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施工组织设计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课程代码:09910491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1周 课程学分:1.0学分 修读学期:第6学期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等。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步骤: 能够独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和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掌握 工程项目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原理、施工方法、操作枝术、机械选用、劳动组 织、工作场地布置等方面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单位工程施工方案的优选方法;掌握 工程进度安排、资源配置的设计计算:了解工程现场生产和生活基地的规划、科学的 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具有思维严谨、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的3.1】 课程目标2:能够合理安排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和沟通协调能力,成为优秀的施工组织管理人才:能够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编制施工方 案;能够较准确的计算工程量;能够根据施工内容及工程量合理选择机械及组合:能 够根据工程项目的主、客观情况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比较 熟练地编制施工组织文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及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基 本素质。【支撑毕业要求的6.1】
——1——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施工组织设计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课程代码:09910491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1 周 课程学分:1.0 学分 修读学期:第 6 学期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等。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 1: 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步骤; 能够独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和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掌握 工程项目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原理、施工方法、操作枝术、机械选用、劳动组 织、工作场地布置等方面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单位工程施工方案的优选方法;掌握 工程进度安排、资源配置的设计计算;了解工程现场生产和生活基地的规划、科学的 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具有思维严谨、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的 3.1】 课程目标 2: 能够合理安排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和沟通协调能力,成为优秀的施工组织管理人才;能够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编制施工方 案;能够较准确的计算工程量;能够根据施工内容及工程量合理选择机械及组合;能 够根据工程项目的主、客观情况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比较 熟练地编制施工组织文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及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基 本素质。【支撑毕业要求的 6.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排的单业头束 支撑的率业要标成 3.议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柱问题的解 31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柱问题的解决方案, 决方鉴,设计满足特定雪求的系统、单元(部件)发工 视程目标 设计满足土末工程需求的钻构、构件、节点 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其施工工艺流程。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国素。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骨景知识透行合理分 6.1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背景知议进行合 析,评价专业工程实残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 课柱目标2 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彩响, 的责任 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青任。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排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一、熟&设计资林、编写工柱概况 讲投法、案例教学 谋往目标1、2 1天 二、施工部署与施工方紫选择 讲投法、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1、2 2天 三。连工讲府计制的经制 讲投法、案例教学 课柱目标1、2 2天 四、资源需要量计划编制 讲投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1、2 1天 五、施工平而布置图的设计 讲法、案例教学 课程日标1、2 1天 合计 7天 (二)具体内容 一、熟悉设计资料、编写工程概况 【学习目标】 1、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依据、内容,步骤及方法: 2、熟悉任务书及课设成果提交的内容及要求; 3、熟悉图纸等设计资料 【学习内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依据、内容,步骤及方法: 2、下达设计任务书: 3、熟悉工程概况及资料。 2
——2——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 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 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 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满足土木工程需求的结构、构件、节点及 其施工工艺流程。 课程目标 2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 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 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 的责任。 6.1 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 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 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一、熟悉设计资料、编写工程概况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1 天 二、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案选择 讲授法、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 1、2 2 天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2 天 四、资源需要量计划编制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1 天 五、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1 天 合计 7 天 (二)具体内容 一、熟悉设计资料、编写工程概况 【学习目标】 1、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依据、内容,步骤及方法; 2、熟悉任务书及课设成果提交的内容及要求; 3、熟悉图纸等设计资料。 【学习内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依据、内容,步骤及方法; 2、下达设计任务书; 3、熟悉工程概况及资料
(1)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性质、用途、工程造价、开竣工时间等。 (2)建筑设计特点 建筑面积、平面组合、层数、层高、总高度、总宽度、总长度、平面形状、室内 外装修的构造及做法、层面的构造及做法等。 (3)结构设计特点 基础的类型、形式、埋置深度,主体结构的类型,主要构件的类型。 (4)建设地点特征 拟建工程的位置、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风力、风向、温度及降雨情 况。 (4)施工条件 现场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周围环境等情况:当地交通运输情况,预制物件的生 产和供应情况:施工企机械、设备、劳动力供应情况等。 【学习重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依据及内容: 2、熟悉图纸等资料 【学习难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二、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案选择 【学习目标】 1、掌握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原则以及施工段的划分方法: 2、掌握施工程序和顺序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3、熟悉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以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 【学习内容】 1、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施工段的划分 (1)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 ①生产工艺流程及投产的先后顺序,先生产或使用的部位先施工; ②工程项目的繁简程度:技术复杂、进度慢、工期长的部位先施工 3
