 五子。嘉靖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五人,继前五人故事, 又聚会抗风轩,重创南园之风,称为南园后五子。 六桥:在浙江杭州西湖,名映波、镇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西湖的 里湖也有六桥,名环壁、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濬源。苏轼诗有“六桥横绝 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句。三竺:浙江杭州飞来峰东南有上天竺、中天竺、 下天竺三座山,合称三竺。宋林景熙《白石樵唱钞·西湖》:“断猿三竺晓,残 柳六桥春。”六桥、三竺,喻进图书馆如同进入山水佳境。东壁:壁宿别名。为 玄武七宿之一。《晋书·天文志》上《二十八舍》:“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 图书之秘府也。”后以东壁为图书藏书之所。唐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书院宴》 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丹黄:旧时点校图书用的两种颜色,这里 泛指图书。百宋千元:指藏有宋代刻本百馀种,元代刻本千馀种。清代黄丕烈藏 书室名“百宋一廛”,而当时吴骞书室名为“千元十架室”。此指所藏各类书籍 之多。 联语措词贴切,叙事简洁,比喻形象,展现出图书馆为精深博大知识海洋, 亦是学子猎奇揽胜的清幽佳境。 三潭印月 徐 琪 孤屿春回,许与梅花为伍; 寒潭秋静,邀来月影成三。 [简注]三潭印月:在浙江杭州西湖。是西湖著名风景区之一。徐琪 (1849—1918),字玉可,号花农,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光绪进士。官内 阁学士,署兵部侍郎。有《粤东葺胜记》等。伍:同伴的人。 “邀来”句:化 用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联语即景抒怀,上联 以“梅花”喻高洁情操,下联以秋月喻淡泊旨趣,暗含一个“印”字,更觉意境 清雅爽心,耐人咏诵。 东坡祠 前 人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朱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简注]东坡祠:在广东惠州。祀苏轼。西湖:此指浙江杭州西湖,亦指广东 惠州市的西湖。宋知州陈偁筑堤以湖水灌田,民得丰收,又名丰湖。湖上有苏公 堤,相传为苏轼谪居时所筑。作者为杭州人,故有久住西湖之说。 “晴好”句: 语见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春 堤:指西湖的苏堤。苏东坡在杭州西湖亦筑堤,名苏堤。故有“曾向春堤吟柳色” 之句。 “公连”句:苏轼因贬谪先后几次渡海到海南岛。东海,应是南海。朱 崖:郡名。即珠崖。在今海南海口市。以位于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珍珠,故曰珠 崖。儋耳:汉时置儋耳郡,唐改为儋州。在今海南省儋县。此地:指杭州西湖孤
联语由此即彼,触景抒情,咏物怀人,语境清雅明丽,画意诗情,别有寄托。 诵芬阁 前人 一卷诵清芬,溯从蜡屐游时,台阁山林重入画 两家怀祖德,行到绿筠深处,甘棠乔木竟同春。 [简注]诵芬阁:在浙江杭州葛岭。一卷:指晋葛洪著《抱朴子》。分内篇 外篇。内篇论神仙、炼丹、符录等事,为道家言,其中有关炼丹等内容,对研究 我国古代化学、药物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外篇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清芬:比 喻德行高洁。晋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蜡屐:以 蜡涂屐。屐,木屐。南朝宋谢灵运登山常著有齿的木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台阁:指供游观的亭台楼阁。唐元稹《松 鹤》诗:“渚宫本坳下,佛庙有台阁。”山林:园林。祖德:祖宗的功德。筠: 竹。甘棠:见前注。乔木:通称枝干长大在二三丈以上者为乔木。高耸之树少荫。 《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联语诵芬怀德,溯古行吟,恰同一幅人物山水画,意境清雅,宜赏玩,宜歌 万花楼 前人 万贯解腰缠,莫愁买醉无资,虚度春秋抛好景; 花丛添眼福,但愿司香有主,都成眷属补情天, 简注]万花楼:在广东广州陈塘。万贯:一万贯铜钱,形容家资富有或值万 贯之物品。贯,穿钱之绳。古钱中间有孔,可用绳索贯穿成串,一千钱称一贯。 买醉:沽酒而饮。