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曰:“然,何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子疊子曰()②愿借子杀之 ③吾义固不杀人()④不可谓知类() 9.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不可谓知类为与此同类 C.今有人于此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于是见公输盘何不见我于王 10.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11.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用原文回答 (1分) 答 12.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不可谓中的“智”“仁”“忠”“强”“知类”?墨子连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13.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意思?(15个字内)(2分) (二)光啊,你慢些走 (1)在人们的印象中,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抓不住踪迹,总希望能给光踩一脚刹车,看清它的模样 说一句:“累了吗?歇歇吧。”现在,科学家真的能勒住光的缰绳。别再以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蜗牛一样 蜿蜒爬行。 (2)宇宙中光跑得最快,这不仅表现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线一定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达到每秒29.979 万公里。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用不了8分钟。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诗人李白的床前,仅需2秒钟。不过,宇宙太大了, 从最近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要经过2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 (3)1999年,科学家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实验,首先使光速减慢,几乎达到了与城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的速度 时速60公里)。随后,又接近人散步时的速度(时速1.6公里)。2001年,他们甚至让光直接停了下来。这听起 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它的确是真实的。 (4光的传播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质稀薄的 空间才能达到,例如在空气中。光在进入水或玻璃等介质后,由于折射奥速度会变慢,但在普通的光学材料里,光 速一般只会减慢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还是太快了。 (5科学家采用的新“介质”是由施加激光后的超低温原子云构成的。研究人员首先将大量钠原子组成的原子云冷却 至接近绝对零度(-273.15℃),形成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这种物质凝聚态的存在是1924年爱因 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预见到的。根据他们的理论,当一批原子被放置在极低温度的高度真空环境中,它们之间 的相对距离减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单个粒子的身份,而表现得像一个单一的“超级原子”)在这种状态下,原子的速 度几乎等于零,结果钠原子被迫互相重叠,形成一种“凝聚物”。这种“冷凝物”一般会吸收照射它的光线,但科学家 使用一种特殊激光束对其进行处理,使光可以通过,然后经过调节可以使光速降为零。这种控制激光束可与某种“手 闸”相类比:当钠原子被控制激光束照射时,处于一种激发状态,光通过时表现为透明介质;相反,如果控制激光束 降低强度,钠原子不再表现为透明介质,转而吸收光 (6)科学家们将一束黄色激光通过该“冷凝物”后,成功地观测到了黄色激光光速大幅度降低的现象。穿过“冷凝物 后出来的激光肉眼无法看到,但是仪器显示它的颜色与进入时的激光颜色相同。慢化光速的实验者是美国哈佛大家 物理学教授莉娜·豪( Lene hau),她被认为是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刀慢化光速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均意义非凡,在计算机领域更是如此使光子停止,操纵光子以便 把信息输入光子,然后根据需要再将光子发往某地以及某时再发。这种可能性使人们看到了新一代计算机量子 计算机的曙光,它将比目前计算机的功能强大几千倍。 (8)此外,利用它可以开发将不可见的红外线转换为肉眼可识别的可见光的技术、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噪音以及研制 性能更好的视频显示和夜视装置等 14.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阅读全 11
