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城市人口(36.2%),农村人口(638%) 城乡之间的两种制度 身份制度 政治选举制度 ·教育制度 就业制度 公共服务制度 财政转移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但政府财政支出直接 用于农村人口的比重只有1/7到1/10之间。 根本原因:农村人口缺乏自己的政治代表,社会声音,更缺 乏影响政策的制度渠道
中国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 •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 城市人口(36.2%),农村人口(63.8%) – 城乡之间的两种制度 • 身份制度 • 政治选举制度 • 教育制度 • 就业制度 • 公共服务制度 • 财政转移制度 –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但政府财政支出直接 用于农村人口的比重只有1/7到1/10之间。 – 根本原因:农村人口缺乏自己的政治代表,社会声音,更缺 乏影响政策的制度渠道
个中国,四个世界: 一第一世界:指已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地区,包括上 海、北京、深圳,约占总人口2.2%; 第二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地区,如天 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约占21.8%; 第三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约 占260%; 第四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的地区,主要分 布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约占总人口的50%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 第一世界:指已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地区,包括上 海、北京、深圳,约占总人口2.2%; – 第二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地区,如天 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约占21.8%; – 第三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约 占26.0%; – 第四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的地区,主要分 布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约占总人口的50%
尽管西部地区属于第四世界,但是西部大城市仍 属于第一,一般城市则属于第二世界,1998年西 部城市市区的人均GDP为14830元,高于天津人 均水平(144041元),相当于全国人均GDP水平 的23倍,其中12座50万人以上大城市市区的人均 GDP达18万元,相当于西部城市人均水平的 121%。(牛凤瑞:“中心城市可作战略高地”, 《中国经济导报》,2002年5月25日)
• 尽管西部地区属于第四世界,但是西部大城市仍 属于第一,一般城市则属于第二世界,1998年西 部城市市区的人均GDP为14830元,高于天津人 均水平(144041元),相当于全国人均GDP水平 的2.3倍,其中12座50万人以上大城市市区的人均 GDP达1.8万元,相当于西部城市人均水平的 121%。(牛凤瑞:“中心城市可作战略高地” , 《中国经济导报》,2002年5月25日)
不平等程度的国际比较(平均基尼系数) 地区或国家 1980s 1990s 东欧 0.250 0.289 高收入国家 0.332 0.338 南亚 0.350 0.31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0.387 0.381 中东和扌 0.405 0.380 撒哈拉以南非洲 0.437 0470 拉美加勒比海 0.498 0.493 中国 0.299 0.388 中国赵人伟) 0382(19880445(1995) 中国(邱晓华) 0.450(1997) 中国(李强) 0.458(1997) 中国(陈宗胜) 0.403(1997) 中国(陈宗胜) 0.515(包括地下经济收入,1997)
不平等程度的国际比较 (平均基尼系数) 地区或国家 1980s 1990s 东欧 0.250 0.289 高收入国家 0.332 0.338 南亚 0.350 0.31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0.387 0.381 中东和北非 0.405 0.380 撒哈拉以南非洲 0.437 0.470 拉美/加勒比海 0.498 0.493 中国 0.299 0.388 中国 (赵人伟) 0.382 (1988) 0.445 (1995) 中国 (邱晓华) 0.450 (1997) 中国 (李强) 0.458 (1997) 中国 (陈宗胜) 0.403 (1997) 中国 (陈宗胜) 0.515 (包括地下经济收入,1997)
个中国,四种社会 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仍占 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德国的农业人口比 重水平; 工业社会:劳动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23%; 服务业社会:就业比重为22%; 知识社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科技、金融保险 及其政府部门等,其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
一个中国,四种社会 – 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仍占 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德国的农业人口比 重水平; – 工业社会:劳动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23%; – 服务业社会:就业比重为22%; – 知识社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科技、金融保险 及其政府部门等,其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