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Experim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课程代码:0951201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学时:16学时 课程学分:0.5学分 修读学期:第2学期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试验结果的精度要求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认真如实观察记 录试验结果,独立完成试验报告。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研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 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分析与解释数据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支撑毕业要求4.2】 课程目标2:熟悉几种常用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试验方法,并掌握鉴定材料 技术性能的试验原理。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内涵,针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结合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能够评价工程实践中推广 使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支撑毕业要求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排的单业要求指标底 4.研完:能基于科学原理并术用科学方法对复 42能够分析与解释数据、并 课程目标1 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 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 数据、并通过信息棕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论
——1——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Experim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课程代码:0951201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学时:16学时 课程学分:0.5学分 修读学期:第2学期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试验结果的精度要求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认真如实观察记 录试验结果,独立完成试验报告。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研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 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分析与解释数据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支撑毕业要求4.2】 课程目标2:熟悉几种常用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试验方法,并掌握鉴定材料 技术性能的试验原理。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内涵,针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结合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能够评价工程实践中推广 使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支撑毕业要求7.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 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 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2 能够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 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 论
7.环境和可持续发膜: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71能够理解和译价针对复杂工 课往目标2 程问题的工程实残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 程问题的工程实残对环境、社会 可持埃发展的影响。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学时安排 实验一材科基本性喷 课程日标1、2 3 实验二水泥的技术性喷试验 课程目标1、2 3 实验三混土用骨料试险 课在日标1、2 2 实验四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验 课程目标1、2 3 实验五石油沥青基本性能试验 课程日标1、2 3 实验六钢材性能试验 课标1、2 2 合计 16学时 (二)具体内容 表3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序号 尖险项目名称 尖脸内容 季时 实脸类型年银人数必开选开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收 实验一 村料基本性质试验 积密度、孔原率的测定及计 3 验证性 20 必开 算 水泥细度试险(干稀法): 实珍 水泥的术性质试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标准法) :水泥凝时 验证性 20 必开 筛分折法测定骨科的颜粗领 配。测量骨料的最大粒径。 实验三 泥凝土周骨料试验 20 必开 求取骨料钢度模数及级配 验证性 初步配合比设计:新拌混藏 实验四 混花土配合比菠计试验 土娟落度则定及配合比调 炫合性 20 必开 整:硬化泥凝土强度测定 实验五 石油沥青基本性能试险 石油汤青针入度试验:油汤 3 综合性 0 必开 青延度武验 实验 钢村性能试验 钢村的选取:钢村的拉仲 验证性 0 必开 验:钢村的冷弯试验 -2
——2—— 课程目标 2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 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 响。 7.1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 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实验一 材料基本性质 课程目标 1、2 3 实验二 水泥的技术性质试验 课程目标 1、2 3 实验三 混凝土用骨料试验 课程目标 1、2 2 实验四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课程目标 1、2 3 实验五 石油沥青基本性能试验 课程目标 1、2 3 实验六 钢材性能试验 课程目标 1、2 2 合计 16 学时 (二)具体内容 表3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必开/选开 实验一 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 积密度、孔隙率的测定及计 算 3 验证性 20 必开 实验二 水泥的技术性质试验 水泥细度试验(干筛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标准法);水泥凝结时间 测定 3 验证性 20 必开 实验三 混凝土用骨料试验 筛分析法测定骨料的颗粒级 配,测量骨料的最大粒径, 求取骨料细度模数及级配曲 线 2 验证性 20 必开 实验四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初步配合比设计;新拌混凝 土塌落度测定及配合比调 整;硬化混凝土强度测定 3 综合性 20 必开 实验五 石油沥青基本性能试验 石油沥青针入度试验;油沥 青延度试验 3 综合性 20 必开 实验六 钢材性能试验 钢材的选取;钢材的拉伸试 验;钢材的冷弯试验 2 验证性 20 必开
实验一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砖、混凝土试块、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测定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掌握材料基本物性检测技术。 【实验内容】 1粘土砖、混凝土试块体积密度实验: 2.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堆积密度试验。 【实验仪赛设备】 游标卡尺、标准漏斗、天平(感量0.01g)、容量简、容量瓶、玻璃片。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勤(a1)、实验实操(a2)、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a1=20%、a2=20%、a3=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100分,占课 程成绩权重为1。 实验二水泥的技术性质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水泥细度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2掌握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和水泥水泥胶砂试件制作方法: 3.了解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掌握水泥技术性质检测技术: 5要求学生学会查阅水泥材料的试验检测依据的规范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75-200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5-200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S0法)》GB/T17671-1999、《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等: 6.能根据上述指标判断所测水泥性能是否合格。 【实验内容】 1水泥细度试验: 2.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3凝结时问试验: 4.水泥胶砂试块制作