11 子墨子曰:“然,何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子墨子曰 ( ) ②愿借子杀之 ( ) ③吾义固不杀人 ( ) ④不可谓知类 ( ) 9.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 C.今有人于此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于是见公输盘 何不见我于王 10.翻译画线的句子。(2 分) 答: 11.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用原文回答) (1 分) 答: 12.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不可谓”中的“智”“仁”“忠”“强”“知类”?墨子连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3 分) 答: 13.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意思?(15 个字内)(2 分) 答: (二)光啊,你慢些走 ⑴在人们的印象中,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抓不住踪迹,总希望能给光踩一脚刹车,看清它的模样, 说一句:“累了吗?歇歇吧。”现在,科学家真的能勒住光的缰绳。别再以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蜗牛一样 蜿蜒爬行。 ⑵宇宙中光跑得最快,这不仅表现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线一定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达到每秒 29.979 万公里。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用不了 8 分钟。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诗人李白的床前,仅需 2 秒钟。不过,宇宙太大了, 从最近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要经过 200 万年才能到达地球。 ⑶1999 年,科学家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实验,首先使光速减慢,几乎达到了与城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的速度 (时速 60 公里)。随后,又接近人散步时的速度(时速 1.6 公里)。2001 年,他们甚至让光直接停了下来。这听起 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它的确是真实的。 ⑷光的传播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质稀薄的 空间才能达到,例如在空气中。光在进入水或玻璃等介质后,由于折射舆速度会变慢,但在普通的光学材料里,光 速一般只会减慢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还是太快了。 ⑸科学家采用的新“介质”是由施加激光后的超低温原子云构成的。研究人员首先将大量钠原子组成的原子云冷却 至接近绝对零度(-273.15℃),形成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这种物质凝聚态的存在是 1924 年爱因 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预见到的。根据他们的理论,当一批原子被放置在极低温度的高度真空环境中,它们之间 的相对距离减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单个粒子的身份,而表现得像一个单一的“超级原子”)。在这种状态下,原子的速 度几乎等于零,结果钠原子被迫互相重叠,形成一种“凝聚物”。这种“冷凝物”一般会吸收照射它的光线,但科学家 使用一种特殊激光束对其进行处理,使光可以通过,然后经过调节可以使光速降为零。这种控制激光束可与某种“手 闸”相类比:当钠原子被控制激光束照射时,处于一种激发状态,光通过时表现为透明介质;相反,如果控制激光束 降低强度,钠原子不再表现为透明介质,转而吸收光。 ⑹科学家们将一束黄色激光通过该“冷凝物”后,成功地观测到了黄色激光光速大幅度降低的现象。穿过“冷凝物” 后出来的激光肉眼无法看到,但是仪器显示它的颜色与进入时的激光颜色相同。慢化光速的实验者是美国哈佛大家 物理学教授莉娜·豪(Lene Hau),她被认为是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⑺慢化光速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均意义非凡,在计算机领域更是如此。使光子停止,操纵光子以便 把信息输入光子,然后根据需要再将光子发往某地以及某时再发。这种可能性使人们看到了新一代计算机——量子 计算机的曙光,它将比目前计算机的功能强大几千倍。 ⑻此外,利用它可以开发将不可见的红外线转换为肉眼可识别的可见光的技术、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噪音以及研制 性能更好的视频显示和夜视装置等。 14.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阅读全
文,试简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2分) 15.文章第(1)段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6.文章第(2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7.根据第(4)段说明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语意连贯。(2分) 18.认真阅读第(5段,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慢化光速实验采用的新“介质”的形成过程。(不超过60字)(4分) 19.在一般人看来,光速是无法控制的,可莉娜豪教授等科学家经过努力使光速慢了下来,并将造福人类。你从 莉娜豪敦授身上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一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阳光的声音 18岁那年,我从市师范毕业,分配到本乡的初级中学。三年前我还是这所学校的一名普通学生,如今摇身一变, 下子和我的师辈们“平起平坐”,像猴子爬到桌上充狮子,心里总有股不踏实的感觉 开学这天,我到校长处报到,校长问我打算教哪门课我说我较喜欢语文。 校长说:“语文只缺一个老师,已经分来一位大学中文系的。”校长把“大学中文系”几个字咬得很重,说罢便伸懒 腰打了一长串哈欠 辞别校长,我找到总务主任,请他安排住处。主任说学校住房紧张,让我吃点苦回家住。尔后就旋开茶杯,吹气, 呷茶,再吹气,呷茶。我刚出门,就听见主任对办公室的另一个人说:“看看,一个中专生也想来教中学,真是自不 量力!” 我踉琅跄跄走下楼梯,户外阳光白得刺眼。 接下来便是我担任初一的班主任,成天被新生烦得头昏眼花。午休的时候,老师们鸟似地飞回各自的家歇息去了, 我一个人“憋”在办公室里,如一头烦躁的困兽。室外吵声不绝,甚至还有调皮的学生在窗外探头探脑扮怪相,隔着 栅栏逗笨熊似地开心。阳光自窗棂探身进来,离我很近,可离我的心很远。