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信息码元 监督码元 11000 发送序列:11110000101 奈氏频率奈氏间隔传信速率bs|频谱利用率 bit/s. Hz 八电平传输 2500Hz 15kbit/s 6bt/s·Hz 五、计算题(第1~4题每题5分,第5题7分,共27分) 6.解:∵101gPs/N=30dB∴1gPs/N=3,Ps/N=1000 33. kbit/s=Wlo 22s∥x3 Ig 1001 ≈W×10 7.解::101gPs/N=19.95dB∴1gPs/N=1.995Ps/N=98.855 5=1977=445 Q(x)=4.29×10 Pe=2×(1-1/4)×4.29×10=6.435×106 =45 3+4 h h 156×8bit= =(256×8) h=41.943bit h=41.943/8=5.24B ay1010110011 b.010010001
1. 答: 表 1 信息码元 监督码元 11100 11000 10000 1 0 1 发送序列:111110100000000101 2. ak 0 0 0 0 1 1 3. 答:表 3 奈氏频率fN 奈氏间隔 传信速率 bit/s 频谱利用率 bit/s·Hz 八电平传输 2500Hz 200µs 15kbit/s 6bit/s·Hz 4. 答: A B C D E F A — B/ B — C — D/E D — E C — F D — 五、计算题(第 1~4 题每题 5 分,第 5 题 7 分,共 27 分) 6. 解:∵10lgPs/N=30dB∴lgPs/N=3,Ps/N=1000 33.6kbit/s=Wlog21001=W 10 0.3 3 lg 2 lg1001 = W × ≈ W × ∴W3.36kHz 7. 解:∵10lgPs/N=19.95dB ∴lgPs/N=1.995 Ps/N =98.855 X= 19.77 4.4465 5 98.855 98.855 4 1 3 2 × = = = − ∴Q(x)=4.29×10-6 Pe=2×(1—1/4)×4.29×10-6=6.435×10-6 8. 解: 45% 3 4 3 = + 9. 解:∵Lopt= Pe h ∴156×8bit= 5 10− h 5 10− h =(256×8)2 =4194304 ∴h=41.943bit h=41.943/8=5.24B 10.解:∵b k=a k⊕b k-1 c k=b k+b k-1 ∴ ak 1010110011 bk-1 0110010001 bk 1100100010 ck 1210110011 11
200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据通信原理试卷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 设备、数据电路三部分构成 2.ASCI码中 符号(字符),不能被显示或打印。 3.在异步传输通信中,为可靠传送一个ASCI字符,采用奇偶校验方式,停止信号长度为一个码元, 试问其传输效率为 4.随机过程在任一时刻上的取样是一个随机变量,而任何一个样本函数是一个确定的_函数 5.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互为 6.基带传输是一种 的传输方式 7.若在电话信道上传输600bits的数据,采用2FSK调制方式,发送频率为1300Hz和1700Hz,则相 位不连续的2FSK信号的带宽是 8.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是用信息量的 换来的 9.一种编码的最小码距为5,它最多能纠出 错码。 10.一个完整的DTE/DCE接口标准应包括四个特性,其中 特性规定了接口插件的插 头、插座的规格、尺寸、插针的数量与排列情况等。 11.面向字符的基本型数据传输控制规程,可适用于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方式,而HDLC现程只适用 传输方式。 12.在全互连网中,当用户数为N时,需要设置 条传输链路 13.目前,分组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数据报,另一种是 根据OSI参考模型,_层是开放系统利用物理媒体,实现物理连接的功能描述和执行 连接的规程 15.衡量分组交换机处理能力的指标,用每秒能处理的分组数来表示,称 、画图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某系统采用返回重发的差错控制方式,发送端要向接收端发送7个码组(编号0-6),其中2号码 出错,请在图1中空格里填入正确的发送和接收序号 友送 o2845|6|工 楼收嘴012|:45 发错误 2.已知二进制数据序列为1010100,以矩形脉冲为例,画出双极不归零信号的波形图 3.已知一2ASK信号的功率谱如图2所示,f为载波频率,请画出其基带信号率谱的示意图。 4.画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长帧结构格式。 5.以图3所示的分组交换网为例,信息由A送往B,报文中的数字“1”、“2”为分组编号。试画出“?” 处的报文或分组形式 分组交换网 PAD 型 6.图4是两个公用分组网的连接示意图,在划线处填入端口所执行的协议
2001 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据通信原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 设备、数据电路三部分构成。 2.ASCII 码中 符号(字符),不能被显示或打印。 3.在异步传输通信中,为可靠传送一个 ASCII 字符,采用奇偶校验方式,停止信号长度为一个码元, 试问其传输效率为 。 4.随机过程在任一时刻上的取样是一个随机变量, 而任何一个样本函数是一个确定的 函数。 5.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互为 。 6.基带传输是一种 的传输方式。 7.若在电话信道上传输 600 bit/s 的数据,采用 2FSK 调制方式,发送频率为 1300Hz 和 1700Hz,则相 位不连续的 2FSK 信号的带宽是 。 8.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是用信息量的 换来的。 9.一种编码的最小码距为 5,它最多能纠出 个错码。 