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创新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专业创新类课程 课程类别(必徐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82/0.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 后续课程支撑:环境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授课时间:第1~4周周二5-6节,周钢老师(卓越班):第5~8 授课地点:周二5-6节在6B-301(卓越):周二34节在:6C402(环工2班),周 周周五7-8节,黄海明老师(环工1班):第1~4周周二34节, 五7-8节在6B-202(环工1班) 曲江英老师(环工2班) 授课对象:周二5-6节授课对象是2020级环境卓越1班,周二3-4节授课对象是2020级环境工程2班,周五7-8节授课对象是2020级环境工程1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周钢/讲师(环工卓越班),黄海明/教授(环工1班),曲江英/教授(环工2班) 答聚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对有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2.上课学生可自由提问:3.课外时间环卓和环工2班在9A109答 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散材: 自编教材 教学参考资料:《创新思维与实践》张志胜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08版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创新十年》,李士龙、沈保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2020.1重印。 《创新创业教育入门与实践》,陈晓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3
1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专业创新类课程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8/2/0.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 后续课程支撑:环境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授课时间:第 1~4 周周二 5-6 节,周钢老师(卓越班);第 5~8 周周五 7-8 节,黄海明老师(环工 1 班);第 1~4 周周二 3-4 节, 曲江英老师(环工 2 班) 授课地点:周二 5~6 节在 6B-301(卓越);周二 3~4 节在:6C-402(环工 2 班),周 五 7~8 节在 6B-202(环工 1 班) 授课对象:周二 5-6 节授课对象是 2020 级环境卓越 1 班,周二 3-4 节授课对象是 2020 级环境工程 2 班, 周五 7-8 节授课对象是 2020 级环境工程 1 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周钢/讲师(环工卓越班),黄海明/教授(环工 1 班),曲江英/教授(环工 2 班)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对有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2.上课学生可自由提问;3.课外时间环卓和环工 2 班在 9A109 答 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 自编教材 教学参考资料:《创新思维与实践》张志胜 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08 版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创新十年》,李士龙、沈保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年出版,2020.1 重印。 《创新创业教育入门与实践》,陈晓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3
课程简介: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类课程是环境工程新开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改革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对创新的认知,增 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度成果:同时增强学生对创业风险、 团队建设、企业管理等薄弱环节的了解,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或者接触企业管理给出指导性意见。本课程以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技能和素质为主 线,其内容主要分为(1)理解创新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创新:(2)理解创业什么是创业,为什么要创业,怎样创业:(3)大学生如何 做好创业储备等内容。 本课程宗旨是通过“创新创业”为主题,引导学生如何对待创新与创业,突出创新思维与实践,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想和 创业储备。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华业要求 目标1: 1.了解再生资源行业创新创业: 122对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将自主学 C12.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2.掌握创新创业的逻辑关系,创业的要素: 习和终身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复杂环境 的意识,能够积极应对社会和技术的进步,更新 3.系统的了解创业想法筛选,创业条件甄别,创业团队构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去,能够适应 自身知识体系结构,与时俱进。 建,创业风险控制,商业模式,创业资源和融资,商业计 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划书的编写等知识点。 目标2: C9.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组织、协调和管 1.具有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9.2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专业角色与 理的团队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 2.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具备技术转换意识和资源意识: 责任,并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3.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具有健康的身心素养、较强的社会 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