我真有种穷途末路的感觉 大概是第四天的午饭时分,我徘徊在办公楼前面的树下,秋日的阳光筛落在树阴里,斑斑点点,一如我零零乱乱 的心事。正当我独自感伤时,章老师走进了我的视野中。章老师教过我初三的生理课,他讲课活泼,为人随和,给 我的印象很深。听说这几天他送儿子到外地读书,所以眼下才见着他。就在他与我擦身而过的时候,我总算鼓起勇 气喊了一声。 章老师转身看着我,眼神有些茫然,显然,他已经记不起我了。 我把自己的名字及分配到这里的事告诉他。 记得,记得。”他上前一步拉住我,欣喜地说:“欢迎你!欢迎你!”我感到了他握手的力度。欢迎你!这真是我始料 不及的,这是我在几天内听到的最动人的话。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这是矫情吗?一点也不。这的确是一句平白朴实 的话,就如同一杯水人们可以毫不在意,而对一个沙漠上的旅人来说,一杯水再也不是一杯水,而是一条命! 章老师将手搭在我肩上,静静地听了我的倾诉后,哄学生似地劝我,并说帮我去向学校争取,然后拉着我到他家 吃中饭。 走出树阴,一缕阳光柔柔地探进我的心底,我似乎找到了一种依靠,就像一个落水的人,一根稻草对他来说也是 求之不得的。 几天后,我惊喜地得到了一间小屋。推开窗子,阳光便水一般流进我的斗室,在我的心田明丽地抒情;鸟儿于窗 前划出优美的弧线,悠扬的唿哨仿佛在传唱经久不息的词赋:“欢迎你欢迎你…这话本应是领导代表学校说的, 但领导不说,而一位普通教师却声情并茂地说了,尽管只代表他一个人,但我却丝毫不觉得有损于这句话的分量, 反而更坚定了我呆下去的勇气。在这个世上,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还在爱着你,你就有生存、发展的希望, 何况爱我们的人终究不会是一个后来一次闲聊中我才知道:我的住房本来是照顾给章老师的他教龄长,就学的 子女多,上学期学校就作了决定。可为了我,他一家人仍挤在一间房里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只是一个凡人,但既然给了我一个“支点”,我又怎能辜负 欢迎我的人呢?通过努力,我取得了自学考试专科文凭,并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获青年优质课竞赛第一名。繁重的教 学之余,我还坚持业余创作,迄今已发表习作百余篇
12 文,试简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2 分) 15.文章第⑴段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3 分) 答: 16.文章第⑵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 答: 17.根据第⑷段说明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语意连贯。(2 分) 答: 18.认真阅读第⑸段,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慢化光速实验采用的新“介质”的形成过程。(不超过 60 字)(4 分) 答: 19.在一般人看来,光速是无法控制的,可莉娜·豪教授等科学家经过努力使光速慢了下来,并将造福人类。你从 莉娜·豪教授身上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一谈你的看法。(3 分) 答: (三)阳光的声音 18 岁那年,我从市师范毕业,分配到本乡的初级中学。三年前我还是这所学校的一名普通学生,如今摇身一变, 一下子和我的师辈们“平起平坐”,像猴子爬到桌上充狮子,心里总有股不踏实的感觉。 开学这天,我到校长处报到,校长问我打算教哪门课?我说我较喜欢语文。 校长说:“语文只缺一个老师,已经分来一位大学中文系的。”校长把“大学中文系”几个字咬得很重,说罢便伸懒 腰打了一长串哈欠。 辞别校长,我找到总务主任,请他安排住处。主任说学校住房紧张,让我吃点苦回家住。尔后就旋开茶杯,吹气, 呷茶,再吹气,呷茶。我刚出门,就听见主任对办公室的另一个人说:“看看,一个中专生也想来教中学,真是自不 量力!” 我踉琅跄跄走下楼梯,户外阳光白得刺眼。 接下来便是我担任初一的班主任,成天被新生烦得头昏眼花。午休的时候,老师们鸟似地飞回各自的家歇息去了, 我一个人“憋”在办公室里,如一头烦躁的困兽。室外吵声不绝,甚至还有调皮的学生在窗外探头探脑扮怪相,隔着 栅栏逗笨熊似地开心。阳光自窗棂探身进来,离我很近,可离我的心很远。我真有种穷途末路的感觉。 大概是第四天的午饭时分,我徘徊在办公楼前面的树下,秋日的阳光筛落在树阴里,斑斑点点,一如我零零乱乱 的心事。正当我独自感伤时,章老师走进了我的视野中。章老师教过我初三的生理课,他讲课活泼,为人随和,给 我的印象很深。听说这几天他送儿子到外地读书,所以眼下才见着他。就在他与我擦身而过的时候,我总算鼓起勇 气喊了一声。 章老师转身看着我,眼神有些茫然,显然,他已经记不起我了。 我把自己的名字及分配到这里的事告诉他。 “记得,记得。”他上前一步拉住我,欣喜地说:“欢迎你!欢迎你!”我感到了他握手的力度。欢迎你!这真是我始料 不及的,这是我在几天内听到的最动人的话。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这是矫情吗?一点也不。这的确是一句平白朴实 的话,就如同一杯水人们可以毫不在意,而对一个沙漠上的旅人来说,一杯水再也不是一杯水,而是一条命! 章老师将手搭在我肩上,静静地听了我的倾诉后,哄学生似地劝我,并说帮我去向学校争取,然后拉着我到他家 吃中饭。 走出树阴,一缕阳光柔柔地探进我的心底,我似乎找到了一种依靠,就像一个落水的人,一根稻草对他来说也是 求之不得的。 几天后,我惊喜地得到了一间小屋。推开窗子,阳光便水一般流进我的斗室,在我的心田明丽地抒情;鸟儿于窗 前划出优美的弧线,悠扬的唿哨仿佛在传唱经久不息的词赋:“欢迎你!欢迎你……”这话本应是领导代表学校说的, 但领导不说,而一位普通教师却声情并茂地说了,尽管只代表他一个人,但我却丝毫不觉得有损于这句话的分量, 反而更坚定了我呆下去的勇气。在这个世上,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还在爱着你,你就有生存、发展的希望, 何况爱我们的人终究不会是一个!后来一次闲聊中我才知道:我的住房本来是照顾给章老师的——他教龄长,就学的 子女多,上学期学校就作了决定。可为了我,他一家人仍挤在一间房里……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只是一个凡人,但既然给了我一个“支点”,我又怎能辜负 欢迎我的人呢?通过努力,我取得了自学考试专科文凭,并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获青年优质课竞赛第一名。繁重的教 学之余,我还坚持业余创作,迄今已发表习作百余篇
