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三 追及、相遇问题 第2课时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三 追及、相遇问题 第2课时
·4、匀速追匀加速 VA=vB时,若 △ ①△x=s,恰能追上(或恰不相碰) v1 ②△x>S相遇两次(t1、t2) ③△x<S,追不上(相距最近) 0 t2 ·5、匀加速追匀减速 V2 特点:一定能追上; 难点:要先判断相遇时间t与B停 v1 止时间t的关系 0 6、匀减速追匀加速(A在B后s处) VA=VB时,若 B V1 ①△x=S,恰能追上(或恰不相碰) ②△x>S,相遇两次1、t2) ③△x<S,追不上(相距最近) 0 t1 t2 t
• 4 、匀速 追匀加速 • VA=V B时,若 • ① △x=S, 恰能追上(或恰不相碰 ) • ② △ x >S, 相遇两次(t1 、 t2 ) • ③ △ x < S,追不上(相距最近 ) • 5、匀加速 追匀减速 • 特点:一定能追上; • 难点:要先判断相遇时间 t 与 B 停 止时间 t B的关系 . t v10 v2 v B A △ x t1 t2 • 6、匀减速追匀加速( A 在 B 后 s处) • VA=V B时,若 • ① △x=S, 恰能追上(或恰不相碰 ) • ② △ x >S, 相遇两次(t1 、 t2 ) • ③ △ x < S,追不上(相距最近 ) t v10 v2 v A B t v10 v2 v A B t1 t2
课堂练习 1、07宁夏卷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 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v/(m/s)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10b乙) 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图中 a(甲) 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 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 5101520ts 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C B.在10-20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课堂练习 • 1、07宁夏卷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 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 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 (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 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 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C
例与练 2、07海南卷两辆游戏赛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 驶。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 四次比赛中的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 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Ac) vIms-1 vIms-1 10 5 5 010 t/s ts A 010 B vIms-1 vIms-1 10 10 5 a 5 10 C t/s 0 1015 ts D
例与练 • 2、07海南卷两辆游戏赛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 驶。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 四次比赛中的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 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10 a b v/ms-1 t/s 5 0 A 10 a b v/ms-1 t/s 5 0 B 10 t/s 5 0 10 v/ms-1 b a 10 C 10 a b v/ms-1 t/s 5 0 D 10 15 A C
例与练 3、07全国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 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 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 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 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 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 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 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 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 3、07全国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 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 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 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 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 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 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 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 L=20m。 •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例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