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审定 016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七年级 下册 历史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练习 ◆选择题 1.元朝统一于() A.1127 1279 C.1276 D.1271 2.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A.商朝 B.西周 C.北宋 D.元朝 3.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4.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A.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在会宁称帝,建立金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建立元朝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练习 1. 元朝统一于( ) A. 1127 B. 1279 C. 1276 D. 1271 2. 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 A. 商朝 B. 西周 C. 北宋 D. 元朝 3.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 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 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 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 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4. 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 A.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 在会宁称帝,建立金 C.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 建立元朝 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选择题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A.铁木真 忽必烈 C.文天祥 D.王安石 7.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在最后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8.“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说明了 A.元朝中外交通的发达 B.元朝疆域的广大 C.元朝人口较少 D.元朝统一了中国 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 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灭掉南宋完成全国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0.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变这一状态。完成蒙古统 大业的是() A.完颜阿骨打 铁木真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 11.如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 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统一蒙古 B.仿行汉制 C.灭亡南宋 D.定都大都 ◆材料题
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文天祥 D. 王安石 7. 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在最后的是( ) 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C.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8.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说明了 ( ) A. 元朝中外交通的发达 B. 元朝疆域的广大 C. 元朝人口较少 D. 元朝统一了中国 9.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 在元朝的是( )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灭掉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10. 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变这一状态。完成蒙古统 一大业的是( ) A. 完颜阿骨打 B. 铁木真 C. 忽必烈 D. 努尔哈赤 11.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 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 统一蒙古 B. 仿行汉制 C. 灭亡南宋 D. 定都大都 ◆ 材料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二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忽必烈材料三 过零了 家文天样 争苦造逢起一经,千戈寥昂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T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材料四(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材料一人物在历史上有何贡献?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世祖对农业生产持什么态度?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经济发 (3)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不是 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制度?对 边疆地区又是怎样管辖的?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忽必烈材料三 材料四 (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材料一人物在历史上有何贡献?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世祖对农业生产持什么态度?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经济发 展? (3)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不是 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制度?对 边疆地区又是怎样管辖的?
答案和解析 【谷案】 1.B2.D3.A4.C5.D6.C7.C8.A9.C10.B11.A 12.(1)材料一的人物铁木真(成吉思汗),他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 (2)材料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以农桑为本”反映了元世祖注重发展农业, 他下令禁止贵族圈占农田为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等,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 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应从两个角度分析,既要分析元朝统一的意义,也要分析 文天祥抗元的精神,从而得出二者并不矛盾的结论.根据所学知识,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 对于保护南宋范围内的较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积极意义.他至死不屈 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文天祥抗元是正义的,但是,从 另一方面看,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文天祥抗元阻碍了历史的进步,不具有进步意义 (4)元世祖时期,为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制度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 始于元朝,一直沿用至今:为加强对西臧的管辖,元朝设立宣政院,使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 行政区 故答案为: (1)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 (2)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 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3)①我们充分肯定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 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这是不争的事实 ②文天祥率军抗元,对于保护南宋范围内的较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积 极意义.文天祥舍己为国、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综上所述,我们 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从元朝统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分析 评价的,而赞扬文天祥抗元主要是从文天祥所从事的斗争对保卫南宋范围内先进的农耕文化 及他所表现的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方面来分析评价的,二者的 角度不同,并不互相矛盾 (4)行省制度;宣政院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D 3. A 4. C 5. D 6. C 7. C 8. A 9. C 10. B 11. A 12. (1)材料一的人物铁木真(成吉思汗),他统一蒙古各部,1206 年建立蒙古政权. (2)材料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以农桑为本”反映了元世祖注重发展农业, 他下令禁止贵族圈占农田为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等,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 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应从两个角度分析,既要分析元朝统一的意义,也要分析 文天祥抗元的精神,从而得出二者并不矛盾的结论.根据所学知识,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 对于保护南宋范围内的较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积极意义.他至死不屈 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文天祥抗元是正义的,但是,从 另一方面看,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文天祥抗元阻碍了历史的进步,不具有进步意义. (4)元世祖时期,为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制度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 始于元朝,一直沿用至今;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设立宣政院,使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 行政区. 故答案为: (1)统一蒙古各部,1206 年建立蒙古政权. (2)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 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3)①我们充分肯定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 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这是不争的事实. ②文天祥率军抗元,对于保护南宋范围内的较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积 极意义.文天祥舍己为国、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综上所述,我们 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从元朝统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分析 评价的,而赞扬文天祥抗元主要是从文天祥所从事的斗争对保卫南宋范围内先进的农耕文化 及他所表现的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方面来分析评价的,二者的 角度不同,并不互相矛盾. (4)行省制度;宣政院.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军进攻南宋最后一个根据地, 陆秀夫背负赵投海而死,元朝统一了中国.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1279年,元朝统一了中国 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统一的相关知识. 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 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时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故选D 本题以“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为切入点,考查了元朝.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次年定都大都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朝的历史地位 3.一个朝代统治要巩固并维持较长时间,必须采取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有效的措施,与时 俱进,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面对先进的农耕文化,元朝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 意识形态,实行汉法,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因而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 年的原因是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故选A 本题以元朝的统一为依托,考查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4.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 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 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 年定都大 故选C 本题以成吉思汗为依托,考查成吉思汗功绩 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与 统一的相关知识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在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1206年,蒙 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
【解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 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 年,元军进攻南宋最后一个根据地, 陆秀夫背负赵投海而死,元朝统一了中国.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1279 年,元朝统一了中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统一的相关知识. 2. 1276 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 年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 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时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故选 D. 本题以“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为切入点,考查了元朝.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次年定都大都.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朝的历史地位. 3. 一个朝代统治要巩固并维持较长时间,必须采取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有效的措施,与时 俱进,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面对先进的农耕文化,元朝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 意识形态,实行汉法,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因而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 年的原因是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故选 A. 本题以元朝的统一为依托,考查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4. 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 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 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 吉思汗”.1260 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 年定都大都. 故选 C. 本题以成吉思汗为依托,考查成吉思汗功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与 统一的相关知识. 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在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1206 年,蒙 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