转眼我在这所乡村中学工作10年了,那句质朴动人的话一直在我心头回响。我常告诚自己,给别人一份关爱吧, 纵使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对那些忧郁、无助的心灵都会是一缕明媚的阳光,或许会使其荒芜的心田从此衍生出 片勃勃绿意。 20.全文围绕“阳光”展开思路,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或短语,以显现文章的思路。 (2分) 提出话题 铺展阳光 2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心里总有股不踏实的感觉”,他在下文用哪些事实印证了这股感觉?(3分) 答 22.章老师对“我的关怀是通过他的神态、动作显示出来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下面。(4分) ①神态方面:②动作方面 23.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能恰到好处地形容“我”的两种不同心情,请将这诗句写在后面。(2 分) 24.人的心情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同。请写出作者对“阳光”不同感受的句子(至少写两句),并就其中一句 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四)大度读人 于宗伯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去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 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流淌一条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 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面具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 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生存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注意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 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行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 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 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 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 25.“读人”的“读”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用4个字概括。(2分) 答 :口、口口 26.文章列举“有的人”的三种情况,请指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三个方面写的?(3分) 答:①②③ 27.作者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结合上文提供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试图阐明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 的话概括)?(2分) 答 28.对于“这本人之书”,作者最后说“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结合全文,你认为作者该怎样去“阅读”? (4分) 谷 三、作文(50分) 29.原本蔚蓝明净的万里长空,被沙尘暴搅得鸟烟瘴气;原本洁白无瑕的故宫汉白玉雕栏,被酸雨腐蚀得伤痕累 累;原本“桃花流水鱖鱼肥”的母亲河,被废水污染得浊流恶臭、痛苦呻吟……你所在的地方环境被污染了吗?在环 保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亟待解决?你能为保护地球母亲做些什么?你对当地的环保问题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吗 请你以此为内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记叙你的见闻,抒发你的情感,畅谈你的感想。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13 转眼我在这所乡村中学工作 10 年了,那句质朴动人的话一直在我心头回响。我常告诫自己,给别人一份关爱吧, 纵使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对那些忧郁、无助的心灵都会是一缕明媚的阳光,或许会使其荒芜的心田从此衍生出一 片勃勃绿意。 20.全文围绕“阳光”展开思路,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或短语,以显现文章的思路。 (2 分) 提出话题—→□□□□→□□□□—→铺展阳光 2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心里总有股不踏实的感觉”,他在下文用哪些事实印证了这股感觉? (3 分) 答: 22.章老师对“我”的关怀是通过他的神态、动作显示出来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下面。(4 分) ①神态方面: ②动作方面: 23.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能恰到好处地形容“我”的两种不同心情,请将这诗句写在后面。(2 分) □□□□□□□,□□□□□□□。 24.人的心情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同。请写出作者对“阳光”不同感受的句子(至少写两句),并就其中一句 分析其表达作用。