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VB.NET程序设计教程(06.011.0.1) …1 数据库应用(06.016.02)… 6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20.147.0.1)… 15 C++程序设计(26.004.0.1)… 2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6.013.0.1)… …24 数字图像处理(26.019.0.1)… …29 .1-
目 录 VB.NET 程序设计教程(06.011.0.1)………………………………………… 1 数据库应用(06.016.0.2)……………………………………………………… 6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20.147.0.1)……………………………………………… 15 C++ 程序设计(26.004.0.1)…………………………………………………… 2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6.013.0.1)…………………………………………… 24 数字图像处理(26.019.0.1)…………………………………………………… 29 - 1 -
《VB.NET程序设计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06.011.0.1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开课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课程类型:通识必修课 学分:5 学时:70(课内56+自学14) 前期课程: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中西医结合方向);食品卫生与 营养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药学(中外合作);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中医学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侧重于编程,而编程讲究的是逻辑思 想,这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创新思维,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在本 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句和方法: 2、掌握面向对象的界面设计和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和方法: 3、掌握常用的算法及其算法思想: 4、初步了解面向应用图形绘制。 This course is an object oriented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Programming language focuses on programming,and programming is about logical thinking,which can subtly influence our innovative thinking, adapt us to the modern development,enable us to solve problems and innovate with the calculation of thinking. In this course,you need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1.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sentences and methods of advanced language; 2.Master the object oriented interface design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3.Master the commonly used algorithm and related algorithm ideas; 4.Learn abou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graphics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在知识目标方面,通过该课程的课堂学习、上机实验与课后实践,使学生在逐渐掌握高级语言程序 设计编程方法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现代化的思维开发 图形界面下的应用软件。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在能力目标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缜密的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创新性的用计算思维 解决其专业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目标方面,通过标准开发过程和规范化的程序设计训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一丝不 苟、深入研究、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策略设计 -1-
《VB.NET 程序设计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06.011.0.1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开课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课程类型:通识必修课 学分:5 学时:70(课内 56 + 自学 14) 前期课程: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 护理学 ; 康复治疗学(中西医结合方向); 食品卫生与 营养学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药学(中外合作); 针灸推拿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中药学 ; 中医学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侧重于编程,而编程讲究的是逻辑思 想,这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创新思维,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在本 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句和方法; 2、掌握面向对象的界面设计和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和方法; 3、掌握常用的算法及其算法思想; 4、初步了解面向应用图形绘制。 This course is an object oriented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Programming language focuses on programming, and programming is about logical thinking, which can subtly influence our innovative thinking, adapt us to the modern development, enable us to solve problems and innovate with the calculation of thinking. In this course, you need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1.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sentences and methods of advanced language; 2. Master the object oriented interface design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3. Master the commonly used algorithm and related algorithm ideas; 4. Learn abou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graphics.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在知识目标方面,通过该课程的课堂学习、上机实验与课后实践,使学生在逐渐掌握高级语言程序 设计编程方法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现代化的思维开发 图形界面下的应用软件。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在能力目标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缜密的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创新性的用计算思维 解决其专业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目标方面,通过标准开发过程和规范化的程序设计训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一丝不 苟、深入研究、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策略设计 - 1 -
本课程为通识必修课,授课对象覆盖面广,涉及到学校各个专业的大一新生及部分大二学生,这就 造成了授课学生计算机基础和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修本课程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已经掌握“大学 计算机基础”的主要内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理解信息的存储与表达方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 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针对学生的上述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对不同基础同学分 步提出实施不同目标的方法。