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 「例]求当F力达到多大时,球离开地面?已知P、R、h 解:研究块,受力如图, B 解力三角形 N cosal 又 COSa- √R2-(R-h)21 RR /h(2R-h) F·R N iwh (2R+h)
11 又: cos N F = (2 ) 1 ( ) cos 2 2 h R h R R R R h = − − − = h (2R h) F R N − = [例] 求当F力达到多大时,球离开地面?已知P、R、h 解:研究块,受力如图, 解力三角形:
力学 再研究球,受力如图: 作力三角形 R P 解力三角形: .P-N.sin c N=0时为球 又:sna=RmhN=N 离开地面 ∴P= V- Sin=F.R.R=h /(2R-h)R ∴P=F(R-h) (2R-h P√h(2R-h) R-h 出FP2R=)1 时球方能离开地面 R-h 12
12 再研究球,受力如图: 作力三角形 解力三角形: P=N sin R R−h 又sin= N =N R R h h R h P N F R − − = = (2 ) sin (2 ) ( ) h R h F R h P − − = R h P h R h F − − = (2 ) 当 时球方能离开地面 R h P h R h F − − (2 ) NB=0时为球 离开地面
静力学 解题技巧及说明: 4、一般地,对于只受三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 特殊时用几何法(解力三角形)比较简便 2、一般对于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不特殊或 特殊,都用解析法。 3、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 一只有一个未知数 13
13 1、一般地,对于只受三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 特殊时用 几 何法(解力三角形)比较简便。 解题技巧及说明: 3、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 只有一个未知数。 2、一般对于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不特殊或 特殊,都用解析法
力学 4、对力的方向判定不准的,一般用解析法 5、解析法解题时,力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如果求出 负值,说明力方向与假设相反。对于二力构件, 一般先设为拉力,如果求出负值,说明物体受压 力
14 5、解析法解题时,力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如果求出 负值,说明力方向与假设相反。对于二力构件, 一般先设为拉力,如果求出负值,说明物体受压 力。 4、对力的方向判定不准的,一般用解析法
力学 §2-2力的投影、力矩和力偶 力对物体可以产生」移动效应一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 转动效应一取决于力矩的大小、方向 、力矩 Mo(F)=+Fd 1、力矩的概念 说明:①M0(F是代数量 ②F↑,d↑转动效应明显。 ③M(F是影响转动的独立因素 当F=0或d=0时,M(F)=0 ④单位N·m,工程单位kgfm ⑤MO(F)=2AAOB=F·d,2倍∠形面积 15
15 ① MO (F ) 是代数量。 当F=0或d=0时, MO (F ) =0。 ③ MO (F ) 是影响转动的独立因素。 ⑤ MO (F ) =2⊿AOB=F•d ,2倍⊿形面积。 力对物体可以产生 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 转动效应--取决于力矩的大小、方向 二、力矩 MO (F )=Fd + - 说明: ② F↑,d↑转动效应明显。 ④单位N•m,工程单位kgf•m。 §2–2 力的投影、力矩和力偶 1、力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