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问1
孔子的“仁”概念 本美国人写的书中说:“学者们通常认 为,在孔子哲学中,‘仁’即使不是一个中 心的概念,也是中心概念之一。但他们在各自 不同地分析‘仁’时却忐忑不安,悲叹《论 语》中的“仁’充满悖论,神秘莫测,复杂得 使人灰心丧气”。 《孔子哲学思微》
孔子的“仁”概念 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中说:“学者们通常认 为,在孔子哲学中, ‘仁’即使不是一个中 心的概念,也是中心概念之一。但他们在各自 不同地分析 ‘仁’时却忐忑不安,悲叹《论 语》中的‘仁’充满悖论,神秘莫测,复杂得 使人灰心丧气”。 ——《孔子哲学思微》
原文 译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对 民众进行施子和救济,这人怎么 民而能济众,何如?样?可称得上仁人吗?“孔子说: 可谓仁乎?”子曰 “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所 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谓仁德之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 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要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自己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 而达人。能近取譬,可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喻, 谓仁之方也已。” 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 的方法了
原 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 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能近取譬,可 谓仁之方也已。” 译 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对 民众进行施予和救济,这人怎么 样?可称得上仁人吗?”孔子说: “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所 谓仁德之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 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要想 自己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 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喻, 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 的方法了
思考:孔子是怎样评价子贡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 做法的?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行仁德?请结合原文回答 明确:孔子认为广泛地施予和救济不仅是仁德, 甚至是圣德。意思是不损人利己,一般人能够做到; 舍己为人,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他认为,要实行仁, 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自己要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 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一方面,要能够用自身作 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由自己的 需要想到别人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广泛 的帮助和救济
思考:孔子是怎样评价子贡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 做法的?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行仁德?请结合原文回答。 明确:孔子认为广泛地施予和救济不仅是仁德, 甚至是圣德。意思是不损人利己,一般人能够做到; 舍己为人,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他认为,要实行仁, 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自己要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 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一方面,要能够用自身作 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由自己的 需要想到别人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广泛 的帮助和救济
词语 原大 颜渊问仁。子曰: 克:约束、抑制 “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 复:践行、恢复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为:是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归:称许、赞许 颜渊曰:“请问其目。”焉:句末语气词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目:条目、详情 动。”颜渊曰:“回虽不 敏:愚钝 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实行 斯:这
原 文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 敏,请事斯语矣。” 词 语 克:约束、抑制 复:践行、恢复 为:是 归:称许、赞许 焉:句末语气词 由:靠 目:条目、详情 敏:愚钝 事:从事、实行 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