首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所见即所得让学生实时感受编程的魅力,提高 他们的学习兴趣:再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逐步深入、启发学生的信息思维,让他们感受信息思维的 真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思维缜密和研究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每班人数较多、学生计算机基础相 差较大、学习能力不同的特点,课堂上提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交叉就坐,以便同学间帮助学习,提高学 生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设计上根据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联系中医学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 “以能力为重”“以创新为目标”的教学与引导、合作、探究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及用逻辑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基于本课程为非专业课的特点,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采用 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以便使教学能在教学时数内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精心摘取与学生熟悉的、与专业相结合的 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以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及探究答案的 欲望,从而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师生恰当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思维来讲解该课程应用程序的建立,如何根据 需求分析来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地掌握循环结构、数组、算法等抽象的知识点。本课程注重理解和操 作,针对这些重难点以及部分学生习惯于强记知识点的习惯,课堂上采用以下解决方法:先抛出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再抛出要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面向对象语言的语法、规则、算法等, 然后用编程环境解决问题。本课程的前后逻辑连贯性很强,在学习本课程之初,就必须牢固地打好课程 基础,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逐步积累,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得心应手。所以教学的手段一定是引 导学生理解,而绝不是灌输性的记忆。在课授编程环境、控件、属性、事件等知识点时一定要先以同学 熟悉的案例为起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解决方法,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用本 课程中对象的属性等三要素去解决,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吸收:在课授算法等较抽象的知识点 时,要先配图演示该算法的逻辑思维,模拟流程,待同学理解之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将该算法流程用语法 规则一步步体现。本课程的学习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兼顾多上机实践操作,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用 编程的思想来表现,再用计算机来验证自己的方法,调试代码出现错误很正常,鼓励学生在调试代码过 程中逐步修改错误,坚持不懈、不气馁,只有在上机操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编程中存在的思维方面、算法 方面、语法方面等各式各样的问题,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及强化语言的规则和编程的方法,同时也就在 不断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了自身创新性,在此期间学生就能不断体会到编程的乐趣、计算机现代 化的奇妙之处,学生的现代化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精神、思维的逻辑缜密性也就在不断地融于身心。 为有效促进教学效果,在每学期中,教师会均匀分布三次针对近期学习知识内容的考核,并及时将 考核结果进行评价,适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让教师对近阶段教学效果有所掌握,了解 学生对授课内容理解、吸收创新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学习目标的差距,从而有效指导调整后期的教学 内容和方法;而且还能让学生对自我学习情况有恰当的认识,促进改善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积 极性。这就能有效地避免部分学生由于平时散漫、而后期补救为时已晚的情况。 每年临近学期结束,教师会鼓励对计算机感兴趣、有信息化创新能力的同学自愿组合参加上海市计 算机设计应用能力大赛,并会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所长指导其参与到合适的大赛组别,这样学 生就会有继本课程之后后续的作品完成的提高阶段,这不仅巩固了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跨出了从理论 到实践的一步,学生可以系统性的应用计算机语言来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从考虑作品的意义、构思、需 求、分析、设计、编程、调试等系列步骤,无疑让作品完成者站在了更高的角度,这会对自己的团队合 作能力、创新能力、思维缜密能力、全局统筹、文档书写、演说等方面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2
本课程为通识必修课,授课对象覆盖面广,涉及到学校各个专业的大一新生及部分大二学生,这就 造成了授课学生计算机基础和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修本课程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已经掌握“大学 计算机基础”的主要内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理解信息的存储与表达方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 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针对学生的上述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对不同基础同学分 步提出实施不同目标的方法。首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所见即所得让学生实时感受编程的魅力,提高 他们的学习兴趣;再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逐步深入、启发学生的信息思维,让他们感受信息思维的 真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思维缜密和研究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每班人数较多、学生计算机基础相 差较大、学习能力不同的特点,课堂上提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交叉就坐,以便同学间帮助学习,提高学 生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设计上根据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联系中医学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 “以能力为重”“以创新为目标”的教学与引导、合作、探究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及用逻辑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基于本课程为非专业课的特点,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采用 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以便使教学能在教学时数内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精心摘取与学生熟悉的、与专业相结合的 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以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及探究答案的 欲望,从而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师生恰当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思维来讲解该课程应用程序的建立,如何根据 需求分析来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地掌握循环结构、数组、算法等抽象的知识点。本课程注重理解和操 作,针对这些重难点以及部分学生习惯于强记知识点的习惯,课堂上采用以下解决方法:先抛出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再抛出要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面向对象语言的语法、规则、算法等, 然后用编程环境解决问题。本课程的前后逻辑连贯性很强,在学习本课程之初,就必须牢固地打好课程 基础,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逐步积累,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得心应手。所以教学的手段一定是引 导学生理解,而绝不是灌输性的记忆。在课授编程环境、控件、属性、事件等知识点时一定要先以同学 熟悉的案例为起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解决方法,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用本 课程中对象的属性等三要素去解决,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吸收;在课授算法等较抽象的知识点 时,要先配图演示该算法的逻辑思维,模拟流程,待同学理解之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将该算法流程用语法 规则一步步体现。本课程的学习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兼顾多上机实践操作,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用 编程的思想来表现,再用计算机来验证自己的方法,调试代码出现错误很正常,鼓励学生在调试代码过 程中逐步修改错误,坚持不懈、不气馁,只有在上机操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编程中存在的思维方面、算法 方面、语法方面等各式各样的问题,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及强化语言的规则和编程的方法,同时也就在 不断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了自身创新性,在此期间学生就能不断体会到编程的乐趣、计算机现代 化的奇妙之处,学生的现代化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精神、思维的逻辑缜密性也就在不断地融于身心。 为有效促进教学效果,在每学期中,教师会均匀分布三次针对近期学习知识内容的考核,并及时将 考核结果进行评价,适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让教师对近阶段教学效果有所掌握,了解 学生对授课内容理解、吸收创新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学习目标的差距,从而有效指导调整后期的教学 内容和方法;而且还能让学生对自我学习情况有恰当的认识,促进改善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积 极性。这就能有效地避免部分学生由于平时散漫、而后期补救为时已晚的情况。 每年临近学期结束,教师会鼓励对计算机感兴趣、有信息化创新能力的同学自愿组合参加上海市计 算机设计应用能力大赛,并会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所长指导其参与到合适的大赛组别,这样学 生就会有继本课程之后后续的作品完成的提高阶段,这不仅巩固了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跨出了从理论 到实践的一步,学生可以系统性的应用计算机语言来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从考虑作品的意义、构思、需 求、分析、设计、编程、调试等系列步骤,无疑让作品完成者站在了更高的角度,这会对自己的团队合 作能力、创新能力、思维缜密能力、全局统筹、文档书写、演说等方面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 2 -
