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武侯大殿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诸葛亮殿对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诸葛亮殿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刘备墓
武侯祠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武侯大殿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诸葛亮殿对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诸葛亮殿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刘备墓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琅玡人(今山 东沂南人)。 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 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 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史 称“隆中对策”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 亮以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 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 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 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他励精图治、赏罚分 明,推行屯田,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他 还曾经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 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 他明法、正身,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该趣 的精神为蜀汉奉献至最后一刻。他忠公体国,生 前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 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他的前后 《出师表》,都是流传千古、 脍炙人口的名篇。 卷)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琅玡人(今山 东沂南人)。 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 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 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史 称“隆中对策”。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 亮以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 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 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 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他励精图治、赏罚分 明,推行屯田,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他 还曾经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 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 他明法、正身,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为蜀汉奉献至最后一刻。他忠公体国,生 前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 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他的前后 《出师表》,都是流传千古、 脍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