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得到整个场地的挖、填土总方量。 场地诸方格的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零点位置 (2、)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下列方法计算每个方格的挖方后填方量: 1、)一个角点填(挖)三个角点挖(填) 2、)两个角点填方,另外两个角点挖方 3、)四个角点挖(填)方 37.何谓井点降水? 答: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 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降落到坑底以下:同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扔不断抽水。这样,可使开 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从根本上防止流沙发生,避免了地基隆起,改善了工作条件;同时 土内水分排除后,边坡可以陡一写,以减少挖土量。此外,还可以加速地基的固结,保证地基 十的承载力,以利用提高工程质量。 其种类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及电渗井点等,可根据土的渗透系 数、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及设备条件等选用。 38.集水坑如何设置? 答: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 水泵能力,集水坑没隔2040m设置一个。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经常低于挖 土面0.71.0m。井壁可用竹,木或钢筋笼等简易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并底应低于坑 底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井底的土被搅动。 39.常用的水平支撑方法有哪些? 1)横撑式支撑:分为水平式支撑和垂直式支撑。 2)锚拉支撑:水平挡土板支在柱桩的内侧,柱桩一端打入土中,另一端用拉杆与锚桩拉紧, 锚桩必须设在土的破坏范围以外,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适用于开挖面积较大、深度不大的基 坑或使用机械控土。 3)短柱横隔支撑:打入短木桩,部分打入土中,部分露出地面,钉上水平挡土板,在背面 填土。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4)钢板桩支撑:挖土之前在基坑的周围打入钢板桩或钢筋混凝土板桩,板桩入土深度及悬 臂长度应经计算确定,如基坑深度较大,可加水平支撑。适于一般地下水位较高的粘性或砂土 层中应用
5)大型钢构架横撑:在开挖的基坑周围打钢板桩或钢筋混凝土桩,在柱位置上打入暂设的 钢柱,在基坑中挖土,每下挖3~4m,装上一层钢构架支撑体系,挖土在钢构架网格中进行,亦 可不预先打下钢柱,随挖随接长支柱。适于在饱和软弱土层中开挖较大、较深基坑,钢板桩刚 度不够时采用。 6)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支撑:在开挖的基坑周围,现场灌注钢筋混凝土桩,达到强度后,在 基坑中间用机械或人工挖土,下挖1m左右装上横撑,在桩背面装上拉杆与已设锚桩拉紧,然后 继续挖土至要求深度。在桩间土方挖成外拱形,使之起土拱作用。如基坑深度小于6m,或邻近 有建筑物,亦可不设锚拉杆,采取加密桩距或加大桩径处理。适于开挖较大、较深(>6m)基坑, 临近有建筑物、不允许支护,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 7)土层锚杆支护:沿开挖基坑边坡每2~4m设置一层水平土层锚杆,直到挖土至要求深度。 适于较硬土层中或破碎岩石中开挖较大、较深基坑,邻近有建筑物必须保证边坡稳定时采用。 8)地连墙加锚杆支护:在基坑周围现浇地下连接墙,开挖土方至锚杆部位,用锚杆钻机在 要求位置钻孔,放入锚杆,进行灌浆,待达到强度,装上锚杆横梁,或锚头垫座,然后继续下 挖至要求深度,根据需要锚杆可设2~3层,每挖一层装一层,采用快凝砂浆灌浆。适于开挖放 大、较深(>10m)、不允许内部设支撑、有地下水的大型基坑。 40.如何选择土料和填方 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为填方土料。淤泥、冻土、 膨胀性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以及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均不能做填土。含水量大的 粘土不宜做填土用。 填方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果,填方中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填料时,应分层填筑, 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的填料。各种土料不得混杂使用,以免 填方内形成水囊。 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分层填土、分层压实,每层的厚度根据土的种类及选用的压实机械 而定。应分层检查填土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当填方位于倾斜的地面时, 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状,然后分层填筑,以防填土横向移动。 41.怎样测定回填土的干密度? 回填土使用在桩基、基槽管沟、基坑填方、场地平整、排水沟、地(路)面的基层和地基 局部处理等处,回填的材料主要有素土、灰土、砂和砂石等。回填材料在回填之后,需要进行 密实度的检查,检查的方法应对与进行取样,然后进行干密度的测定。 取样要求 由于回填土的分层、分段夯压密实的,因此,为了与工作的程序相吻合,需要对土分层, 分段取样后做干密度试验。在土的干密度测定的施工试验资料中,主要有取样平面位置图和回
