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脑脊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 必要时也可从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穿刺采集,穿刺 成功后首先进行压力测定。待测定压力后,根据检 查目的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容器中,采集量 的要求见表7-2
1.标本采集 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 必要时也可从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穿刺采集,穿刺 成功后首先进行压力测定。待测定压力后,根据检 查目的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容器中,采集量 的要求见表7-2。 一、脑脊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表7-2脑脊液检查标本采集量 检查项目 成人(ml)儿童(ml) 备注 细菌学及病毒学 2 1 如可能,应在治疗前或治疗结 束后36h采集 细胞学及化学 28 11.5 除细胞学检查外,其上清液用 于临床化学或免疫指标检查 第1管用于细菌学检查,第2管用于临床化学或免 疫学检查,第3管用于常规检查。 如疑为恶性肿瘤,再采集1管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标本采集后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标本采集的日期和 时间
第1管用于细菌学检查,第2管用于临床化学或免 疫学检查,第3管用于常规检查。 如疑为恶性肿瘤,再采集1管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标本采集后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标本采集的日期和 时间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2.标本转运脑脊液标本必须由专人或专用的物流系统 转运。为保证转运安全及防止标本溢出,转运过程中应采用密 封的容器。如标本溢出,则立即采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 乙醇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3。标本保存和接收 ①脑脊液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不能及时检查的标本需 要保存于2℃~4℃环境中,常规检查应在4h内完成。脑脊液标 本久置可造成细胞破坏或变形,使检查结果不准确;葡萄糖酵 解可造成葡萄糖含量假性减低。 ②合格脑脊液标本基本要求是:3个脑脊液专用收集容器 标识清晰、采集量满足检验项目需求
2.标本转运 脑脊液标本必须由专人或专用的物流系统 转运。为保证转运安全及防止标本溢出,转运过程中应采用密 封的容器。如标本溢出,则立即采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 乙醇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3.标本保存和接收 ①脑脊液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不能及时检查的标本需 要保存于2℃~4℃环境中,常规检查应在4h内完成。脑脊液标 本久置可造成细胞破坏或变形,使检查结果不准确;葡萄糖酵 解可造成葡萄糖含量假性减低。 ②合格脑脊液标本基本要求是:3个脑脊液专用收集容器 标识清晰、采集量满足检验项目需求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二、脑脊液一般检查 (一)理学检查 1.透明度 【参考区间】清澈透明。 【临床意义】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质含量增高或 含有大量细菌、真菌等,也可使其浑浊。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常呈毛玻璃样微浑 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灰白色浑浊 健康人脑脊液可因穿刺损伤带入红细胞而呈轻度 浑浊
二、脑脊液一般检查 (一)理学检查 1.透明度 【参考区间】清澈透明。 【临床意义】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质含量增高或 含有大量细菌、真菌等,也可使其浑浊。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常呈毛玻璃样微浑 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灰白色浑浊 健康人脑脊液可因穿刺损伤带入红细胞而呈轻度 浑浊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2.脑脊液的颜色 【参考区间】无色或淡黄色。 【临床意义】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出血、肿 瘤时,脑脊液中可出现过多的白细胞、红细胞和其他 色素,其颜色可发生异常改变。 常见脑脊液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见表7-3。 脑脊液新鲜性出血与陈旧性出血的鉴别见表7-4
【参考区间】无色或淡黄色。 【临床意义】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出血、肿 瘤时,脑脊液中可出现过多的白细胞、红细胞和其他 色素,其颜色可发生异常改变。 常见脑脊液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见表7-3。 脑脊液新鲜性出血与陈旧性出血的鉴别见表7-4。 2.脑脊液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