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 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 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 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 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 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 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 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 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 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 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 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 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 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 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 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 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 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终于准如所请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 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 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 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 “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 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 终于准如所请
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 1、为什么要“陈”? 2、“陈”什么? °3、如何“陈”?
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 •1、为什么要“陈”? •2、 “陈”什么? •3、如何“陈”?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 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 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 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 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结构梳理 历述旬己的悲惨遭遇 叙写进退西稚的处境愿乞终养 提出孝之大理 不能就职 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 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 动人)
结构梳理 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提出孝之大理 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愿乞终养 不能就职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 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 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