(4 分) 答: (四)大度读人 于宗伯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去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 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流淌一条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 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面具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 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生存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注意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 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行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 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 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 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 25.“读人”的“读”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用 4 个字概括。(2 分) 答:□□、□□ 26.文章列举“有的人”的三种情况,请指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三个方面写的?(3 分) 答:① ② ③ 27.作者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结合上文提供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试图阐明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 的话概括)?(2 分) 答: 28.对于“这本‘人之书’”,作者最后说“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结合全文,你认为作者该怎样去“阅读”? (4 分) 答: 三、作文(50 分) 29.原本蔚蓝明净的万里长空,被沙尘暴搅得乌烟瘴气;原本洁白无瑕的故宫汉白玉雕栏,被酸雨腐蚀得伤痕累 累;原本“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母亲河,被废水污染得浊流恶臭、痛苦呻吟……你所在的地方环境被污染了吗?在环 保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亟待解决?你能为保护地球母亲做些什么?你对当地的环保问题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吗? 请你以此为内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记叙你的见闻,抒发你的情感,畅谈你的感想。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第五册复习检测题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②桥在河上,位置较低,揆()情度理,不可能使人产生月亮从那个方向落下去了的印象。 ③我和母亲也都有些wng()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④我母亲对我们j()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选择叠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2分) 微微默默呆呆阴阴 ①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地吸烟了 ②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的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待凝结成早秋的霜花,来点缀他慘淡 的少年的容颜 ③头稍稍向前伸,兔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④她站在窗前,(地望着外面灰蒙蒙的报院里有一只灰色的猫在一个灰色的篱笆上走着。 3.按要求用原文填写。(3分) ①《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见千里山水尽收眼底而生发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②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从“” ”的痛苦生活体验中发出了“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忧国忧民的呼喊 ③《渔家傲》的主旨句是“”。 4.将下列句子排列得通顺、连贯,把答案写在题后的方格内。(2分) ①一部好书,不但给人以知识。 ②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因此,读书必须有所选择。 ④然而,也无毋庸讳言,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受到毒害。 ⑤历史的文明要靠书籍来传播 ⑥而且能帮助养成优美的品德和情操,引导人们健康成长 ⑦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 正确顺序是:口口口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1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6.语文课上,老师出示两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理短语,要求学生模仿这种写法,自己创作两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 理短语。(2分) ①沉默的小草,往往被春雨滋润得多 ②小草若长得像树那样高,还会叫人怜爱吗? 答 7.根据语境,补出丙同学未说完的话。(2分) 放学路上,甲、乙、丙三同学就课业负担减轻的话题展开讨论。甲说:“现在作业少时间多了,我可以随心所欲地 看课外书哪!”乙说:“时间多了,难道只是给你看课外书的吗?学生嘛,还是应该看课本!”丙说:“你们说的都太 片面了,我认为 8.读文答题。(4分) 当我看到一个人沉迷于外表,或者是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
