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六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积累(30分) 1、对下面一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帮河 夫唐 行故 暗萍通 王 友大 (1)王羲之《何如帖》 (2)张旭《肚痛帖》 (3)颜真卿《颜家庙碑》(局部) A.(1)楷书(2)行书(3)草 B.(1)行书(2)草书(3)楷书 C.(1)行书(2)楷书(3)草书 D.(1)草书(2)行书(3)楷书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诲(hui)禁锢(gu)嫉妒(j) 锐不可当(dang) B翘首(qido)摇曳(ye)雕镂(lu)恹恹欲睡(yan C.要塞(sdi)不逊(xin)琐屑(su0)骤雨猝至(zou) D.狼藉(j)推崇( chong)诘责(jie)潜滋暗长(yuan)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逛了一天的公园,回到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C.这尊天津卫泥人张作品太好了,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尤其把耍大刀的红脸关公捏得是栩栩如生、 惟妙惟
1 山东省德州市六校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时间 120 分钟 分值 150 分) 一、积累(30分) 1、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1)楷书 (2)行书(3)草书 B.(1)行书(2)草书(3)楷书 C. (1)行书 (2)楷书(3)草书 D.(1)草书(2)行书(3)楷书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教诲.(huǐ) 禁锢.(gù) 嫉.妒(jí) 锐不可当.(dāng) B 翘.首(qiáo) 摇曳.(yè) 雕镂.(lòu) 恹.恹欲睡(yǎn) C.要塞.(sài) 不逊.(xùn) 琐.屑(suǒ) 骤.雨猝至(zòu) D.狼藉.(jí) 推崇.(chóng) 诘.责(jié) 潜.滋暗长(yuán)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逛了一天的公园,回到家我已经筋疲力尽 ....了。 C.这尊天津卫泥人张作品太好了,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尤其把耍大刀的红脸关公捏得是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
D.每年一到花季,来洛阳参观牡丹的游客络绎不绝。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朱自清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 憧憬和崇高的理想。 B.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第一位田园诗 人:陶渊明。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 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5.名句积累。(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杜甫 《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竟会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盖竹柏影也 6名著(8分) ①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文中这样评价我国古典名著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如《三国演义》 中关羽身上我们看到忠义的化身:《》中鲁达一直被人们视为匡扶正义的人:《西游记》 中 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性格。(2分) ②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2 D.每年一到花季,来洛阳参观牡丹的游客络绎不绝 ....。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鲁迅、朱自清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 憧憬和崇高的理想。 B.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第一位田园诗 人:陶渊明。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 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5.名句积累。(10 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杜甫 《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竟会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 , 。”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盖竹柏影也。 6 名著(8 分) ①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文中这样评价我国古典名著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如《三国演义》 中关羽身上我们看到忠义的化身;《 ______ 》中鲁达一直被人们视为匡扶正义的人;《西游记》 中 ______ 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性格。(2 分) ②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了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作者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ε 刻印十分精致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感激。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 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C.《二十四孝图》中重点描写了作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 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 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③名著导读(3分) 《昆虫记》的作者是国作家_ 这部书被誉为 阅读(50分) (一)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7、“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4 分)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3 A.《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了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作者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 刻印十分精致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感激。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 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C.《二十四孝图》中重点描写了作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 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 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③名著导读(3 分) 《昆虫记》的作者是 国作家 这部书被誉为“ ” 二、阅读(50 分) (一)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7、“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4 分)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二)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略无阙处阙: (2)沿溯阻绝溯: (3)清荣峻茂荣: (4)属引凄异属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2分)
4 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清荣峻茂 荣: (4)属.引凄异 属: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2 分)
12、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2分) (三)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 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①炫卖⑩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 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③3,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 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④ 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15、请你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3分) (四)菊花
5 12、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2 分) (三)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 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⑪炫卖⑫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 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⑬,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 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⑭。 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 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15、请你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3 分) (四)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