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先进生产力的内涵 2.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六)单元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对其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 2.熟悉能够深入了解当前国情,主动自觉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七)单元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9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先进生产力的内涵; 2.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六)单元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对其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 2.熟悉能够深入了解当前国情,主动自觉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七)单元 7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要有新突破。全 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 格局,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改革开放理论的主要内容、特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改 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2.改革要有新突破;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八)单元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时数:8 教学目标 1.掌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弄清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 的客观要求。 2.熟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取得的成就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 导作用的重要意义。 3.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了解完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认识 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和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认识统筹区域和城 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 战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
20 使学生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要有新突破。全 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 格局,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改革开放理论的主要内容、特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改 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2.改革要有新突破;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八)单元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时数:8 教学目标: 1.掌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弄清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 的客观要求。 2.熟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取得的成就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 导作用的重要意义。 3.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了解完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认识 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和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认识统筹区域和城 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 战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
济能否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九)单元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2.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特色和优势 3.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十)单元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21 济能否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九)单元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2.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特色和优势; 3.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十)单元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 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 2.熟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 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 3.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 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1.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 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十一)单元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熟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 3.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2.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22 1.掌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 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 2.熟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 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 3.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 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1.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 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十一)单元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熟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 3.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2.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十二)单元12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 领导集体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理论和实践; 2.熟悉“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 践意义; 3.了解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教学重点难点: 1.“一国两制”的科学含义及其意义; 2.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政府为什么没有急于解决港澳台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十三)单元13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 领导集体的外交理论 2.熟悉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3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十二)单元 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 领导集体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理论和实践; 2.熟悉“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 践意义; 3.了解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教学重点难点: 1.“一国两制”的科学含义及其意义; 2.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政府为什么没有急于解决港澳台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热点评论,学生讨论 理论教学内容: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十三)单元 13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时数:4 教学目标: 1.掌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 领导集体的外交理论; 2.熟悉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