14 第五册复习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①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 )固。 ②桥在河上,位置较低,揆( )情度理,不可能使人产生月亮从那个方向落下去了的印象。 ③我和母亲也都有些 wǎng( )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④我母亲对我们 jié( )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选择叠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2 分) 微微 默默 呆呆 阴阴 ①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 )地吸烟了。 ②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 )的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待凝结成早秋的霜花,来点缀他惨淡 的少年的容颜。 ③头稍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 )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④她站在窗前,( )地望着外面灰蒙蒙的报院里有一只灰色的猫在一个灰色的篱笆上走着。 3.按要求用原文填写。(3 分) ①《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见千里山水尽收眼底而生发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 ②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从“ ”“ ”的痛苦生活体验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忧国忧民的呼喊。 ③《渔家傲》的主旨句是“ ”。 4.将下列句子排列得通顺、连贯,把答案写在题后的方格内。(2 分) ①一部好书,不但给人以知识。 ②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因此,读书必须有所选择。 ④然而,也无毋庸讳言,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受到毒害。 ⑤历史的文明要靠书籍来传播。 ⑥而且能帮助养成优美的品德和情操,引导人们健康成长。 ⑦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 正确顺序是:□□□□□□□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 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6.语文课上,老师出示两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理短语,要求学生模仿这种写法,自己创作两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 理短语。(2 分) ①沉默的小草,往往被春雨滋润得多。 ②小草若长得像树那样高,还会叫人怜爱吗? 答: 7.根据语境,补出丙同学未说完的话。(2 分) 放学路上,甲、乙、丙三同学就课业负担减轻的话题展开讨论。甲说:“现在作业少时间多了,我可以随心所欲地 看课外书啰!”乙说:“时间多了,难道只是给你看课外书的吗?学生嘛,还是应该看课本!”丙说:“你们说的都太 片面了,我认为 。” 8.读文答题。(4 分) 当我看到一个人沉迷于外表,或者是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
他的收入的水平,为了得到这一切,他借债,最后以被投进监狱而告终,我说,天哪!为了他的哨子,他付出了太 高太高的代价。 ①文中“这一切”指的是 ②文中“太高太高的代价”指的是 ③文中“沉迷于外表的具体内容是 ④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阅读理解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道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若夫霪雨罪罪,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冥冥,虎 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至若春和景明景:②而或长烟一空一: 四时之景不同景:一碧万顷 ③去国怀乡国:无敌国外患国: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徽斯人,吾谁与归? 11.(2)3)段写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两种情感:(1)段中体现由景入情而领出(2)(3)两段的语句是;第(4)段中表达作 者旷达胸襟且与(2)(3)段所写的情感呼应的语句是。(2分) 12.将(2)(3段中概括说明“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标上波浪线。作者这样写,你认为,好处在哪里?(2 分) 13.联系《岳阳楼记》全文,说说上文第(2)(3两段中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2分) (二)月光如泪 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它的结构和小提琴差不多。琴筒相当于小提琴的琴身,琴杆相当于小提琴的琴颈;二 胡两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马,弦轴,形状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虽异,可用的都是马尾。两者发声的原理, 也是一样的。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所以有西方人说,二胡是“东方的小提琴”。其 实,这话有所偏颇。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到15世纪末才逐渐定型。二胡,最初并不是 汉民族的乐器,而是来自西北民族,所以称“胡琴”。然而在西方的小提琴成形之前,中国人早就在拉胡琴了。宋人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样的诗句,那时是公元11世纪。