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2.1《影响价格的因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①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②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4.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2、难点: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15分钟) 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1-P14,.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供求影响价格。 、判断以下句子并说明理由 ①供不应求,价格 这就出现现象。(1)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 。这就出现 现象。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率,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价格是由决定的, 的基(3)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 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合。它要求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
1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 2.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影响价格 的因素:①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②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4.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 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价值 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2、难点: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15 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11—P14,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 记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 。这就出现 现象。 ②供过于求,价格 。这就出现 现象。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 决定的, 是 的基 础, 是 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 一、判断以下句子并说明理由 (1)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 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 率,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3)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 合。它要求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
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价格经常背离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1)商品的价值量由 决定(不能由个别劳(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 动时间来决定),二者成比 率的提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的生产(6)“优质优价”意味着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条件下,在 下,制造某种商二、问题探究 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比较高,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过一段时间,价格就会下降。运用所学知识谈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 比,谈电子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 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是什么? 2、表现形式是什么?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15分钟) 探究一:《大宅门》中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还需 l000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 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进大批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 (1)七爷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1000斤黄连? (2)黄连的价格高能高过人参的价格吗?低能低过萝卜的价格吗?为什么?
2 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由 决定(不能由个别劳 动时间来决定),二者成 比。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 的生产 条件下,在 和 下,制造某种商 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社 会 劳 动 生 产 率 与 商 品 价 值 量 成 比 , 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 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是什么? 2、表现形式是什么? 致。 (4)价格经常背离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 (6)“优质优价”意味着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二、问题探究 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比较高, 过一段时间,价格就会下降。运用所学知识谈 谈电子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15 分钟) 探究一:《大宅门》中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 100 斤,继而放出口风还需 1000 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 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进大批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 (1) 七爷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 1000 斤黄连? (2)黄连的价格高能高过人参的价格吗?低能低过萝卜的价格吗?为什么?
探究二:现有甲、乙、丙、丁等布匹生产商,同样生产一匹布,甲用时4小时,乙用时8 小时,丙用时12小时,丁用时24小时。 (1)请问甲、乙、丙、丁谁家的布匹价值最高?为什么? (2)能否由甲、乙、丙、丁或任何一个生产商来确定一匹布的价值,为什么?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有什么意义? (4)假如你是某布匹生产者,你会怎样应对? (5)当大家都这样做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6)假设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2小时,每小时的价值是2元。甲乙丙丁四人24小时创 造的价值总量各是多少?据此总结归纳并填写下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量 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3 探究二:现有甲、乙、丙、丁等布匹生产商,同样生产一匹布,甲用时 4 小时,乙用时 8 小时,丙用时 12 小时,丁用时 24 小时。 (1)请问甲、乙、丙、丁谁家的布匹价值最高?为什么? (2)能否由甲、乙、丙、丁或任何一个生产商来确定一匹布的价值,为什么?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有什么意义? (4)假如你是某布匹生产者,你会怎样应对? (5)当大家都这样做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6)假设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12 小时,每小时的价值是 2 元。甲乙丙丁四人 24 小时创 造的价值总量各是多少?据此总结归纳并填写下表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价值总量
【当堂检测案】(15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北京市郊铁路S2线是北京北站通往延庆县的市郊铁路。过去由于票价高和距离县城 较远,与直达延庆县城的919路公交车相比,不具有吸引力。现在S2线票价大幅下调,新 增公交“一卡通”付款方式,同时,换乘线路和方式也在优化,S2线的客流量有较大增幅。 这表明()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丰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 反,农民们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以及搞好储藏,巧妙地利用好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出 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使产品保值增值”。据此回答2-3题 2.这里“物以稀为贵” A.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 C.是错误的,它承认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决定作用 D.是错误的,它否认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 上题中“物多必贱” ①看到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②未看到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③确认了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制约④坚持了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5.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 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4 【当堂检测案】(1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北京市郊铁路 S2 线是北京北站通往延庆县的市郊铁路。过去由于票价高和距离县城 较远,与直达延庆县城的 919 路公交车相比,不具有吸引力。现在 S2 线票价大幅下调,新 增公交“一卡通”付款方式,同时,换乘线路和方式也在优化,S2 线的客流量有较大增幅。 这表明(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丰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 反,农民们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以及搞好储藏,巧妙地利用好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出 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使产品保值增值”。据此回答 2—3 题 2.这里“物以稀为贵” ( ) A.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B.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 C.是错误的,它承认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决定作用 D.是错误的,它否认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 3.上题中“物多必贱” ( ) ①看到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②未看到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③确认了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制约 ④坚持了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 )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5.假定原先 1 台电脑与 4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 1 台电脑与 部 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D.16 6.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某企业生产电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 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7.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 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8.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 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B.①④ 价格) 价格) 9.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 变,右侧所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 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非选择题 10.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 Q(需求量 Q(需求量 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 的 乙农民: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 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1)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
5 A. 2 B.4 C.8 D.16 6.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某企业生产电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 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A. 2 B.4 C.8 D.16 7.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 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 )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8.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 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 变,右侧所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 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0.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 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 的。 乙农民: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 10 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 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1)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