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华師范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学院:物理工程学院电路分析课程名称:英文名称:CircuitAnalysis课程代码:07101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计划学时:理论:54实践/实验:18学分:41-18周授课时间:授课地点:适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赵红艳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张英杰授课教师:赵红艳课程负责人:修订日期:2023年07月03日
学 院: 物理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 英文名称: Circuit Analysis 课程代码: 071013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计划学时:理论:54 实践/实验 :18 学 分: 4 授课时间: 1-18 周 授课地点: 适用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执笔人: 赵红艳 审核人: 批准人: 张英杰 课程负责人: 授课教师: 赵红艳 修订日期: 2023 年 07 月 03 日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路分析》是研究电路理论和电子技术工程的入门课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有大量公式定理的推导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电路分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大量的应用。可以说,本门课程无论在后续课程的继续学习还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及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掌握集总参数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将得到锻炼,并且具备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生活技能。为学习“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等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验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将得到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二、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掌握电阻电路和动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电路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将得到提升。(支撑毕业要求3、5)2.在理论和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创新思维意识得到锻炼;学生能够提高对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的能力。(支撑毕业要3、5、7)3.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学生通过查阅专业书籍、期刊、学习网站、行业论坛等渠道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工技术,了解其技术发展现状,国内外行业动态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清晰明了的职业发展观,通过学习具备不断适应发展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交流,实验操作,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支撑毕业要求5、7)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掌握电阻电路和动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电路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将得到提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2:在理论和实验学生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创新思维意识得到锻炼:学生能够提高对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的能力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是研究电路理论和电子技术工程的入门课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有大量公式定理的推导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电路分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 有着大量的应用。可以说,本门课程无论在后续课程的继续学习还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 中都具有及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掌握集总参数电路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 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将得到锻炼,并且具备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生活技能。为学 习“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等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验 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将得到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 二、课程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掌握电阻电路和动态电路的基本 分析方法;能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电路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实 际电路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将得到提升。(支撑毕业要求 3、5) 2.在理论和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 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创新思维意识得到锻炼;学生能够提高对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自 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的能 力。(支撑毕业要 3、5、7) 3. 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学生通过查阅专业书籍、期刊、学习 网站、行业论坛等渠道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工技术,了解其技术发展现状,国内外行业动 态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清晰明了的职业发展观,通过学习具备不断适应发展 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交流,实验操作,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团 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5、7) 表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 念及基本定律,掌握电阻电路和动态电路的基本分 析方法;能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电路分析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将得到提升。 课程目标 2:在理论和实验学生的基础上,学 生能够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 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创新思维意识得到锻炼;学生能 够提高对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 力以及实践创新的能力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标3: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学生通过查阅专业书籍、期刊、学习网站、行业论坛等渠道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工技术,了解其技术发展现状,国内外行业动态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清晰明了的职业发展观,通过学习具备不断适应发展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交流,实验操作,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指标点3-1: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光电信息毕业要求3: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2: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5:能够对复杂光电信息系统设计和信息传输处理等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毕业要求5: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使用现代工具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7-1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毕业要求7:的影响。