填土干密度试验报告。在施工现场,针对不同形式的回填土方的情况,可按下列要求布置土的 取样点。 柱基:抽查柱基的10%,但不少于5点。 基槽、管沟:每层按长度20-50M取1点。长度不足时也不应少于1点。 基坑的室内填土:每层按30-100M平方取1点,不足时也不少于1点。 场地平整:每400-900M平方取1点,不足时也不少于1点。 排水沟:每层长度20-50M取1点,不足时也不少于1点。 地(路)面基层:每层按100-500M平方取1点。不足时也不少于1点。 各层取样点应相互错开,并应将取样点绘制在取样平面位置图上,标清各层取样的点位。 取样方法 环刀法:应在每段,每层的夯实层下部(每层表面以下2/3处)用环刀取样。 罐砂法:适用于级配砂石回填或不宜采用环刀法取样的土质。采用罐砂法取样时,取样数 量可比环刀法适当减少,取样部位应为每层(夯)实后的全部深度。 值得强调的是,施工企业在取样时,应在监理和建设单位参加旁站的情况下取样,以便及 时得到签认。取样后的样品应做好包装,并编好编号,特别要注意编号于取样平面土上各点位 标一一对应,然后送往实验部门进行干密度的测定。 最小于密度的要求 除设计有详细的要求外,一般情况下最小于密度应遵守下列的要求: 素土:一般情况下应大于或等于1.65g/cm立方:黏土大于或等于1.49g/cm立方 灰土类:轻亚黏土要求最小于密度1.55g/cm立方:亚黏土要求最小于密度1.50gcm立方; 黏土要求最小于密度1.45g/cm立方。 砂石类:砂不小于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中砂1.55-1.60g/cm立方;砂石要求最小于密 度2.1-2.2g/cm立方。 合格的判断 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于设计值的差不得 大于0.08g/cm立方,并且应当分散不得集中。 只要满足上述要求以后,才能判断回填土为合格。 几点注意的问题 取样平面位置图按各层,段把取样点标示的完整,清晰,明确,要于土干密度实验报告的 各点能一一对应,并注明回填土的起止标高。 取样的数量要严格按规定的点数提取,不能任意减少。 回填各层按夯压密实后取样,不能按虚铺厚度计算回填的层数。 砂和砂石不能用做表面的回填土,因此,表层应采用素土或灰土。 (建筑工地实用技术问答范秋雨P40)
42.冬期冻土应如何挖掘? 我们已经谈过了冬期土方工程中土的防冻和保温的意义,同时又叙述了土防冻、保温的几 个方法,比如:翻松耙平法、覆盖法、保温材料覆盖法和暖棚法等等,虽然这些方法在实际施 工中可行,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点,都有可能会受到 某些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仍然需要挖掘冻土,况且随着机械设备的动力加强和人们认识自 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人们完全有理由抛弃被动的土的保温,防冻方法,而直接利用机械 进行冻土的挖掘。 根据有关的资料介绍,对于1.0州厚的冻土用大马力土方设备(推土机、挖掘机)挖掘,无 论经济上,还是效果上都是可行的。展望未来,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完全抛弃消极的 土防冻方法,而采用大规模的积极的冻土挖掘。因此。现行施工规范明确指出,冻土挖掘可以 采用机械法和爆破法,当机械和爆破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时,还可以采用人工法。 无论采用哪种施工方法,开挖完的基槽(坑)都应采取防止基槽(坑)底部受冻的措施。 当基槽(坑)挖完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应在基槽(坑)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定厚 度的土层,并覆盖保温材料加强保温。 (建筑工地实用技术问答范秋雨P33) 43.回填土的使用要求 石类土,砂土(事业细砂时需要征得设计同意)和爆破石渣,可用语表面以下的回填料。 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可用于各层回填材料。 如果回填土含水量较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用大功率机械压实等措 施。 如果回填土含水率较大,应加拌干土以降低含水率,也可采用晾晒的方法,待其满足要求 时即可使用。 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土,仅能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回填土方。 碎石类土或爆破的石渣用于回填材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铺填时 体积较大的块材不应集中放置。 (建筑工地实用技术问答范秋雨P38) 44.浅基坑的支撑方法 斜柱支撑 当开挖面积较大,而深度却不大时,可在坑壁旁垂直钉入木桩,木桩的间距越大,木桩的 直径就越大,将50-60mm厚的长木板钉在木桩的挡土外侧,然后用斜柱撑住木桩。 锚拉支撑 当无法设置斜柱支撑木桩时,可以在桩的上部用拉杆拉住,拉杆可以采用钢丝绳,钢筋等
材料,拉杆的另一端应固定在坑外地面另色的钢制桩体上。 短柱和袋装支撑 对于有些基坑可以采取上部利用放坡,下部利用砸入短桩加挡土板的办法解决坑壁的支撑 问题。也可以不设短桩。用草袋装土或砌筑挡土墙解决基坑夏布的支撑问题,由此可见,支撑 可以灵活运用,原则是保证土质不坍塌,达到方便施工的目的。 45.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无论是砖砌体还是小砌体,在基础施工前,应当先用经过检测的钢尺校核放线尺寸,允许 偏差可按表的要求进行控制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或B≤30 ±5 30<L(或B)≤60 ±10 60<L(或B)≤90 ±15 L(或B)>90 ±20 46.填方基底的处理有什么要求? 答:填方基底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底上的树墩及主根应拔除,坑穴应清除积水、淤泥和杂物等,并分层回填夯实。 在建筑物和构筑物地面下的填方或厚度小于0.5m的填方,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 在土质较好的平坦地填方时,可不清除基底上的草皮,但应割除长草。 在稳定山坡上填方,当山坡坡度为1/101/5时,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坡度陡于1/5时, 应将基底挖成阶梯形,阶宽不小于1m。 当填方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碾压密实。 在水田、沟渠或池塘上填方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或抛填块石、沙 砾、矿渣等方法处理后,再进行填土。 (出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怎样当好建筑施工员/456页) 47.基槽开挖前必须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答:基槽开挖前必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现场查勘,摸清实地情况,主要有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河流交通、邻近建筑、地下设 物、管线、墓穴、堆积障碍物、水电供应等,以便研究制订施工方案。 平整场地,清除地面上及地下的障碍物。 做好防洪排洪工作。 测量放线。人工挖土的基坑,在施工前应根据龙门板桩的轴线,放出基坑的灰线和水准标 志。龙门板桩一般离开坑缘1.52m,以利保留。不加支撑的基坑,放灰线时应按要求放出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