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2.学会选取典型例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会选取典型例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桥。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 解,用一句话说说“桥”的特征吗 生:用水泥钢筋作材料,架在河面上的建筑物。 生:不对,有的桥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独木桥。 生:还有,有的桥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桥。 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桥的样子千姿百态。我们要仔细观察,找出 同类事物的共同点。桥用什么材料做,千差万别,不是共有的特点。同学们再思 考一下,这些各式各样的桥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连接两地供通行的建筑物。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不错,抓住了桥的作用这一共同特点来说明桥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 师: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有哪些共同 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1-3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生默读 课文) 生:中国石拱桥有三个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不错。第一自然段将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突出了它 的形式美;第二自然段写到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倒,突出了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2. 学会选取典型例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会选取典型例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桥。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 解,用一句话说说“桥”的特征吗? 生:用水泥钢筋作材料,架在河面上的建筑物。 生:不对,有的桥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独木桥。 生:还有,有的桥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桥。 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桥的样子千姿百态。我们要仔细观察,找出 同类事物的共同点。桥用什么材料做,千差万别,不是共有的特点。同学们再思 考一下,这些各式各样的桥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连接两地供通行的建筑物。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不错,抓住了桥的作用这一共同特点来说明桥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 师: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有哪些共同 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1-3 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生默读 课文) 生:中国石拱桥有三个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不错。第一自然段将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突出了它 的形式美;第二自然段写到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倒,突出了它的坚固;
第三自然段通过列举《水经注》里的“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突出了它的历史悠久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既然是共性 那么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应该体现出这些特征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4-5自然段, 根据内容具体分析,说说赵州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的? 生:历史悠久,“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 师:这是从修建时间,突出赵州桥历史悠久的特点。 生:结构坚固,“拱上加拱,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师:找得非常准确,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这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赵州桥 结构坚固特点的吗? 生:防洪和承重。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很精辟,还有其他同学说说赵州桥的形式优美体现在哪 里吗? 生:“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 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zhuσ)说远望这座桥就像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说明赵州桥的形式美? 生:设计上 师:没错,而且引用了他人的评价。 师:经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抓住事物的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除了 上面提及到的建造时间、设计、评价等角度外,同学们再找找,文章还从哪些角 度来写赵州桥的特征? 师:“赵州桥横跨在洨(xiao)河上”这是从什么方面说明的 生:地理位置。 师:没错。“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 9米”这又是从什么方面说明的呢? 生:长度和宽度 师:没错
第三自然段通过列举《水经注》里的“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突出了它的历史悠久。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既然是共性, 那么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应该体现出这些特征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4-5自然段, 根据内容具体分析,说说赵州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的? 生:历史悠久,“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 1300 多年了” 师:这是从修建时间,突出赵州桥历史悠久的特点。 生:结构坚固,“拱上加拱,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师:找得非常准确,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这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赵州桥 结构坚固特点的吗? 生:防洪和承重。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很精辟,还有其他同学说说赵州桥的形式优美体现在哪 里吗? 生:“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 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zhuó)说远望这座桥就像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说明赵州桥的形式美? 生:设计上。 师:没错,而且引用了他人的评价。 师:经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抓住事物的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除了 上面提及到的建造时间、设计、评价等角度外,同学们再找找,文章还从哪些角 度来写赵州桥的特征? 师:“赵州桥横跨在洨(xiáo)河上”这是从什么方面说明的? 生:地理位置。 师:没错。“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这又是从什么方面说明的呢? 生:长度和宽度。 师:没错
师:作者分别从建造时间、防洪、承重、设计、评价、地理位置、长度和宽 度这些角度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的6-8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不是也按照 建造时间、防洪、评价等角度来抓住卢沟桥的特征的呢? 师:“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写了卢沟桥的 生:地理位置和建造时间。 师:我们也可以从中得知卢沟桥距今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师:“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 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同行”这是从 生:长度和宽度 师:来说明卢沟桥 师:“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 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显而易见,这是从防洪角度来说明卢沟桥的坚固。 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最后一个自然段,国外的马可·波罗在游览中国时, 是怎么评价卢沟桥的? 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与桥上的狮子“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师:在国内,人们又称之为“卢沟晓月”。从国内外对卢沟桥的评价上,我 们可以体会到卢沟桥的形式美。 师: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均从这些角度说明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3 个共性特点。我们在抓住事物的特征时,要善于观察和比较,既要注意事物的共 性,也要突出事物的个性。作者有没有抓住两座桥的独特之处呢? 生:有 师:哪里可以体现?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来突出两座桥的独特的呢? 生:第5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个性特点。 师:同学们定位得很准确。这一自然段写了4个赵州桥的个性特点,“全桥 只有一个大拱”,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单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即拱上加拱
师:作者分别从建造时间、防洪、承重、设计、评价、地理位置、长度和宽 度这些角度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的 6-8 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不是也按照 建造时间、防洪、评价等角度来抓住卢沟桥的特征的呢? 师:“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 1189 到 1192 年间”写了卢沟桥的 生:地理位置和建造时间。 师:我们也可以从中得知卢沟桥距今有 800 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师:“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 16 米到 21.6 米。桥宽约 8 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同行”这是从 生:长度和宽度 师:来说明卢沟桥。 师:“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 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显而易见,这是从防洪角度来说明卢沟桥的坚固。 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最后一个自然段,国外的马可·波罗在游览中国时, 是怎么评价卢沟桥的? 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与桥上的狮子“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师:在国内,人们又称之为“卢沟晓月”。从国内外对卢沟桥的评价上,我 们可以体会到卢沟桥的形式美。 师: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均从这些角度说明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 3 个共性特点。我们在抓住事物的特征时,要善于观察和比较,既要注意事物的共 性,也要突出事物的个性。作者有没有抓住两座桥的独特之处呢? 生:有。 师:哪里可以体现?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来突出两座桥的独特的呢? 生:第 5 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个性特点。 师:同学们定位得很准确。这一自然段写了 4 个赵州桥的个性特点,“全桥 只有一个大拱”,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单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即拱上加拱
