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新江杭州萧山区中考题)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20-21题。(7分)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4分 我的描绘: 简析及备考】 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不等同于简单的翻译,它需要考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 作者思想感情的正确解读,还要加入合理的联想、想象,再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 出来。这一类题在今年中考题中较受青睐。笔者在《诗词素描:古诗词的另一种表 达》中有较为详细的解说。 参考答案】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 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 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 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2008浙江杭州萧山区中考题)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20—21题。(7分)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4分) 我的描绘: 【简析及备考】 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不等同于简单的翻译,它需要考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 作者思想感情的正确解读,还要加入合理的联想、想象,再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 出来。这一类题在今年中考题中较受青睐。笔者在《诗词素描:古诗词的另一种表 达》中有较为详细的解说。 【参考答案】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 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 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 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2008四川眉山中考题)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 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4分)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简析及备考】考题明确指出要求从含义和作用的角度进行比较,并且异同均 比较,要求明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考生要明确“风雨”的双层含义,然后针对 环境的烘托作用进行解答。在诗词的备考中,同学们遇到同样题材的诗歌,均要从 不同的角度辨析异同,这样既能提高鉴赏能力,又能提高迁移拓展能力 参考答案】 (1)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 还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意思接近即可) (2)作用: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1分),但烘托的内 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 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
(2008四川眉山中考题)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 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4分)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简析及备考】考题明确指出要求从含义和作用的角度进行比较,并且异同均 比较,要求明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考生要明确“风雨”的双层含义,然后针对 环境的烘托作用进行解答。在诗词的备考中,同学们遇到同样题材的诗歌,均要从 不同的角度辨析异同,这样既能提高鉴赏能力,又能提高迁移拓展能力。 【参考答案】 (1)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 还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意思接近即可) (2)作用: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1分),但烘托的内 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 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
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 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答案1、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 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 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 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的, 得1分。) 答案2、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如果改首句为 “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 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点1 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 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 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答案 2、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 。(1分)如果改首句为 “桃花烂漫” , “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 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点1 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答案 1、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 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 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 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的, 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