10.一个完整的 DTE/DCE 接口标准应包括四个特性,其中 特性规定了接口插件的插 头、插座的规格、尺寸、插针的数量与排列情况等。 11.面向字符的基本型数据传输控制规程,可适用于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方式,而 HDLC 现程只适用 于 传输方式。 12.在全互连网中,当用户数为 N 时,需要设置 条传输链路。 13.目前,分组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数据报,另一种是 。 14.根据 OSI 参考模型, 层是开放系统利用物理媒体,实现物理连接的功能描述和执行 连接的规程。 15.衡量分组交换机处理能力的指标,用每秒能处理的分组数来表示,称为 。 二、画图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某系统采用返回重发的差错控制方式,发送端要向接收端发送 7 个码组(编号 0~6),其中 2 号码 出错,请在图 1 中空格里填入正确的发送和接收序号。 2.已知二进制数据序列为 10110100,以矩形脉冲为例,画出双极不归零信号的波形图。 3.已知一 2ASK 信号的功率谱如图 2 所示,fc 为载波频率,请画出其基带信号率谱的示意图。 4.画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HDLC 长帧结构格式。 5.以图 3 所示的分组交换网为例,信息由 A 送往 B,报文中的数字“1”、“2”为分组编号。试画出“?” 处的报文或分组形式。 6.图 4 是两个公用分组网的连接示意图,在划线处填入端口所执行的协议。 12
PDN PIN C-D)TH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解释高斯随机过程在通信中常用的原因 2、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卷积码与分组码的基本差别 4、CCIT(ITUT)V24建议中的100系列接口线是由哪些类型的接口线所组成的? 5、以是否允许“实时性会话业务”这一性能为例,对三种交换方式作一比较。 6、简述数据报分组传输方式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 7、PAD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简述分组交换机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范围 四、填表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已知信息码元按行排成的方阵如表1所示,请在表1中填入水平垂直奇校验的监督码元 信息码元 监督码元 100101 000101 监督码元 2、图5是一个A方式(0°-“0”,180°-“1”)的2DPSK波形,请在表2中填入其相应的数据序列 表2 ak 3、已知一输入数据序列(在表3中),通过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见图6),假设信道传输无误码,收 l或-1 端判决规则为:C=10 减法器 T:码元长度截止频率f=1(27 请在表3中填入其他数据序列。 表3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解释高斯随机过程在通信中常用的原因。 2、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STDM 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卷积码与分组码的基本差别。 4、CCITT(ITU T)V.24 建议中的 100 系列接口线是由哪些类型的接口线所组成的? 5、以是否允许“实时性会话业务”这一性能为例,对三种交换方式作一比较。 6、简述数据报分组传输方式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 7、PAD 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简述分组交换机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范围。 四、填表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已知信息码元按行排成的方阵如表 1 所示,请在表 1 中填入水平垂直奇校验的监督码元。 表 1 信息码元 监督码元 100101 011111 101000 000101 监督码元 2、图 5 是一个 A 方式(0°-“0”,180°-“1”)的 2DPSK 波形,请在表 2 中填入其相应的数据序列 表 2 a k 3、已知一输入数据序列 (在表 3 中),通过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见图 6),假设信道传输无误码,收 端判决规则为: ⎩ ⎨ ⎧ = − = = 0 1 1 1 1 k k k a a c 当 或 当 请在表 3 中填入其他数据序列。 表 3 13
a k 0 0 b k-2 bk 4、根据图7的网络结构,填写路由表(见表4)中空缺项。假设每条链路的权数皆为1,路由选择采用最 小权数标记算法 当前节点 B E D 五、计算题(1~4题每题5分,第5题7分,共27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设带宽为4000Hz的模拟信道,只存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如果信号噪声功率比为100,试求该信道的传 输容量? 2、某一理想基带传输系统,若要求传输误码率不高于9255×10-7,求四电平传输时奈氏频带内的信噪比 (提示:当X=480时,Q(X)=7.93×10-7:当X=485时,Q(X)=6.7×10-7) 3、计算卷积码(2,1,4)的约束长度和编码效率R。 4、假设有一个分组交换网,信道误码率为10-4,分组最佳长度为128字节,问分组中的报头长度约为多 字节 基带传输系统,其形成系统特性如图8所示。 0 图8 求:(1)若符合奈氏第一准则,那么奈氏频率fN、a和符号速率各为多少? (2)采用八电平传输,数据传信速率为多少?频谱利用率为多少bit(s·Hz)?
