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排气公害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CO的形成 1燃油完全燃烧时 CHm+(+nO2>nCo+H,O 4 2部分燃烧(<1)怠速时 n m CH+-+-)0,>nCo+H,O n BACK
1/12 第二节 排气公害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CO的形成 H O m n O nCO m Cn Hm 2 2 2 2 ) 4 + ( + → + H O m O nCO n m Cn Hm 2 2 2 ) 2 4 + ( + → + 2.部分燃烧( 1)怠速时: 1.燃油完全燃烧时:
(3)当空气充足时(a>1理论上不会生成CO 但实际上由于 1)混合气:混合不均匀或分配不均, 造成局部缺O2,会产生少量CO 2)高温使CO还原成CO 2CO2->2O2+2CO 2H1O-4→)2H,+0 H2+CO2一还>CO+H2O 22区uP
2/12 1)混合气:混合不均匀或分配不均, 造成局部缺O2,会产生少量CO。 H C O C O H O H O H O C O O C O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 + ⎯→ + ⎯→ + 还原剂 : (3) ( 1) , 但实际上由于 当空气充足时 理论上不会生成C O 2 CO CO: )高温使 2 还原成
排气污染物变化规律 α<时 a减小一峡氧气→CO增大 NO 600 a> 时 a增加一少→CO 200 HC 1 CO HC的形成: CO 除了泄露、逸出 ●●●●●●00。●● 之外,其主要原因是燃051520AF 烧不完全产生的。 m网p
3/12 二、HC的形成: 除了泄露、逸出 之外,其主要原因是燃 烧不完全产生的。 CO 1 : CO 1 : : ⎯ ⎯→ ⎯⎯⎯→ 少量 缺氧气 增加 时 减小 增大 时 排气污染物变化规律 100 200 600 NOx HC CO 0 5 15 20 A/ F
对于四冲程发动杋: ()没燃烧的燃料,局部α<1或α>1,氧 化反应慢,热量损失增加。 (2)激冷面温度过低,火焰传不到,反应终止 HC化合物随废气排出。 (3)狭缝的熄焰效应,可燃混合气不能燃烧。 2冈u
4/12 对于四冲程发动机: 化反应慢,热量损失增加。 (1)没燃烧的燃料,局部 1或 1,氧 (2) 激冷面温度过低,火焰传不到,反应终止, HC化合物随废气排出。 (3) 狭缝的熄焰效应,可燃混合气不能燃烧
对于二行程发动机,由于扫气作用, HC排出。 变(a<1->燃烧不完全→HC增加 化 规 雾化不良 律 >1 氧化反应差 废气量增加 HC增加 燃烧层厚度增加 如网p
5/12 对于二行程发动机,由于扫气作用, HC排出。 1⎯缺氧 ⎯→燃烧不完全→ HC增加 雾化不良 氧化反应差 燃烧层厚度增加 废气量增加 HC增加 律 规 化 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