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与实践》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 总学时为学时数口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 总学时为周数 口实习 回课程设计口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 7248021 总学时 1周 学分1 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 Program Design and Practice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类相关课程 开课部门信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 二、 课程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课程属性为专业基础 实践性必修课。 通过学习对各种软件工具有所了解和认识,了解软件的发展动态。通过上 机实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调试技术,提高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意识,为学习后续课程特别是毕业设计和开展大学生科 技活动,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限选课。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基础 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目的是让学生熟悉C语言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语法,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 本步骤。为以后面向对象语言的课程学习单片机编程以及嵌入式编程课程学习 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学生应学会使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思路,涵盖高级语言的 需求分析与实现方案论证及具体设计验证等流程。 课程目标2: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并实现功能合理划分与接口耦 合设计。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支撑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
《程序设计与实践》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 总学时为学时数 □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 总学时为周数 □实习 □√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 7248021 总学时 1 周 学分 1 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 Program Design and Practice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类相关课程 开课部门 信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 二、 课程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课程属性为专业基础 实践性必修课。 通过学习对各种软件工具有所了解和认识,了解软件的发展动态。通过上 机实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调试技术,提高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意识,为学习后续课程特别是毕业设计和开展大学生科 技活动,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限选课。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基础 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目的是让学生熟悉 C 语言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语法,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 本步骤。 为以后面向对象语言的课程学习单片机编程以及嵌入式编程课程学习 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学生应学会使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思路,涵盖高级语言的 需求分析与实现方案论证及具体设计验证等流程。 课程目标 2: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并实现功能合理划分与接口耦 合设计。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支撑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
1.5掌握解决复杂的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工程问题所需的微机、单 片机与控制技术基本知识。 5.2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流的测试、仿真和开发软件使用方法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5 5.2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 三、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基本内容 (1)教师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对数学基础、工程背景以及市场的各种软件 工具进行介绍并要求学生了解市场的各种工具软件。 (2)重点掌握一个软件开发环境。 (3)学生通过上机完成1个具体应用。 (二)基本要求 (1)掌握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掌握1个程序开发环境,通过该开发环境完成一个具体应用程序,学 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调试技术,并能按要求编写代码完成具体要求的功 能。 (3)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 四、课程学时分配 (1)布置任务及理论讲授、讨论 0.5天 (2)收集资料及上机实践 3.5天 包括需求分析、方案确定、程序设计、编写程序、程序调试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天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1)需求分析 对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进行需求分析,充分了解设计内容、目的、意义,明
1.5 掌握解决复杂的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工程问题所需的微机、单 片机与控制技术基本知识。 5.2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流的测试、仿真和开发软件使用方法。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矩阵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1.5 5.2 课程目标 1 √ 课程目标 2 √ 三、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基本内容 (1)教师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对数学基础、工程背景以及市场的各种软件 工具进行介绍并要求学生了解市场的各种工具软件。 (2)重点掌握一个软件开发环境。 (3)学生通过上机完成 1 个具体应用。 (二)基本要求 (1)掌握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掌握 1 个程序开发环境,通过该开发环境完成一个具体应用程序,掌 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调试技术,并能按要求编写代码完成具体要求的功 能。 (3)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 四、 课程学时分配 (1)布置任务及理论讲授、讨论 0.5 天 (2)收集资料及上机实践 3.5 天 包括需求分析、方案确定、程序设计、编写程序、程序调试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 天 五、 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1)需求分析 对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进行需求分析,充分了解设计内容、目的、意义,明