环境和可持续y发展7-2:针对光电领域的工程项目,运用人文知识和行业标准法规,评价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注:部分课程想实现毕业要求之外的课程目标,也是允许的,针对这种个别的例外情况,要说明其不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 3: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查阅、整理文 献的习惯,学生通过查阅专业书籍、期刊、学习网 站、行业论坛等渠道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工技术,了 解其技术发展现状,国内外行业动态等,养成终身 学习的习惯,形成清晰明了的职业发展观,通过学 习具备不断适应发展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 交流,实验操作,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 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3: 设计/开发解 决方案 3-1: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 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 满足特定需求的光电信息 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 流程 √ √ 3-2: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 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 5: 使用现代工具 5:能够对复杂光电信息系 统设计和信息传输处理等 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 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 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 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 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 解其局限性。 √ √ √ 毕业要求 7: 环境和可持续 发展 7-1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 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 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影响。 √ √ 7-2:针对光电领域的工程 项目,运用人文知识和行 业标准法规,评价对环境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 响。 (注:部分课程想实现毕业要求之外的课程目标,也是允许的,针对这种个别的例外情 况,要说明其不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理解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了解几种类型的受控源。第二章(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掌握网孔方程和节点方程的列写规律;掌握自电阻,互电阻,自电导,互电导以及符号的规律。能够求解支路电压、支路电流、功率。理解运算放大器的概念。了解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处理方法。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掌握叠加原理,能够熟练运用叠加原理分析并求解线性电路问题。理解网络函数的概念。了解叠加原理在计算功率时的适用范围。第四章(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掌握单口网络的VCR;熟练掌握置换定理,等效的基本规律,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以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能够理解分解的基本步骤。了解T型网络和Ⅱ型网络的等效变换。第五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微分方程。理解电容和电感元件的连续性和记忆性。了解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积分方程。第六章(一阶电路):熟练掌握一阶电路中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问题:掌握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掌握初始值,时间常数,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理解瞬态和稳态的概念。了解分解方法在动态电路中的应用。第七章(二阶电路):掌握RLC串联电路中的零输入响应三种不同阻尼情况出现的条件。理解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了解LC电路中的正弦振荡。第八章(交流动态电路相量法):掌握:振幅相量的基本概念及和复数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三种基本元件VCR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的定义。时域模型和相量模型之间的转化。网孔分析、节点分析、戴维南定理在相量域的应用。用相量图法求解电压、电流。理解:相量模型的等效。了解:变换方法的概念。第九章(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三相电路):掌握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复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单位,并能正确求解。理解三相电路的电源。了解相序和负载的基本概念。表2: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表学时 教学星课程日课程课程章节周次内容提要期分配方法目标1目标2目标31.1电路及讲授法电路模型3学与自主集总假设第一章1-3节时学习法1.2电路变结合量电流、电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 定律,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理解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了解几种类型的 受控源。 第二章(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掌握网孔方程和节点方程的列写规律;掌握自电 阻,互电阻,自电导,互电导以及符号的规律。能够求解支路电压、支路电流、功率。 理解运算放大器的概念。了解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处理方法。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掌握叠加原理,能够熟练运用叠加原理分析并求 解线性电路问题。理解网络函数的概念。了解叠加原理在计算功率时的适用范围。 第四章(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掌握单口网络的 VCR;熟练掌握置换定理,等效 的基本规律,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以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能够理解分解的基本步骤。 了解 T 型网络和п型网络的等效变换。 第五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微分方程。理解电容 和电感元件的连续性和记忆性。了解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积分方程。 第六章(一阶电路):熟练掌握一阶电路中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问 题;掌握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掌握初始值,时间常数,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理解 瞬态和稳态的概念。了解分解方法在动态电路中的应用。 第七章(二阶电路):掌握 RLC 串联电路中的零输入响应三种不同阻尼情况出现的 条件。理解 RLC 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了解 LC 电路中的正弦振荡。 第八章(交流动态电路 相量法):掌握:振幅相量的基本概念及和复数的关系。基 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三种基本元件 VCR 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的定义。时域模型 和相量模型之间的转化。 网孔分析、节点分析、戴维南定理在相量域的应用。用相量图 法求解电压、电流。理解:相量模型的等效。了解:变换方法的概念。 第九章(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 三相电路):掌握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无功功 率,有功功率,复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单位,并能正确求解。理解三相电路的电 源。了解相序和负载的基本概念。 表 2: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表 周次 日 期 章节 内容提要 学时 分配 教学 方法 课程 目标 1 课程 目标 2 课程 目标 3 1 第一章 1-3 节 1.1 电路及 电 路 模 型 集总假设 1.2 电路变 量 电流、电 3 学 时 讲授法 与自主 学习法 结合 √ √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压及功率1.3基尔霍夫定律1.4电阻元件1.5电压源1.6电流源讲授1.7受控源法、讨1.8分压分3学论法与2第一章4-10节流公式VV时自主学1.9两类约习法结束KCLKVL合方程的独立性1.10支路分析讲授法、讨2.1网孔分3学论法与3第二章第1节析时自主学习法结合讲授法、与2.2节点分3学第二章第2节4析自主学时习法结合2.3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讲授阻电路法、讨2.4电路的第二章3-4节3学论法与5对偶性VV第三章第1节时自主学3.1线性电习法结路的比例性合网络函数讲授3.2叠加定法、讨理3学论法与3.3叠加方6第三章2-3节VV法与功率计时自主学习法结算合法4.1分解的讲授3学7第四章1-4节基本步骤法、讨y时4.2单口网论法与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压及功率 1.3 基尔霍 夫定律 2 第一章 4 -10 节 1.4 电阻元 件 1.5 电压源 1.6 电流源 1.7 受控源 1.8 分压分 流公式 1.9 两类约 束 KCL KVL 方程的独立 性 1.10 支路 分析 3 学时 讲授 法、讨 论法与 自主学 习法结 合 √ √ √ 3 第二章 第 1 节 2.1 网孔分 析 3 学时 讲授 法、讨 论法与 自主学 习法结 合 √ √ √ 4 第二章 第 2 节 2.2 节点分 析 3 学时 讲授 法、与 自主学 习法结 合 √ √ √ 5 第二章 3 - 4 节 第三章 第 1 节 2.3 含运算 放大器的电 阻电路 2.4 电路的 对偶性 3.1 线性电 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3 学时 讲授 法、讨 论法与 自主学 习法结 合 √ √ √ 6 第三章 2 - 3 节 3.2 叠加定 理 3.3 叠加方 法与功率计 算 3 学时 讲授 法、讨 论法与 自主学 习法结 合法 √ √ √ 7 第四章 1 - 4 节 4.1 分解的 基本步骤 4.2 单口网 3 学时 讲授 法、讨 论法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