——3—— (1)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性质、用途、工程造价、开竣工时间等。 (2)建筑设计特点 建筑面积、平面组合、层数、层高、总高度、总宽度、总长度、平面形状、室内 外装修的构造及做法、层面的构造及做法等。 (3)结构设计特点 基础的类型、形式、埋置深度,主体结构的类型,主要构件的类型。 (4)建设地点特征 拟建工程的位置、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风力、风向、温度及降雨情 况。 (4)施工条件 现场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周围环境等情况;当地交通运输情况,预制物件的生 产和供应情况;施工企机械、设备、劳动力供应情况等。 【学习重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依据及内容; 2、熟悉图纸等资料 【学习难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二、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案选择 【学习目标】 1、掌握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原则以及施工段的划分方法; 2、掌握施工程序和顺序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3、熟悉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以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 【学习内容】 1、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施工段的划分 (1)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 ①生产工艺流程及投产的先后顺序,先生产或使用的部位先施工; ②工程项目的繁简程度:技术复杂、进度慢、工期长的部位先施工;
③建筑物有高低层、高低跨并列时,应先从并列处开始施工; ④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和组织设计上要求先施工的部位先施工: ⑤根据工程现场条件、周边环境,先远后近开展施工; ⑥适应施工组织的分区分段。 (2)施工段的划分 ①施工段界限尽可能划分在建筑、结构缝处,以利结构的整体性: ②各施工段工程量大致相等,量差<15%: ③施工段数应合理,与施工过程数相协调,既不造成窝工,又不使工作面闲置: ④施工段的大小要满足每个工人最小工作面的需要: ⑤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除划分施工段外,一般还要划分施工层。 2、施工程序的确定 施工程序是指单位工程施工中,为保证质量、缩短工期,各施工阶段(各分部工 程)之间固有的、不可违背的先后开展施工的客观规律。 单位工程施工中,各分部工程的施工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主 体,后维护:先结构,后装饰。 3、施工顺序的确定 施工顺序是指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或工序之间施工的先后顺序。其中,有一些 分项工程或工序的先后顺序由于工艺的要求一般固定不变;另外有一些分项工程或工 序,其施工的先后并不受工艺的限制,而有很大的灵活性。对于后一类可先可后的分 项工程或工序,在安排顺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与选择的施工方法和采用的施工机械协调一致: ②必须考虑施工组织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③必须考虑施工质量的要求,便于成品保护: ④必须考虑工期的要求; ⑤必须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安全技术要求。 4、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施工方法是单位工程施工方案的核心内容。施工方法一经确定,机具的选择就只 能以满足它的要求为基本原则,施工组织也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但是在目前现代 化的施工条件下,施工方法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选择施工机械的问题,有时 4
——4—— ③建筑物有高低层、高低跨并列时,应先从并列处开始施工; ④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和组织设计上要求先施工的部位先施工; ⑤根据工程现场条件、周边环境,先远后近开展施工; ⑥适应施工组织的分区分段。 (2)施工段的划分 ①施工段界限尽可能划分在建筑、结构缝处,以利结构的整体性; ②各施工段工程量大致相等,量差<15%; ③施工段数应合理,与施工过程数相协调,既不造成窝工,又不使工作面闲置; ④施工段的大小要满足每个工人最小工作面的需要; ⑤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除划分施工段外,一般还要划分施工层。 2、施工程序的确定 施工程序是指单位工程施工中,为保证质量、缩短工期,各施工阶段(各分部工 程)之间固有的、不可违背的先后开展施工的客观规律。 单位工程施工中,各分部工程的施工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主 体,后维护;先结构,后装饰。 3、施工顺序的确定 施工顺序是指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或工序之间施工的先后顺序。其中,有一些 分项工程或工序的先后顺序由于工艺的要求一般固定不变;另外有一些分项工程或工 序,其施工的先后并不受工艺的限制,而有很大的灵活性。对于后一类可先可后的分 项工程或工序,在安排顺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与选择的施工方法和采用的施工机械协调一致; ②必须考虑施工组织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③必须考虑施工质量的要求,便于成品保护; ④必须考虑工期的要求; ⑤必须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安全技术要求。 4、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施工方法是单位工程施工方案的核心内容。施工方法一经确定,机具的选择就只 能以满足它的要求为基本原则,施工组织也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但是在目前现代 化的施工条件下,施工方法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选择施工机械的问题,有时
候机械的选择甚至成为最主要的问题。 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时,应着重考虑影响整个单位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 程,如选择占主导地位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工程质 量起关健作用的特殊专业工程。 (1)选择施工方法时应考虑: ①该种施工方法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 ②该种施工方法对其他工程施工的影响: ③多种可行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力求降低施工成本: ④该种施工方法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选择施工机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所选施工机械必须满足施工需要,但不要大机小用,应考虑设备的经济性: ②选择施工机械时,要考虑各种机械的相互配套,即以选择主导机械为主,辅 助机械或以配套运输机械为辅,使其生产能力相互协调: ③选择机械时,必领从全局出发,不仅要考虑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使用,也 要考虑到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是否也有可能加以利用: ④同一施工现场,应尽可能地使施工机械的种类和型号少一些。 5、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技术措施、质量措施、安全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文 明施工措施。 【学习重点】 1、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 2、施工程序和顺序的确定: 3、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学习难点】 1、施工顺序的确定; 2、施工方法的选择。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学习目标】
——5—— 候机械的选择甚至成为最主要的问题。 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时,应着重考虑影响整个单位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 程,如选择占主导地位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工程质 量起关键作用的特殊专业工程。 (1)选择施工方法时应考虑: ①该种施工方法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 ②该种施工方法对其他工程施工的影响; ③多种可行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力求降低施工成本; ④该种施工方法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选择施工机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所选施工机械必须满足施工需要,但不要大机小用,应考虑设备的经济性; ②选择施工机械时,要考虑各种机械的相互配套,即以选择主导机械为主,辅 助机械或以配套运输机械为辅,使其生产能力相互协调; ③选择机械时,必须从全局出发,不仅要考虑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使用,也 要考虑到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是否也有可能加以利用; ④同一施工现场,应尽可能地使施工机械的种类和型号少一些。 5、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技术措施、质量措施、安全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文 明施工措施。 【学习重点】 1、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 2、施工程序和顺序的确定; 3、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学习难点】 1、施工顺序的确定; 2、施工方法的选择。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