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酶的诱导-lac体系受调控的证据在不含乳 糖及β-半乳糖苷的培养基中,lac+基因型每 个大肠杆功细胞内大约只有1-2个酶分子。如 果在培养基中加入乳糖,酶的浓度很快达到 细胞总蛋白量的6%或7%,每个细胞中可有 超过105个酶分子
▪ 1. 酶的诱导-lac体系受调控的证据在不含乳 糖及β-半乳糖苷的培养基中,lac+基因型每 个大肠杆功细胞内大约只有1-2个酶分子。如 果在培养基中加入乳糖,酶的浓度很快达到 细胞总蛋白量的6%或7%,每个细胞中可有 超过105个酶分子
1.0 lac mRNA B-半乳糖苷酶 0.5 透过酶 10 时间/min 加入乳糖 去掉乳糖 图45
HOCH: CH, HOCH 0 0 HO S-C-H HO S-CHr H CH.OH OH CH, HO -00 OH H H H NO H OH H OH H OH 异丙基流基半乳糖苷(PTG】 筑甲基半乳糖苷(TMG】 O-硝基半乳鳙苷(ONPG) 图463种乳糖类似物
▪ 科学家把大肠杆菌细胞放在加有放射性35S 标记的氨基酸但没有任何半乳糖诱导物的 培养基中繁殖几代,然后再将这些带有放 射活性的细菌转移到不含35S、无放射性的 培养基中,随着培养基中诱导物的加入,β- 半乳糖苷酶便开始合成。分离β-半乳糖苷酶, 发现这种酶无35S标记。说明酶的合成不是 由前体转化而来的,而是加入诱导物后新 合成的
▪ 科学家把大肠杆菌细胞放在加有放射性35S 标记的氨基酸但没有任何半乳糖诱导物的 培养基中繁殖几代,然后再将这些带有放 射活性的细菌转移到不含35S、无放射性的 培养基中,随着培养基中诱导物的加入,β- 半乳糖苷酶便开始合成。分离β-半乳糖苷酶, 发现这种酶无35S标记。说明酶的合成不是 由前体转化而来的,而是加入诱导物后新 合成的
▪ 已经分离在有诱导物或没有诱导物的情况 下都能产生lacmRNA的突变体,这种失去 调节能力的突变体称为永久型突变体,为 分两类:I型和O型。 I型:野生型为I+,突变型为IO型:野生型为O+,突变型为Oc
▪ 已经分离在有诱导物或没有诱导物的情况 下都能产生lacmRNA的突变体,这种失去 调节能力的突变体称为永久型突变体,为 分两类:I型和O型。 I型:野生型为I+,突变型为IO型:野生型为O+,突变型为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