生:“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生:“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写赵州桥的个性的?我们回到第5 自然段,在分说赵州桥的4个特点之前,作者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一句评价“制 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所以这是从构造角度,来突出赵州桥的个性。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找找卢沟桥的个性特征,并且思考一下作者是从什么 角度来写的? 生:卢沟桥由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联拱石桥。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说明的? 生:构造。 师:还有其他同学补充的吗? 生:桥柱上的狮子千姿百态。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这主要是从艺术价值角度抓住卢沟桥的个性特征 我们看看课本的第8自然段,这里写了卢沟桥的什么? 生:抗日战争。 师:试着概括一下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的。 生:历史意义。 师:没错。作者分别从构造、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几个角度抓住了赵州桥和 卢沟桥的个性特征。通过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既要 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的共同特点,同时也要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不必严格地将 共性和个性分裂开,个性往往寓于共性之中 师:经过分析,课文主要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 桥的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列举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简洁吗? 师:同学们可以从两座桥的构造角度思考。 生:赵州桥是单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既选单拱石桥的例子,又选联拱石桥的例子,就 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石拱桥的概貌,作者列举两个例子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
生:“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 生:“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写赵州桥的个性的?我们回到第 5 自然段,在分说赵州桥的 4 个特点之前,作者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一句评价“制 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所以这是从构造角度,来突出赵州桥的个性。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找找卢沟桥的个性特征,并且思考一下作者是从什么 角度来写的? 生:卢沟桥由 11 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联拱石桥。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说明的? 生:构造。 师:还有其他同学补充的吗? 生:桥柱上的狮子千姿百态。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这主要是从艺术价值角度抓住卢沟桥的个性特征。 我们看看课本的第 8 自然段,这里写了卢沟桥的什么? 生:抗日战争。 师:试着概括一下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的。 生:历史意义。 师:没错。作者分别从构造、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几个角度抓住了赵州桥和 卢沟桥的个性特征。通过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既要 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的共同特点,同时也要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不必严格地将 共性和个性分裂开,个性往往寓于共性之中。 师:经过分析,课文主要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 桥的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列举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简洁吗? 师:同学们可以从两座桥的构造角度思考。 生:赵州桥是单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既选单拱石桥的例子,又选联拱石桥的例子,就 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石拱桥的概貌,作者列举两个例子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
补充的作用 师:这告诉我们在精选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时,要注意所选例子的典型性和全 面性。同学们找一找。课文除了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外,还有没有选 取其他例子? 生:有旅人桥、江东桥、长虹大桥和双曲拱桥 师:我们来看看原文句子,pt展示:《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 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 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 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 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 师:作者列举其他例子,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可 以使文章更充实,我们在写作时,除了选取代表性例子外,还可以适当选取一些 其他例子。但要有侧重,典型例子可以详细说明,其他例子可以简略说明。作者 在举例子时,主要将笔墨集中在赵州桥和卢沟桥上,旅人桥、江东桥等例子只用 几句话便交代完。在抓住赵州桥个性特征时,主要侧重在构造上,而在抓住卢沟 桥个性特征时,主要侧重在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上。写作时,侧重点在哪,心 里要有数。 师:我们在抓住事物特征时,除了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的共性特征和 个性特征外,还可以学习作者举例子的技巧。此外,这篇说明文在说明中国石拱 桥的特征时,还运用了一定的逻辑顺序,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 师:课文的1-3自然段总写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下文主要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 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师:课文的第5自然段先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评价“制造奇特”,然后分别说 明了赵州桥的4个个性特点,这是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师:课文的第6自然段先说明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后较详细描摹了桥上狮子 的各个形态,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师:整篇说明文看似比较凌乱,实则条理清晰。 师:在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写作方面,这篇说明文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一个是
补充的作用。 师:这告诉我们在精选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时,要注意所选例子的典型性和全 面性。同学们找一找。课文除了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外,还有没有选 取其他例子? 生:有旅人桥、江东桥、长虹大桥和双曲拱桥。 师:我们来看看原文句子,ppt 展示:《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 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 于 800 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 200 来吨重;1961 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 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 112.5 米;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 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 师:作者列举其他例子,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可 以使文章更充实,我们在写作时,除了选取代表性例子外,还可以适当选取一些 其他例子。但要有侧重,典型例子可以详细说明,其他例子可以简略说明。作者 在举例子时,主要将笔墨集中在赵州桥和卢沟桥上,旅人桥、江东桥等例子只用 几句话便交代完。在抓住赵州桥个性特征时,主要侧重在构造上,而在抓住卢沟 桥个性特征时,主要侧重在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上。写作时,侧重点在哪,心 里要有数。 师:我们在抓住事物特征时,除了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的共性特征和 个性特征外,还可以学习作者举例子的技巧。此外,这篇说明文在说明中国石拱 桥的特征时,还运用了一定的逻辑顺序,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 师:课文的 1-3 自然段总写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下文主要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 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师:课文的第 5 自然段先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评价“制造奇特”,然后分别说 明了赵州桥的 4 个个性特点,这是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师:课文的第 6 自然段先说明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后较详细描摹了桥上狮子 的各个形态,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师:整篇说明文看似比较凌乱,实则条理清晰。 师:在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写作方面,这篇说明文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