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三次平时课堂考核针对近期学习内容采用机 考方式,另外课堂上学生学习上的互助情况、在教师引导下思考问题的情况等都会纳入平时成绩。课程 期末考核采用机考方式。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VB.NET入门基础 【目的要求】 学习VB.NET的基本概念,能编写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 【教学内容】 Visual Basic的含义:NET的主要特性及集成开发环境:VB.NET框架,应用程序创建的过程以及 文件的组成、编码规则。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式 第二章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基础 【目的要求】 学习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涉及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控件的使用。 【教学内容】 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控件的基本属性:窗体的主要属性和事件:标签 的主要属性和事件:文本框的主要属性、事件和方法:命令按钮的主要属性和事件:图片框控件的主要 属性。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三章VB.NET程序设计基础 【目的要求】 学习VB.NET的数据类型、表达式、编码规则等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VB.NET中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的定义规则及使用:运算符及其优先级:表达式书写及表达式值 的类型:常用函数:命名空间:赋值语句:与用户交互的函数。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四章基本控制结构 【目的要求】 能熟练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教学内容】 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F语句的格式和使用:F语句的嵌套和使用:情况语句Select Case的格 式和使用:条件测试函数IF和Choose函数的形式和使用:选择控件和分组控件:For-.-Next循环结构 形式和使用:Do..-Loop循环结构形式和使用:循环的嵌套及注意事项:辅助语句:滚动条、进度条和 定时器控件。 【教学方式】 3-
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三次平时课堂考核针对近期学习内容采用机 考方式,另外课堂上学生学习上的互助情况、在教师引导下思考问题的情况等都会纳入平时成绩。课程 期末考核采用机考方式。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 40%,考试成绩占 60%。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VB.NET 入门基础 【目的要求】 学习 VB.NET 的基本概念,能编写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 【教学内容】 Visual Basic 的含义;.NET 的主要特性及集成开发环境;VB.NET 框架,应用程序创建的过程以及 文件的组成、编码规则。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式 第二章 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基础 【目的要求】 学习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涉及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控件的使用。 【教学内容】 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控件的基本属性;窗体的主要属性和事件;标签 的主要属性和事件;文本框的主要属性、事件和方法;命令按钮的主要属性和事件;图片框控件的主要 属性。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三章 VB.NET 程序设计基础 【目的要求】 学习 VB.NET 的数据类型、表达式、编码规则等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VB.NET 中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的定义规则及使用;运算符及其优先级;表达式书写及表达式值 的类型;常用函数;命名空间;赋值语句;与用户交互的函数。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四章 基本控制结构 【目的要求】 能熟练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教学内容】 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 IF 语句的格式和使用;IF 语句的嵌套和使用;情况语句 Select Case 的格 式和使用;条件测试函数 IIF 和 Choose 函数的形式和使用;选择控件和分组控件;For…Next 循环结构 形式和使用;Do…Loop 循环结构形式和使用;循环的嵌套及注意事项;辅助语句;滚动条、进度条和 定时器控件。 【教学方式】 - 3 -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五章数组 【目的要求】 学习数组的概念、使用和常用算法。 【教学内容】 数组的概念:数组声明及数组大小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数组的初始化:数组的操作:结构类 型:列表框和组合框。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六章过程 【目的要求】 学习理解过程的定义和调用:熟练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使用:学习一些常用算法。 【教学内容】 过程的概念: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形参与实参:参数传递:变量的作用域:过程的递 归调用:常用算法。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七章用户界面设计 【目的要求】 学习菜单的设计;理解基本控件的事件过程。 【教学内容】 菜单设计:通用对话框的应用:鼠标和键盘事件。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八章数据文件 【目的要求】 学习文件的基本概念:熟练顺序文件、随机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文件及相关操作的基本概念:顺序文件、随机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及操作。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十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目的要求】 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练使用对象进行编程。 【教学内容】 类的基本特性:类、属性、方法及事件的定义和使用:对象及其成员的访问:构造函数:继承和派 生。【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五章 数组 【目的要求】 学习数组的概念、使用和常用算法。 【教学内容】 数组的概念;数组声明及数组大小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数组的初始化;数组的操作;结构类 型;列表框和组合框。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六章 过程 【目的要求】 学习理解过程的定义和调用;熟练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使用;学习一些常用算法。 【教学内容】 过程的概念;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形参与实参;参数传递;变量的作用域;过程的递 归调用;常用算法。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七章 用户界面设计 【目的要求】 学习菜单的设计;理解基本控件的事件过程。 【教学内容】 菜单设计;通用对话框的应用;鼠标和键盘事件。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八章 数据文件 【目的要求】 学习文件的基本概念;熟练顺序文件、随机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文件及相关操作的基本概念;顺序文件、随机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及操作。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第十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目的要求】 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练使用对象进行编程。 【教学内容】 类的基本特性;类、属性、方法及事件的定义和使用;对象及其成员的访问;构造函数;继承和派 生。【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研究式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