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诗:“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虚度:指不做事,空令时光过去。春秋:指岁月。好景:此指大好的前景。眼福 指看到珍奇或美好事物的福分。司香:掌管烧香的人。这里引申为种花之人。指 万花楼主。眷属;家属,也指夫妻。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四折:“永老无别 离,万古常玩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情天: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 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来因称爱情的境界为情天。曹 雪芹《红楼梦》五:“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 情天’。” 联语构思别致,首嵌“万花”二字,上联表现真诚的劝戒,下联表现美好的 愿望。结构缜密,对仗工整,下联结句突出全联的主旨。 秋水苹花馆 前人 小筑地无多,隔年驻节来游,想见江山思魏阙; 师恩春似海,容我举杯问字,敢夸桃李属公门 [简注]秋水苹花馆:在浙江杭州西湖。小筑:环境幽静的小建筑物,如别墅 之类。驻节:旧指身居要职的官员于外执行使命,在当地住下。节,符节。宋曾 巩《送陈世修》诗:“归路赏心应驻节,客亭离思暂开樽。”魏阙:古代宫门 外的阙门。为古代悬布法令的地方。后作为朝廷的代称。此指清廷。《庄子·让
山。 联语由此即彼,触景抒情,咏物怀人,语境清雅明丽,画意诗情,别有寄托。 诵芬阁 前 人 一卷诵清芬,溯从蜡屐游时,台阁山林重入画; 两家怀祖德,行到绿筠深处,甘棠乔木竟同春。 [简注]诵芬阁:在浙江杭州葛岭。一卷:指晋葛洪著《抱朴子》。分内篇、 外篇。内篇论神仙、炼丹、符录等事,为道家言,其中有关炼丹等内容,对研究 我国古代化学、药物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外篇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清芬:比 喻德行高洁。晋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蜡屐:以 蜡涂屐。屐,木屐。南朝宋谢灵运登山常著有齿的木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台阁:指供游观的亭台楼阁。唐元稹《松 鹤》诗:“渚宫本坳下,佛庙有台阁。” 山林:园林。祖德:祖宗的功德。筠: 竹。甘棠:见前注。乔木:通称枝干长大在二三丈以上者为乔木。高耸之树少荫。 《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联语诵芬怀德,溯古行吟,恰同一幅人物山水画,意境清雅,宜赏玩,宜歌 咏。 万花楼 前 人 万贯解腰缠,莫愁买醉无资,虚度春秋抛好景; 花丛添眼福,但愿司香有主,都成眷属补情天。 [简注]万花楼:在广东广州陈塘。万贯:一万贯铜钱,形容家资富有或值万 贯之物品。贯,穿钱之绳。古钱中间有孔,可用绳索贯穿成串,一千钱称一贯。 买醉:沽酒而饮。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诗:“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虚度:指不做事,空令时光过去。春秋:指岁月。好景:此指大好的前景。眼福: 指看到珍奇或美好事物的福分。司香:掌管烧香的人。这里引申为种花之人。指 万花楼主。眷属;家属,也指夫妻。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四折:“永老无别 离,万古常玩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情天: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 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来因称爱情的境界为情天。曹 雪芹《红楼梦》五:“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 情天’。” 联语构思别致,首嵌“万花”二字,上联表现真诚的劝戒,下联表现美好的 愿望。结构缜密,对仗工整,下联结句突出全联的主旨。 秋水苹花馆 前 人 小筑地无多,隔年驻节来游,想见江山思魏阙; 师恩春似海,容我举杯问字,敢夸桃李属公门。 [简注]秋水苹花馆:在浙江杭州西湖。小筑:环境幽静的小建筑物,如别墅 之类。驻节:旧指身居要职的官员于外执行使命,在当地住下。节,符节。宋曾 巩《送陈世修》诗:“归路赏心应驻节,客亭离思暂开樽。” 魏阙:古代宫门 外的阙门。为古代悬布法令的地方。后作为朝廷的代称。此指清廷。《庄子·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