a k 0 1 0 1 1 1 b k-2 b k c k =c k' a k' 4、根据图 7 的网络结构,填写路由表(见表 4)中空缺项。假设每条链路的权数皆为 1,路由选择采用最 小权数标记算法。 五、计算题(1~ 4 题每题 5 分,第 5 题 7 分,共 27 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设带宽为 4000Hz 的模拟信道,只存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如果信号噪声功率比为 100,试求该信道的传 输容量? 2、某一理想基带传输系统,若要求传输误码率不高于 9.255×10 -7 ,求四电平传输时奈氏频带内的信噪比 (dB)? (提示:当 X=4.80 时,Q(X)=7.93×10 -7;当 X=4.85 时,Q(X)=6.17×10 -7) ⎥ ⎥ ⎦ ⎤ ⎢ ⎢ ⎣ ⎡ × − ⎟ ⎠ ⎞ ⎜ ⎝ ⎛ = − N P L Q L P s e 1 1 3 2 1 2 3、计算卷积码(2,1,4)的约束长度和编码效率 R。 4、假设有一个分组交换网,信道误码率为 10 -4 ,分组最佳长度为 128 字节,问分组中的报头长度约为多 少字节? 5、某一基带传输系统,其形成系统特性如图 8 所示。 求:(1)若符合奈氏第一准则,那么奈氏频率 f N 、α和符号速率各为多少? (2)采用八电平传输,数据传信速率为多少?频谱利用率为多少 bit/(s·Hz)? 14
2001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通信原理试题谷案 、填充题:(每题1分,共15分) 填充题(每小题正分,共15分) 1.数据终端设备(或DTE)2.控制 70% 2.4.时间 5.傅里叶变换6.不搬移基带信号频谱(或原始信号) 7.1600Hz 8.冗余度(或多余,或多加几个比特(bit) 10.机械 11.同步 12.N(N-1)/2 13.虚电路 14.物理 5.吞吐量(或 Throughput) 二、画图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答案 发邀[O12|34562345 数[284562|84句 友现错误 评分标准:两个“2”各1分,上、下两排的“3456”共1分 2.答案 Ps(f) 评分标准:画对图给1.5分,频率标准对给1.5分。 4.答案 FCS F 标志址控制多 枝验标志 评分标准:答对一个字段(用英文字母或其下方的中文),得0.5分。 5答案: 2B」[1B」 评分标准:答对得3分 四(m知少6 STEH PDX (PAD HAPT 王.2 评分标准:答对1个下划线处,得1分。 简答题(每题3分,共24分)
2001 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据通信原理试题答案 一、填充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一、填充题(每小题正分,共 15 分) 1. 数据终端设备(或 DTE)2.控制 3.70% 2. 4.时间 5.傅里叶变换 6.不搬移基带信号频谱(或原始信号) 7.1600Hz 8.冗余度(或多余,或多加几个比特(bit)) 9.2 10.机械 11.同步 12.N(N-l)/2 13.虚电路 14.物理 15.吞吐量(或 Throughput) 二、画图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答案: 评分标准:两个“2”各 1 分,上、下两排的“3456”共 1 分 2.答案: 3.答案: 评分标准:画对图给 1.5 分,频率标准对给 1.5 分。 4.答案: 评分标准:答对一个字段(用英文字母或其下方的中文),得 0.5 分。 5 答案: 2 B 1 B 评分标准:答对得 3 分。 6.答案: 评分标准:答对 1 个下划线处,得 1 分。 三、简答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