确所需完成的任务。 (2)方案确定 要求明确系统组成,实现原理、交互方式等。 (3)程序设计 要求根据所需完成任务画出流程图。 (4)编写程序。 要求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程序编写要规范 (5)程序调试 要求学握基本的程序调试方法。 六、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本课程要求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投影与板书相 结合,根据上课内容教师选择演示软件的分析运行进行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以加 强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规模,教学实施过程需要对应规模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支持。考虑到目前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教学的内容内在需求,该规模的硬件配置应 该具备7及以上的CPU和相应较大的存储设备,以便安装和部署满足课程实践 开发需要的环境。根据近三年的教学规模,该硬件占用的机房空间应该满足100 人规模的同时开发训练要求。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 (1)《MATLAB2014从新手到高手》龙马高新教育,人民邮电出版社 (2)《MATLAB教程(R2018a)》张志涌,杨祖樱,北航出版社 八、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采用百分制,由上课、上机实践、验机和实验报告成绩组成。各部分所 占比例: 上课、上机实践表现与完成情况、验机共占70%,实验报告占30%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办法: 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课常讲授、讨论、上机表现、 上课、上机实践表现与完成情况、验 指标点1-2 验机、实验报告成绩 机共占70%,实验报告占30% 指标点5-2 上机表现、验机、实验报告 上课、上机实践表现与完成情况、验 成绩 机共占70%,实验报告占30%
确所需完成的任务。 (2)方案确定 要求明确系统组成,实现原理、交互方式等。 (3)程序设计 要求根据所需完成任务画出流程图。 (4)编写程序。 要求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程序编写要规范。 (5)程序调试 要求掌握基本的程序调试方法。 六、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本课程要求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投影与板书相 结合,根据上课内容教师选择演示软件的分析运行进行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以加 强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规模,教学实施过程需要对应规模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支持。考虑到目前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教学的内容内在需求,该规模的硬件配置应 该具备 i7 及以上的 CPU 和相应较大的存储设备,以便安装和部署满足课程实践 开发需要的环境。根据近三年的教学规模,该硬件占用的机房空间应该满足 100 人规模的同时开发训练要求。 七、 教材与参考资料 (1)《MATLAB 2014 从新手到高手》龙马高新教育,人民邮电出版社 (2)《MATLAB 教程(R2018a)》张志涌,杨祖樱,北航出版社 八、 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采用百分制,由上课、上机实践、验机和实验报告成绩组成。各部分所 占比例: 上课、上机实践表现与完成情况、验机共占 70%,实验报告占 30%。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办法: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指标点 1-2 课堂讲授、讨论、上机表现、 验机、实验报告成绩 上课、上机实践表现与完成情况、验 机共占 70%,实验报告占 30% 指标点 5-2 上机表现、验机、实验报告 成绩 上课、上机实践表现与完成情况、验 机共占 70%,实验报告占 30%
九、大纲制(修)订说明 无 大纲撰写人:蔡希昌 大纲审阅人:邢志强 系负责人:鲁远耀 开课学院教学副院长:宋威 制(修)订日期:2022年2月
九、 大纲制(修)订说明 无。 大纲撰写人:蔡希昌 大纲审阅人:邢志强 系 负 责人:鲁远耀 开课学院教学副院长:宋威 制(修)订日期:2022 年 2 月
《程序设计与实践》—通信工程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总学时为学时数 口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 课程类型 总学时为周数 口实习 ☑课程设计口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 7248021 总学时1周学分 1 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Program Design and Practice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 (7101201)线性代数I 开课部门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实验中心(电工电子) 二、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课程属性为专业基础实践性 必修课。 通过学习对各种软件工具有所了解和认识,了解软件的发展动态。通过上机 实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调试技术,提高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意识,为学习后续课程特别是毕业设计和开展大学生科技 活动,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课程目标及其支撑的毕业要求 (一)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指标点1-2: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原 理,能够应用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指标点5-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开发或选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现代工具 对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设计、预测和模拟,理解其局限性。 (二)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计算机编程环境、 语法等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支撑毕业要求 1-2)
《程序设计与实践》——通信工程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 总学时为学时数 □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 总学时为周数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 7248021 总学时 1 周 学分 1 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 Program Design and Practice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 (7101201)线性代数Ⅰ 开课部门 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实验中心(电工电子) 二、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课程属性为专业基础实践性 必修课。 通过学习对各种软件工具有所了解和认识,了解软件的发展动态。通过上机 实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调试技术,提高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意识,为学习后续课程特别是毕业设计和开展大学生科技 活动,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课程目标及其支撑的毕业要求 (一)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指标点 1-2: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原 理,能够应用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指标点 5-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开发或选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现代工具, 对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设计、预测和模拟,理解其局限性。 (二)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计算机编程环境、 语法等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支撑毕业要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