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想
法律思想
(一)“不法古、不法今”变法 理论 1、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群雄争霸,秦国弱小收歧视 (2)具体措施:二次变法(公元359年,公 元350年) 经济方面 废井田,授田于民 重农抑商,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统一度量衡
(一)“不法古、不法今”变法 理论 1、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群雄争霸,秦国弱小收歧视。 (2)具体措施:二次变法(公元359年,公 元350年) 经济方面 ➢废井田,授田于民 ➢重农抑商,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统一度量衡
政治方面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推行郡县制,建立君主集权的行政制度 改“法”为“律” √“法,平之如水”蕩 “律,均布也
政治方面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推行郡县制,建立君主集权的行政制度 ➢改“法”为“律” ✓“法,平之如水” 灋 ✓“律,均布也
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 历史进化观: >上世—人们亲爱亲人又贪图私利。“亲亲” 中世出现抢夺和争执,人们尊重贤人,喜 好仁慈。“仁义” 下世有了私有制、君主、刑法,人们尊重 贵人和官吏。 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民 巧诈 当时而立法
2、 “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 历史进化观: ➢上世——人们亲爱亲人又贪图私利。“亲亲” ➢中世——出现抢夺和争执,人们尊重贤人,喜 好仁慈。“仁义” ➢下世——有了私有制、君主、刑法,人们尊重 贵人和官吏。 ➢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 、“民 巧诈” ——当时而立法
(1)批驳“法古论”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批驳“修今论” “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 为推行“法治”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1)批驳“法古论”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批驳“修今论” ➢“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 ——为推行“法治”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