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选好句式:用判断句、陈述句,不用省略句和问句 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选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明确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 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 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在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 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 合、表述。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 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 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 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答题注意点: 1、作答时不能用描写或比喻、拟人的句子作为答案。因为这种语言的表意是间接的甚至是 模糊的,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问题 2、综合分析回答不要太抽象,要点明其手法或作用。 3、概括要点时,要尽量分条作答,看分答点,一般4分至少2点,6分至少3点,一定要 分点陈述 4、尽量利用文本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 5、一般来说,解答本题的时间可安排为20分钟左右,阅读文本的时间累计占答题时间的 半左右。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二十三) 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冯骥才 你一听到青春少女这几个字,是不是立刻想到纯洁、美丽、天真和朝气?如果是这样你 就错了!你对青春的印象只是一种未做深入体验的大略的概念而已。青春,它是包含着不同 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过程。一个女孩子的十四岁、十六岁、十八岁——无论是她外在给人 的感觉,还是内在的自我感觉,都绝不相同;就像春天,它的三月、四月和五月是完全不同 的三个画面 你能从自己对春天的记忆里找出三个画面吗? 我有这三个画面。它不是来自我的故乡故土,而是在遥远的维也纳三次旅行中的画面定 格,它们可绝非一般!在那个用音乐来召唤和描述春天的城市里,春天来得特别充分、特别 细致、特别蓬勃,甚至特别震撼。我先说五月,再说三月,最后说四月,它们各有一次叫我 的心灵感到过震动,并留下一个永远具有震憾力的画面 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 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简朴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 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竞大亮,谁 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
(4)要选好句式:用判断句、陈述句,不用省略句和问句 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选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明确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 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 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在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 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 合、表述。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 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 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 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答题注意点: 1、作答时不能用描写或比喻、拟人的句子作为答案。因为这种语言的表意是间接的甚至是 模糊的,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问题。 2、综合分析回答不要太抽象,要点明其手法或作用。 3、概括要点时,要尽量分条作答,看分答点,一般 4 分至少 2 点,6 分至少 3 点,一定要 分点陈述。 4、尽量利用文本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 5、一般来说,解答本题的时间可安排为 20 分钟左右,阅读文本的时间累计占答题时间的一 半左右。 2013 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二十三)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冯骥才 你一听到青春少女这几个字,是不是立刻想到纯洁、美丽、天真和朝气?如果是这样你 就错了!你对青春的印象只是一种未做深入体验的大略的概念而已。青春,它是包含着不同 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过程。一个女孩子的十四岁、十六岁、十八岁——无论是她外在给人 的感觉,还是内在的自我感觉,都绝不相同;就像春天,它的三月、四月和五月是完全不同 的三个画面。 你能从自己对春天的记忆里找出三个画面吗? 我有这三个画面。它不是来自我的故乡故土,而是在遥远的维也纳三次旅行中的画面定 格,它们可绝非一般!在那个用音乐来召唤和描述春天的城市里,春天来得特别充分、特别 细致、特别蓬勃,甚至特别震撼。我先说五月,再说三月,最后说四月,它们各有一次叫我 的心灵感到过震动,并留下一个永远具有震憾力的画面。 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 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简朴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 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竟大亮,谁 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
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 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 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憾人心? 那么,三月的维也纳呢? 这季节的维也纳一片空濛。阳光还没有除净残雪,绿色显得分外吝啬。我在多瑙河边散 步,从河口那边吹来凉丝丝的风。偶尔会感到一点春的气息。此时的季节,就凭着这些许的 春的泄露,让人产生无限期望。我无意中扭头一瞥,看见一个无论多么富于想象力的人也难 以想象得岀的画面——几个姑娘站在岸边,她们站在一起冋着河口那边伸长脖颈,眯缝着眼, 撅着芬芳的小嘴,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舂天的风!她们做得那么投入、倾心、陶醉、神圣 风把她们的头发、围巾和长长的衣裙吹向斜后方,波浪似的飘动着,远看就像一件伟大的雕 塑。这简直就是那些为人们带来春天的仙女们啊!谁能想到用心灵的吻去迎接春天?你说, 还有哪个春天的画面,比这更迷人、更诗意、更浪漫、更震撼 我心中的画廊里,已挂着维也纳三月和五月两幅春天的图画。这次恰好在四月里再访维 也纳,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属于四月这个季节的同样强烈动人的春天杰作。 开头几天,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此时的春天似乎只是绿色连着绿色。大片大片的 草地上,没有五月那无所不在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着车一同外出 的留学生小吕说 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就把车子停住,叫我下车,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然后让我 蹲下来扒开草好妤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青草下边藏了一层花儿,白的、 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 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用劲,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得要多少天才能冒出来?”我问 “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换一个样儿。” 可是,当夜冷风冷雨,接连几天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去意大 利了,便对小吕说 这次看不到草地上那些花儿,真有点遗憾呢,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快快然吧。外边的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 可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 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手伸过去,推开我这边 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细密的、凉凉的吹在我脸上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 片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此刻花儿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全 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朵小 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 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小小的花居然有些气魄!四月的维也 纳忽然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这两个普通又非凡的字眼,又一次叫我感到心怦然一震。这一震,便使眼前的景色定格, 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并终于被我找到了。 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 (选自2006年《读者》第7期) 1.文章写的是“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开头却从对青春少女的印象写起,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 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 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憾人心? 那么,三月的维也纳呢? 这季节的维也纳一片空濛。阳光还没有除净残雪,绿色显得分外吝啬。我在多瑙河边散 步,从河口那边吹来凉丝丝的风。偶尔会感到一点春的气息。此时的季节,就凭着这些许的 春的泄露,让人产生无限期望。我无意中扭头一瞥,看见一个无论多么富于想象力的人也难 以想象得出的画面——几个姑娘站在岸边,她们站在一起向着河口那边伸长脖颈,眯缝着眼, 撅着芬芳的小嘴,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春天的风!她们做得那么投入、倾心、陶醉、神圣。 风把她们的头发、围巾和长长的衣裙吹向斜后方,波浪似的飘动着,远看就像一件伟大的雕 塑。这简直就是那些为人们带来春天的仙女们啊!谁能想到用心灵的吻去迎接春天?你说, 还有哪个春天的画面,比这更迷人、更诗意、更浪漫、更震撼? 我心中的画廊里,已挂着维也纳三月和五月两幅春天的图画。这次恰好在四月里再访维 也纳,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属于四月这个季节的同样强烈动人的春天杰作。 开头几天,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此时的春天似乎只是绿色连着绿色。大片大片的 草地上,没有五月那无所不在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着车一同外出 的留学生小吕说: “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就把车子停住,叫我下车,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然后让我 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青草下边藏了一层花儿,白的、 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 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用劲,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得要多少天才能冒出来?”我问。 “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换一个样儿。” 可是,当夜冷风冷雨,接连几天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去意大 利了,便对小吕说: “这次看不到草地上那些花儿,真有点遗憾呢,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快快然吧。外边的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 可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 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手伸过去,推开我这边 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细密的、凉凉的吹在我脸上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 片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此刻花儿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全 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朵小 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 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小小的花居然有些气魄!四月的维也 纳忽然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这两个普通又非凡的字眼,又一次叫我感到心怦然一震。这一震,便使眼前的景色定格, 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并终于被我找到了。 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 (选自 2006 年《读者》第 7 期) 1.文章写的是“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开头却从对青春少女的印象写起,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