——3—— 实验一 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砖、混凝土试块、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测定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掌握材料基本物性检测技术。 【实验内容】 1.粘土砖、混凝土试块体积密度实验; 2.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堆积密度试验。 【实验仪器设备】 游标卡尺、标准漏斗、天平(感量 0.01g)、容量筒、容量瓶、玻璃片。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勤(a1)、实验实操(a2)、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 a1=20%、a2=20%、a3=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 100 分,占课 程成绩权重为 b1。 实验二 水泥的技术性质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水泥细度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2.掌握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和水泥水泥胶砂试件制作方法; 3.了解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掌握水泥技术性质检测技术; 5.要求学生学会查阅水泥材料的试验检测依据的规范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5-200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5-200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1999、《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 等; 6.能根据上述指标判断所测水泥性能是否合格。 【实验内容】 1.水泥细度试验; 2.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3.凝结时间试验; 4.水泥胶砂试块制作
【实验仪器设备】 负压筛析仪、维卡仪、标准筛、搅拌机、振实台、万能力学实验机、胶砂试件抗 折实验机、养护箱。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勒(a1)、实验实操(am)、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a1=20%、a2=20%、a3=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100分,占课 程成绩权重为b2。 实验三混凝土用骨料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混凝土用骨料最大粒径、颗粒级配的测定方法: 2掌握混凝土用骨料细度模数及级配曲线的确定方法: 3.掌握细骨料含水量测定方法: 4.了解混凝土用细骨料含泥量的测定方法: 5.了解混凝土用砂、石骨料的技术标准规范及判定方法。 【实验内容】 1.筛分析实验: 2粗骨料粒径测量: 3.骨料细度模数计算及级配曲线的绘制: 4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0.01g),鼓风烘箱,游标卡尺,砂石标准筛、砂石振筛机。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勤(a1)、实验实操(am)、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a1=20%、a2=20%、a-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100分,占课 程成绩权重为b3。 实验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 2.掌握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测定的方法: 4
——4—— 【实验仪器设备】 负压筛析仪、维卡仪、标准筛、搅拌机、振实台、万能力学实验机、胶砂试件抗 折实验机、养护箱。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勤(a1)、实验实操(a2)、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 a1=20%、a2=20%、a3=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 100 分,占课 程成绩权重为 b2。 实验三 混凝土用骨料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混凝土用骨料最大粒径、颗粒级配的测定方法; 2.掌握混凝土用骨料细度模数及级配曲线的确定方法; 3.掌握细骨料含水量测定方法; 4.了解混凝土用细骨料含泥量的测定方法; 5.了解混凝土用砂、石骨料的技术标准规范及判定方法。 【实验内容】 1.筛分析实验; 2.粗骨料粒径测量; 3.骨料细度模数计算及级配曲线的绘制; 4.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 0.01g),鼓风烘箱,游标卡尺,砂石标准筛、砂石振筛机。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勤(a1)、实验实操(a2)、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 a1=20%、a2=20%、a3=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 100 分,占课 程成绩权重为 b3。 实验四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 2.掌握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测定的方法;
3.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实验室配合比的调整方法: 4掌握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5.了解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标准及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 【实验内容】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实验及密度试验: 3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4.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实验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0.01g)、铁锹、尺子、坍落度筒、万能力学实验机、模具、插捣棒、 容量简。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勤(a1)、实验实操(am)、实验报告(a)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a1=20%、a=20%、a=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100分,占课 程成绩权重为b4。 实验五石油沥青基本性能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沥青三大指标测定的试验方法: 2了解针入度、廷度仪等设备的使用要求: 3.掌握沥青针入度、延度的数据处理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沥青材料性质的认识。 【实验内容】 1.针入度试验: 2.延度试验。 【实验仪器设备】 针入度仪、廷度仪、砂浴电炉。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勒(a1)、实验实操(am)、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a1=20%、am=20%、a3=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100分,占课 5
——5—— 3.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实验室配合比的调整方法; 4.掌握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5.了解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标准及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 【实验内容】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实验及密度试验; 3.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4.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实验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 0.01g)、铁锹、尺子、坍落度筒、万能力学实验机、模具、插捣棒、 容量筒。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勤(a1)、实验实操(a2)、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 a1=20%、a2=20%、a3=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 100 分,占课 程成绩权重为 b4。 实验五 石油沥青基本性能试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沥青三大指标测定的试验方法; 2.了解针入度、延度仪等设备的使用要求; 3.掌握沥青针入度、延度的数据处理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沥青材料性质的认识。 【实验内容】 1.针入度试验; 2.延度试验。 【实验仪器设备】 针入度仪、延度仪、砂浴电炉。 【考核要求】 本实验考核成绩由课堂考勤(a1)、实验实操(a2)、实验报告(a3)三部分构 成,所占的权重分别为 a1=20%、a2=20%、a3=60%。本实验考核总分为 100 分,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