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冷〖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 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 令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 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 令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着眼于诗题中透露的信息;否则 容易解读成行客思家,羁旅 之愁。拟写答案时,不但要答出感情,还要具体阐述“怀 古”“伤今”之情在诗文中的 具体语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令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令〖解析】情景关系的一般术语有: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借 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 °量过悬衬情(丢量被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 排查即可。 2012.02.28
2012.02.28 11 ❖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 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 ❖ 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 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 ❖ 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着眼于诗题中透露的信息;否则 容易解读成行客思家,羁旅 ❖ 之愁。拟写答案时,不但要答出感情,还要具体阐述“怀 古”“伤今”之情在诗文中的 ❖ 具体语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 【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 【解析】情景关系的一般术语有: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借 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 ❖ 景、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 景衬乐情——内在关系), ❖ 一一排查即可
今六(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令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 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 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2012.02.28 12
2012.02.28 12 ❖ 六.(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 咏山泉 ❖ 储光羲 ❖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 空作雨声。”的妙处。 ❖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 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令【解析】分析妙处,应该依次考虑(1)诗句 的意思,(2)词类的活用,(3)修辞手法 令和表现手法,(4)在文中结构的作用,(5) 与意境主题情感的作用。注意描写的角度有 远近高低,大小广狭,动静明暗,声光色态, 视听触嗅,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 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2012.02.28 13
2012.02.28 13 ❖ 【答案】 ❖ 【解析】分析妙处,应该依次考虑(1)诗句 的意思,(2)词类的活用,(3)修辞手法 ❖ 和表现手法,(4)在文中结构的作用,(5) 与意境主题情感的作用。注意描写的角度有: ❖ 远近高低,大小广狭,动静明暗,声光色态, 视听触嗅。 ❖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 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 【答案】
国读下面这首来词然后回答间题(分 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 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 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 明。 答 【答案】(3分)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 “渐向暝”时 令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答出 以时间为线索的 令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給2分,意思答对即可) 令【解析】“暝”,日暮,黄昏。“更”古人入夜会敲更鼓,“更深”即是 “夜深”。根据这 令两个词可知时间在推移。“人去”“寂静”“酒醒”,事件的发生凸显 了时间的先后顺序, 可见是以时间来组织情景的。答题时一要答出具体的线索,二要答出线 2口 具体体现在何处
2012.02.28 14 ❖ 七.(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 关河令 周邦彦① ❖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 人去寂静。 ❖ 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 ❖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 书。 ❖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 明。 ❖ 答: ❖ 【答案】(3分)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 “渐向暝”时; ❖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答出 以时间为线索的 ❖ 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給2分,意思答对即可) ❖ 【解析】“暝”,日暮,黄昏。“更”古人入夜会敲更鼓,“更深”即是 “夜深”。根据这 ❖ 两个词可知时间在推移。“人去”“寂静”“酒醒”,事件的发生凸显 了时间的先后顺序, ❖ 可见是以时间来组织情景的。答题时一要答出具体的线索,二要答出线 索在组织情节时 ❖ 具体体现在何处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令答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 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 ☆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 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 冷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 析表现的给3分,意思对即 心日 令【解析】回答本题时一要答出词中体现的心情,二要结合关 键语句进行分析。答出作者 令的心情,首先要抓住有情感信息的词句,如 “寂”“孤”“如何消夜永”;二要抓主人 令公的行为、情态等,如“伫听寒声”“照壁孤灯相映。酒已 都醒”;三要抓住意象意境, 令因为“一切景语即情语”,如“云深无雁影”;四要看注解, 20如28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5
2012.02.28 15 ❖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 答: ❖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 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 ❖ 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 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 ❖ 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 析表现的给3分,意思对即 ❖ 可) ❖ 【解析】回答本题时一要答出词中体现的心情,二要结合关 键语句进行分析。答出作者 ❖ 的心情,首先要抓住有情感信息的词句,如 “寂”“孤”“ 如何消夜永”;二要抓主人 ❖ 公的行为、情态等,如“伫听寒声”“照壁孤灯相映。酒已 都醒”;三要抓住意象意境, ❖ 因为“一切景语即情语”,如“云深无雁影”;四要看注解, 如“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