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 ■米 原子的能级与能级图 1.光谱项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外层的价电子在两能级间跃迁 而产生的,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谱项符号来表 示: n2S+ILI or n MLj n为主量子数;L为总量子数;S为总自旋量子数: J为内量子数。M=2S+1,称为谱线的多重性。J又 称光谱支项
17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 * 原子的能级与能级图 1.光谱项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外层的价电子在两能级间跃迁 而产生的,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谱项符号来表 示: n 2S+1LJ or n M LJ n为主量子数;L为总量子数;S为总自旋量子数; J为内量子数。M=2S+1,称为谱线的多重性。J又 称光谱支项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 ■每个量子数的取值分别为: ■n=1,2,3,. ■L=∑11,1=0,1,2,. ■S=∑ms,im=±1/2: J=L+S. 。因为取矢量和,而 ■L=|11t12,11-12-1,.11-12;同样, S=0,±1,士2,±S;及 aJ=(L+S),(L+S-1), (L+S-2),. (L-S)。 L≥S,J共有(2S+1)个。若L<S,J共有(2L+1) 18
18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 每个量子数的取值分别为: ◼ n =1,2,3 ,.; ◼ L=∑lI ,l=0,1,2,.; ◼ S=∑ms,i ms =±1/2; ◼ J=L+S. ◼ 因为取矢量和,而 ◼ L=|l1+l2|,|l1-l2-1|,. |l1-l2|;同样, ◼ S=0,±1,±2,.±S;及 ◼ J=(L+S),(L+S-1),(L+S-2),.(L-S)。 L≥S,J共有(2S+1)个。若L<S,J共有(2L+1)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 当四个量子数确定之后,原子的运动状态就确定 1S0 L=0,S=0,M=1,J=0 1P1 L=1,S=0,】 M=1,J=1 3D3 L=2,S=0,M=3,J=3 19
19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当四个量子数确定之后,原子的运动状态就确定 ◼ 1S0 L=0, S=0,M=1, J=0 ◼ 1P1 L=1, S=0, M=1,J=1 ◼ 3D3 L=2, S=0, M=3, J=3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 跃迁遵循选择定则: 。1.主量子数n变化,△n为整数,包括0。 ·2.总角量子数L的变化,△L=士1。 3.内量子数J变化,△J=0,士1。 但当J=0 时,△J=O的跃迁是禁戒的。 。4.总自旋量子数S的变化,△S=0,即单重 项只跃迁到单重项,三重项只跃迁到三重项。 20
20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 跃迁遵循选择定则: ◼ 1.主量子数n变化,Δn为整数,包括0。 ◼ 2.总角量子数L的变化,ΔL=±1。 ◼ 3.内量子数J变化,ΔJ=0,±1。但当J=0 时, ΔJ=0的跃迁是禁戒的。 ◼ 4.总自旋量子数S的变化,ΔS=0,即单重 项只跃迁到单重项,三重项只跃迁到三重项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 例如:钠原子,核外电子组成为: (1S)2(2S)2(2P)6(3S) ■此时光谱项为: 32S1/2表示n=3 L=0S=1/2 M=2 J=1/2, 为基态光谱项。 32P3/2 n=3 L=1 S=1/2J=3/2 32P1/2 n=3L=1S=-1/2 J=1/2 纳谱线: 5889.96A 32S1/2-32P3/2 5895.93A 32S1/2- 32P1/2 21
21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 例如:钠原子,核外电子组成为: (1S)2(2S)2(2P)6(3S) ◼ 此时光谱项为: ◼ 3 2S1/2 表示n=3 L=0 S=1/2 M=2 J=1/2, - -为基态光谱项。 ◼ 3 2P 3/2 n=3 L=1 S=1/2 J=3/2 ◼ 3 2P1/2 n=3 L=1 S=-1/2 J=1/2 ◼ 纳谱线:5889.96 Å 3 2S1/2-3 2P3/2 ◼ 5895.93 Å 3 2S 1/2-3 2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