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剂量当量(H)一希沃特SV 在人体组织中某一点处的剂量当量H等于吸收 剂量与其他修正因数的乘积。H的计算公式为: H=DQN 式中:Q为品质因子,亦称为线质系数,N为其它修 正系数,是吸收剂量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性 修正因子的乘积,对外照射源通常取N=1。 单位为SV(希沃特),1SV=1J.kg1
3. 剂量当量(H)-希沃特SV 在人体组织中某一点处的剂量当量H等于吸收 剂量与其他修正因数的乘积。H的计算公式为: H=DQN 式中:Q为品质因子,亦称为线质系数,N为其它修 正系数,是吸收剂量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性 修正因子的乘积,对外照射源通常取N=1。 单位为SV(希沃特),1 SV=1 J. kg-1
4.照射量(X):只用于X或y辐射和空气介质,它是 表示X或Y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大小的物理量。 定义:X=dQ/dm dQ是指在一个质量为dm的体积单元的空气中, 由光子释放的所有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在空气 中全部被阻时,形成的同一种符号(正或负) 的离 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库伦千克,(C.kg ),旧单位是伦琴(R), R258×164kg1 照射量率:指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在环境放射 性监测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4. 照射量(X):只用于Χ或γ辐射和空气介质,它是 表示Χ或γ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大小的物理量。 定义:X=dQ/dm dQ是指在一个质量为dm的体积单元的空气中, 由光子释放的所有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在空气 中全部被阻时,形成的同一种符号(正或负)的离 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库伦/千克,(C. kg- 1 ), 旧单位是伦琴(R), 1R=2.58 × 10-4 C.kg-1 照射量率:指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在环境放射 性监测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8.1.4单位放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离作用一由于带电粒子和壳层电子间的静电作用,使壳层电子获得 擎羡西聚窝季子盆藏装烤寵费精和正离子。白电宇和不 2.激发作用一如果壳层电子获得能量较小而未能脱离原子或分子,只是 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则称为激发。,带电粒子称为直接电离粒子,不 带电粒子能使物质产生间接电离,故称为间接电离粒子。 3.照像作用;是指放射线照射到摄影胶片上,会使摄影胶片感光的现象。 4.荧光作用;如果放射线照射在荧光物质上,会使其产生荧光。 5.热效应:,由于带电粒子和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不断碰撞,使分子不规则热 运动增加,从而使物质变热。 6.射程与穿透作用:射线通过物质时,不断与物质相互作用而损失能量, 真至停止前进。,射线从进入物质到停止前进所过的距离,称为该射线 茬该物质串的射程,以厘来为单位。如巢射 线通过时,不被物质阻正 前进而一直穿过物质,则称其具有穿透作用。 7.其它:某些射线还可以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或引 起物质的核发应,引起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等
8.1.4 单位放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 电离作用——由于带电粒子和壳层电子间的静电作用,使壳层电子获得 足够能量而脱离原子、分子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自由电子和一个正 离子组成一个离子对,这就称为电离作用。 2. 激发作用——如果壳层电子获得能量较小而未能脱离原子或分子,只是 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则称为激发。带电粒子称为直接电离粒子,不 带电粒子能使物质产生间接电离,故称为间接电离粒子。 3. 照像作用;是指放射线照射到摄影胶片上,会使摄影胶片感光的现象。 4. 荧光作用;如果放射线照射在荧光物质上,会使其产生荧光。 5. 热效应:由于带电粒子和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不断碰撞,使分子不规则热 运动增加,从而使物质变热。 6. 射程与穿透作用:射线通过物质时,不断与物质相互作用而损失能量, 直至停止前进。射线从进入物质到停止前进所经过的距离,称为该射线 在该物质中的射程,以厘米为单位。如果射 线通过时,不被物质阻止 前进而一直穿过物质,则称其具有穿透作用。 7. 其它:某些射线还可以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或引 起物质的核反应,引起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