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的 进口流量曲线 骚的调节池容积410n d喜功攻如2 时间(h 图1-5各时段废水量累积曲线 离就是所需的均化池容积。从图中量得,均化池的调节容积V 4110m3。 2.均化池对生化需氧量质量负荷率的影响 确定均化池对生化需氧量质量负荷率影响的方法很多,但以 均化池刚好放空的时候进行计算较为简单。本均化池约在8点半 排空,故从8点到9点开始计算。 (1)各时段终了时均化池内实际贮存的废水量 从进入均化池的水量中,减去经过均化后的小时出水量即均 化池的控制出水量,即可求出相应时段的均化池实际贮水量。对 于图1-5所示的废水量累积曲线,每一小时流出均化池的废水量 V0c=0.307×3600≈1106(m3),利用该值和下列计算式即可求出 各时段均化池内的贮水量。 Ve=vstv-y 式中Vc—一本时间段终了时,均化池内的贮水量; 前一个时间段终了时,均化池内的贮水量; 14
vc—本时间段流入均化池的废水量 本时间段流出均化池的废水量 利用表1-1和表1-2中的数据,可算得8点到9点这一时段内 均化池的贮水量为 Vc=0+1278-1106=172(m3) 在9点到10点的时段内均化池的贮水量为 Vsc=172+1476-1106=542(m3 用同样方法可箅得每一时段终了时均化池内的贮水量,计算 结果见表1-3。 豪1-3各时段均化池内的贮水量计算结果 时间 流入均化池的水量 该段时间终点均化池内的贮水量 (m) 点~9点 1278 9点~10点 542 10点~11点 1点~12点 l408 12点~13点 t3点~14点 2184 14点~15点 2464 15点16点 2618 16点一17点 L170 7点~18点 i170 18点-19点 2828 I314 3036 20点~21点 1440 3370 2l点~22点 440 3704 22点~23点 i368 3966 23点一0点 4102 占 点 点一2 2点~3 点点 3160 3点~4点 4点~5点 378 1794 5点-6点 I048 6点-7点 374 7点~8点 738 5
(2)均化池出水的平均浓度xc 假定均化池内废水的各种组分已完全混合,均化池出水的平 均浓度可用下式求得 式中xoc本时间段内,均化池出水的平均生化需氧量, g/L x1c—本时间段内,流入均化池废水的平均生化需氧量 mg/L; x,p—前一时间段终了时,均化池内废水的生化需氧量, mg/L。 根据表1-1和表1-3中的数据,可算得8点到9点这一时段内 均化池出水的生化需氧量平均浓度xc为 i278×175+0×0 0← 1z78+0 =175(mg/L) 从9点到10点的时间段内均化池出水的生化需氧量平均浓度 为 1476×200+172×175 1476+172 =197(mg/L) 用同样方法可算得其余各时段内均化池出水的生化需氧量平 均浓度,计算结果见表1-4。 (3)小时质量负荷率 根据表1-4中的均化池出水平均浓度,可计算均化池在各时 段的质量负荷率。 质量负荷率 1106x, 1000 式中xc—本时间段内,均化池出水的平均生化需氧量, /m3,见表1 均化池的控制出水流量,m3/h。 在8点到9点的时段内,均化池的质量负荷为
各时段均化池出水平均浓度计算结果 该时间段内调节后 该时间段内调节后的 的生化需氧量 生化雷氧质量负 (mB/L) (kg/h) 8点~9点 175 193 9点~10点 197 10点-11点 210 11点一12点 216 12点~13点 218 13点~14点 14点-15点 15点~16点 16点一17点 196 217 47点~18点 208 18点~19点 184 203 19点~20点 i92 20点-1点 243 21点~22点 22点~23点 245 2r1 23点~0点 230 237 1点~2点 2点~3 179 3点~4点 62 4点~5点 62 5点~6点 132 6点~7点 7点~8点 126 159 平均 213 175×1106 1000 =193(kg/h) 在9点到10点的时段内,均化池的质量负荷为 197×1106 1000 =218(kg/h) 用同样方法可算得均化池在其余时段的质量负荷率,计算的 结果列于表1-4内。不调节流量时,相应的质量负荷率列于表 2内。 (4)均化池对质量负荷率的影响 均化池对质量负荷率所产生的影响见图L-6。 17
兰册邮 04 日 200 L00 自811416 时间(h) 图1-6均化前后的流量与质量负荷率 1一未均化的流量;2一均化后的流量;3一均化前的质量负荷率; 4一均化后的质量负荷幸 由图1-6可知,在线调节工艺中的均化池,对流量和水质变化 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具有明显的削弱作用。因而可使后续处理构 筑物在运行期间能得到均衡的水量和较为稳定的水质,均化效果 非常可观。关键问题是均化池应有合理而足够的容积,并采取必 要的混合搅拌手段,使废水的水质得以随机混合方能奏效。 3.废水在均化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T 式中 均化池的容积 均化池的控制出水流量,m3/h。 4110 3.72(h) 4.均化池搅拌所需功率 假定均化池单位池容所需的搅拌功率为0.006kW,则所需总 搅拌功率为4110×0.006=25(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