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 方的二胡”。这当然是说笑而已。 我以为,用二胡拉悲曲远胜于欢歌。很久以前,我听过暗子阿炳用二胡拉《二泉映月》的录音,这是世上最动人 的音乐之一。单纯的声音,缓慢悠扬的旋律,带着些许沙哑,在冥冥中曲折地流淌。说它是映照着月光的泉水,并 不勉强。然而乐曲决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这是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声音,是历尽了人间悲苦沧桑 后发出的深长叹息,这是用泪水拉出的心曲。听着这样的音乐,我的心灵无法不随之颤抖。后来,我听到小泽征尔 指挥庞大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二泉映月》。阿炳的二胡独奏,变成了许多小提琴的合奏。在交响乐团奏出的丰富 的旋律中,我眼前出现的仍是映照着月光的二泉,仍是阿炳孤独的身影。他黑暗的视野中看不到泉水,也看不到月 光,然而谁能阻止他向世界敞开一个音乐家的多情胸怀?谁能改变他倾诉苍凉心境的美妙语言?我看到,站在指挥 席上的小泽征尔,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十多年前,在旧金山一条人迹稀少的街道上,一阵二胡琴声从远处飘来,拉的正是《二泉映月》。在异国他乡 位流浪的中年中国男人,正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琴声里。我远远地看着他,不忍心走到他身边,然而琴声还是一 声声扣动了我的心弦。听了无数次《二泉映月》,在旧金山街头,是我听得最伤感的一次。(选自赵丽宏《月光如泪》
15 他的收入的水平,为了得到这一切,他借债,最后以被投进监狱而告终,我说,天哪!为了他的哨子,他付出了太 高太高的代价。 ①文中“这一切”指的是 ②文中“太高太高的代价”指的是 ③文中“沉迷于外表”的具体内容是 ④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二、阅读理解 (一) 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道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⑵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 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⑶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 ⑷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 分) ①至若春和景明 景: ②而或长烟一空 一: 四时之景不同 景: 一碧万顷 一: ③去国怀乡 国: 无敌国外患 国: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⑵⑶段写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两种情感:⑴段中体现由景入情而领出⑵⑶两段的语句是 ;第⑷段中表达作 者旷达胸襟且与⑵⑶段所写的情感呼应的语句是 。(2 分) 12.将⑵⑶段中概括说明“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标上波浪线。作者这样写,你认为,好处在哪里? (2 分) 答: 13.联系《岳阳楼记》全文,说说上文第⑵⑶两段中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 (2 分) 答: (二)月光如泪 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它的结构和小提琴差不多。琴筒相当于小提琴的琴身,琴杆相当于小提琴的琴颈;二 胡两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马,弦轴,形状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虽异,可用的都是马尾。两者发声的原理, 也是一样的。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所以有西方人说,二胡是“东方的小提琴”。其 实,这话有所偏颇。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到 15 世纪末才逐渐定型。二胡,最初并不是 汉民族的乐器,而是来自西北民族,所以称“胡琴”。然而在西方的小提琴成形之前,中国人早就在拉胡琴了。宋人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样的诗句,那时是公元 11 世纪。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 方的二胡”。这当然是说笑而已。 我以为,用二胡拉悲曲远胜于欢歌。很久以前,我听过瞎子阿炳用二胡拉《二泉映月》的录音,这是世上最动人 的音乐之一。单纯的声音,缓慢悠扬的旋律,带着些许沙哑,在冥冥中曲折地流淌。说它是映照着月光的泉水,并 不勉强。然而乐曲决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这是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声音,是历尽了人间悲苦沧桑 后发出的深长叹息,这是用泪水拉出的心曲。听着这样的音乐,我的心灵无法不随之颤抖。后来,我听到小泽征尔 指挥庞大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二泉映月》。阿炳的二胡独奏,变成了许多小提琴的合奏。在交响乐团奏出的丰富 的旋律中,我眼前出现的仍是映照着月光的二泉,仍是阿炳孤独的身影。他黑暗的视野中看不到泉水,也看不到月 光,然而谁能阻止他向世界敞开一个音乐家的多情胸怀?谁能改变他倾诉苍凉心境的美妙语言?我看到,站在指挥 席上的小泽征尔,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十多年前,在旧金山一条人迹稀少的街道上,一阵二胡琴声从远处飘来,拉的正是《二泉映月》。在异国他乡,一 位流浪的中年中国男人,正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琴声里。我远远地看着他,不忍心走到他身边,然而琴声还是一 声声扣动了我的心弦。听了无数次《二泉映月》,在旧金山街头,是我听得最伤感的一次。(选自赵丽宏《月光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