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2004-2005上七年级语文试卷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抄写下列内容,你会写得准确、美观。(2分) 充满信心 敢于实践 勇于创新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跌宕()②浩淼()③积zan()④beng()发 3、本学期教材给我们推荐了一部美国作家 写的 部作品自1876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和动画作品。(2分) 4、修改病句(2分) ①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②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仿写。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 6、口语交际。(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 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 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 ①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欢迎 大家来到我校。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两三点雨山前。 ,我言秋日胜春朝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⑦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8、阅读上文内容和下面的三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6分) (1)1999年,人们开始注意到克隆羊“多莉”出现早衰现象,并对动物克隆的前景表示 担忧。不过,随后进行的克隆牛研究发现更多的早亡现象。日本科学家获得8头克隆牛,其中 4头不久后死亡。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克隆牛研究中均出现克隆牛流产率高、胎儿死亡 率高、胎儿过重及胎盘异常等现象 (2)胚胎干细胞克隆是目前最容易培育克隆动物的一种方法。研究人员发现,由于胚胎 干细胞不稳定,可能在发育过程中失去控制基因开关的能力,使克隆动物发育不正常。正是这 个原因造成现在有98%的克隆动物实验失败,而顺利降生的克隆动物也经常会出现体重超重 等异常现象。 (3)尽管克隆动物体内有正常的基因,但是一些基因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却无法正确表 达,这很可能影响了这些动物的生长发育。如果将此技术用于克隆人类,基因表达的缺陷则会
1 浚县 2004-2005 上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 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抄写下列内容,你会写得准确、美观。(2 分) 充满信心 敢于实践 勇于创新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①跌宕.( )②浩淼.() ③积 zǎn ()④ bèng ()发 3、本学期教材给我们推荐了一部美国作家 写的 。这 部作品自 1876 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和动画作品。(2 分) 4、修改病句(2 分) ① 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②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5、仿写。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 分)。 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 · 6、口语交际。(2 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 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 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 分) ①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欢迎 大家来到我校。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 ③ ,两三点雨山前。 ④ ,我言秋日胜春朝。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 ⑦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⑧“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8、阅读上文内容和下面的三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6 分) (1)1999 年,人们开始注意到克隆羊“多莉”出现早衰现象,并对动物克隆的前景表示 担忧。不过,随后进行的克隆牛研究发现更多的早亡现象。日本科学家获得 8 头克隆牛,其中 4 头不久后死亡。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克隆牛研究中均出现克隆牛流产率高、胎儿死亡 率高、胎儿过重及胎盘异常等现象。 (2)胚胎干细胞克隆是目前最容易培育克隆动物的一种方法。研究人员发现,由于胚胎 干细胞不稳定,可能在发育过程中失去控制基因开关的能力,使克隆动物发育不正常。正是这 个原因造成现在有 98%的克隆动物实验失败,而顺利降生的克隆动物也经常会出现体重超重 等异常现象。 (3)尽管克隆动物体内有正常的基因,但是一些基因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却无法正确表 达,这很可能影响了这些动物的生长发育。如果将此技术用于克隆人类,基因表达的缺陷则会
对人的人格、智力等产生影响。得克萨斯大学克隆专家马克.魏萨森指出,基因表达问题难于 被发现,此次发现显示,从患者细胞培育出的新组织一样会存在缺陷。因此尝试用克隆技术治 疗疾病比原先认为的要艰难。 、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3题。13分 ①船员赶紧揭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 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 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 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②“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③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动, 随着轮船一起入深渊。人们透过阴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 ②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10、第①、③两段文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面?表现了乘客和船长怎样的精神面貌?4分
2 对人的人格、智力等产生影响。得克萨斯大学克隆专家马克.魏萨森指出,基因表达问题难于 被发现,此次发现显示,从患者细胞培育出的新组织一样会存在缺陷。因此尝试用克隆技术治 疗疾病比原先认为的要艰难。 二、现代文阅读。(40 分) ㈠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9——13 题。13 分 ① 船员赶紧揭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 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 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 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②“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20 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 ③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动, 随着轮船一起入深渊。人们透过阴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①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 ....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 ②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 10、第①、③两 段文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面?表现了乘客和船长怎样的精神面貌?4 分
第①段 第③段 文中哪几个词语写出了哈尔威船长像一尊雕像?2分 12、本文塑造了哈尔威船长英雄形象,请你联系全文归纳一下哈尔威船长作为英雄所表现出来 的优秀品质。3分 13、第段的对话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白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9题。(13分) 冬天过去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 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 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 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有一天,我 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 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 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 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 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壮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 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 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 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 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 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 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 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吃 饭,饿坏了吧。”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 走几走,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 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 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声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 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
3 第①段 第③段 11、文中哪几个词语写出了哈尔威船长像一尊雕像?2 分 12、本文塑造了哈尔威船长英雄形象,请你联系全文归纳一下哈尔威船长作为英雄所表现出来 的优秀品质。3 分 13、第段的对话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分 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9 题。(13 分) 冬天过去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 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 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 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有一天,我 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 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 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 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 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壮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 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 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 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 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 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 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 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吃 饭,饿坏了吧。”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 走几走,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 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 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声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 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
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 铙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一下了生出万千感慨 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 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 啊。感谢你,父亲 (选自《中学生阅读》2003.8) 14、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2分) (2) 15、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① 16、善于发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步,查异质疑是读书发问的常用方法。请你结合本文提出 个问题。(2分) 质疑 17、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请按要求勾画圈点。(2 分) (1)在选文⑤⑥段中找出一处概括父亲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写在下面。 (2)在第③段中,找出表现“我”欲给父亲要钱时矛盾心情的一个词语。写在下面 18、请从课文中摘录你感悟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并简要赏析。(2分) 19、根据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句了。(3分 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 父爱如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题20—23题。 阅读《母亲·我·狗》(14分)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 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 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自息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 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 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 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 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
4 语 ,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 铙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一下了生出万千感慨。 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 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 啊。感谢你,父亲。 (选自《中学生阅读》2003.8) 14、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2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善于发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步,查异质疑是读书发问的常用方法。请你结合本文提出一 个问题。(2 分) 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请按要求勾画圈点。(2 分) (1) 在选文⑤⑥段中找出一处概括父亲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写在下面。 (2) 在第③段中,找出表现“我”欲给父亲要钱时矛盾心情的一个词语。写在下面 18、请从课文中摘录你感悟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并简要赏析。(2 分) 19、根据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句了。(3 分) 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题 20——23 题。 阅读《母亲 · 我 · 狗 》(14 分)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 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 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自息。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 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 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 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 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
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 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 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 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 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 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 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 (选自《听雨轩一一精短美文》) 20、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1、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 (3分) 22、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3、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14、 三、文言文文阅读 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5-18题。(共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 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24文选自 作者是北宋时的 (1分)
5 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 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 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 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 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 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 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 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 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20、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 分) 21、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 (3 分) 22、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23、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 分) 14、 三、文言文文阅读 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 15—18 题。(共 12 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 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 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 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24 文选自 作者是北宋时的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