2 课程简介: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类课程是环境工程新开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改革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对创新的认知,增 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度成果;同时增强学生对创业风险、 团队建设、企业管理等薄弱环节的了解,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或者接触企业管理给出指导性意见。本课程以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技能和素质为主 线,其内容主要分为(1)理解创新-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创新;(2)理解创业-什么是创业,为什么要创业,怎样创业;(3)大学生如何 做好创业储备等内容。 本课程宗旨是通过“创新创业”为主题,引导学生如何对待创新与创业,突出创新思维与实践,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想和 创业储备。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 1. 了解再生资源行业创新创业; 2. 掌握创新创业的逻辑关系,创业的要素; 3. 系统的了解创业想法筛选,创业条件甄别,创业团队构 建,创业风险控制,商业模式,创业资源和融资,商业计 划书的编写等知识点。 12.2 对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将自主学 习和终身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复杂环境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去,能够适应 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C12. 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的意识,能够积极应对社会和技术的进步,更新 自身知识体系结构,与时俱进。 目标 2: 1.具有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2.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具备技术转换意识和资源意识; 3.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具有健康的身心素养、较强的社会 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9.2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专业角色与 责任,并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C9. 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组织、协调和管 理的团队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理论散学进程表 教学模式 授课教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 周次 教学主题 支撑课 师 数 点) (线上/混合式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程目标 /线下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再生资源行业的创新 创业现状,引入对创新的理解,创新是什 课堂讨论:结合环 么?为什么要创新?环境工程专业怎么 境工程专业相关方 理解创新-创新是 周钢、曲 样创新? 课堂讲授 向,查阅、收集相关 1 什么,为什么要创 江英、黄 重点:理解创新的方法和思维 线上 与小组讨 创新创业文献资 目标1 新,怎样创新 海明 难点:创新的切入点 论 料,认知创新在企 课程思政:了解科技进步史,理解创新对 业以及国家发展中 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学习机会,努力 的重要作用。 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1)了解创业工作法 理解创业-什么是 周钢、曲 (2)创业者的情怀 课堂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如 目标1 2 创业,为什么要创 江英、黄 2 (3)创业的能力 线上 和小组讨 何理解万众创新 海明 论 目标2 业,怎样创业 重点:创业者能力培养,工作方法 难点:如何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 3
3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 师 学时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 点) 教学模式 (线上/混合式 /线下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1 理解创新-创新是 什么,为什么要创 新,怎样创新 周钢、曲 江英、黄 海明 2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再生资源行业的创新 创业现状,引入对创新的理解,创新是什 么?为什么要创新?环境工程专业怎么 样创新? 重点:理解创新的方法和思维 难点:创新的切入点 课程思政:了解科技进步史,理解创新对 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学习机会,努力 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线上 课堂讲授 与小组讨 论 课堂讨论:结合环 境工程专业相关方 向,查阅、收集相关 创 新 创 业 文 献 资 料,认知创新在企 业以及国家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 目标 1 2 理解创业-什么是 创业,为什么要创 业,怎样创业 周钢、曲 江英、黄 海明 2 (1) 了解创业工作法 (2) 创业者的情怀 (3) 创业的能力 重点:创业者能力培养,工作方法 难点:如何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 线上 课堂讲授 和小组讨 论 课程思政作业:如 何理解万众创新 目标 1 目标 2
课程思政:了解企业家创业的历史,确定 自己的创业目标,早日打好结实的基础。 (1) 职业中的创业 (2) 企业家创业实例 如何做好创新创业 周钢、曲 课堂讲授 目标1 3 储备一思维及职业 江英、黄 4 (3)终身成长的内涵 线上 和小组讨 海明 重点:终身成长的内涵 目标2 素养 论 难点:财商的思维培养重点:企业家创业 的内在品质 合计 8
4 课程思政:了解企业家创业的历史,确定 自己的创业目标,早日打好结实的基础。 3 如何做好创新创业 储备—思维及职业 素养 周钢、曲 江英、黄 海明 4 (1) 职业中的创业 (2) 企业家创业实例 (3) 终身成长的内涵 重点:终身成长的内涵 难点:财商的思维培养重点;企业家创业 的内在品质 线上 课堂讲授 和小组讨 论 目标 1 目标 2 合计 8
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支撑单业要求指标点 考核内容 课堂讨论 课程论文 平日作业 权重(%) 目标1: 1.了解行业的创 新创业: 12.2对具有创新意识,能 2.掌握创新创业 够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的逻辑关系,创业 的成果应用到复杂环境工 1.什么是创新? 的要素: 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去, 创业想法的可行 3.系统的了解创 能够适应技术、经济与社 15 25 10 50 性如何评估? 业想法筛选,创业 会的持续发展。 条件甄别,创业团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专业 队构建,创业风险 角色与责任,并能独立完 控制,商业模式, 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创业资源和融资 等。 目标2: 1.具有较强的团队 组织能力,组织管 1.创新创业的感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专业 理能力: 想与体会 角色与责任,并能独立完 15 25 10 50 2.具备较强的表达 2.创新创业具备 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能力,具备技术转 的素质 换意识和资源意 识:
5 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堂讨论 课程论文 平日作业 权重(%) 目标 1: 1. 了解行业的 创 新创业; 2. 掌握创新创 业 的逻辑关系,创业 的要素; 3. 系统的了解创 业想法筛选,创业 条件甄别,创业团 队构建,创业风险 控制,商业模式, 创业资源和融资 等。 12.2 对具有创新意识,能 够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的成果应用到复杂环境工 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去, 能够适应技术、经济与社 会的持续发展。 9.2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专业 角色与责任,并能独立完 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1. 什么是创新? 创业想法的可行 性如何评估? 15 25 10 50 目标 2: 1.具有较强的团队 组织能力,组织管 理能力; 2.具备较强的表达 能力,具备技术转 换 意 识 和 资 源 意 识; 9.2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专业 角色与责任,并能独立完 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1. 创新创业的感 想与体会 2. 创新创业具备 的素质 15 25 1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