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 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注音方法的类型。 2.能够区分并正确应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3.了解误读和异读的形式和原因,消除不规范读音。 4.掌握押韵和平仄的要求,努力打造语言的音韵美。 本课学习素养 1.了解汉语读音的相关内容,掌握汉语读音的基本知识,增强对汉语 读音的整体认识。 2.留意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思考新问题,提高汉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3.热爱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高考对接(本课与高考的关联点) 1.字音的识记 2.现代汉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3.古典诗歌语言的赏析 四、分节导学 第一节字音档案一一汉字的注音方法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汉语的注音方法。 2.掌握音节的相关常识 3.识记汉语拼写的规则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注音方法的类型。 2.能够区分并正确应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3.了解误读和异读的形式和原因,消除不规范读音。 4.掌握押韵和平仄的要求,努力打造语言的音韵美。 二、本课学习素养 1.了解汉语读音的相关内容,掌握汉语读音的基本知识,增强对汉语 读音的整体认识。 2.留意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思考新问题,提高汉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3.热爱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高考对接(本课与高考的关联点) 1.字音的识记 2.现代汉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3.古典诗歌语言的赏析 四、分节导学 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一、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汉语的注音方法。 2.掌握音节的相关常识。 3.识记汉语拼写的规则
、本节学习素养 1.了解读错字音的原因,读准字音,提高使用普通话的能力 2.了解高考字音识记的考点,做好高考复课备考的准备。 三.高考对接(本课与高考的关联点) 1.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 2.正确判断现代汉语字形(音辨法) (一)学习要点 1.掌握常见的几种注音方法 2.了解汉语音节的特点 3.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二)预习提示 1.联系生活,积累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常错词语的读音 2.学会正确判断词语的正确读音 3正确使用词语的读音,学好普通话 (三)要点点拨 汉语的注音方法 1.直音法 即用一个同音的字注音。一般格式:×,音×。如《离骚》“偭规矩 而改错。”洪兴祖《补注》:“偭音面。”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 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 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
二、本节学习素养 1.了解读错字音的原因,读准字音,提高使用普通话的能力。 2.了解高考字音识记的考点,做好高考复课备考的准备。 三.高考对接(本课与高考的关联点) 1.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 2.正确判断现代汉语字形(音辨法) (一)学习要点 1.掌握常见的几种注音方法 2. 了解汉语音节的特点 3.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二)预习提示 1.联系生活,积累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常错词语的读音 2.学会正确判断词语的正确读音 3 正确使用词语的读音,学好普通话 (三)要点点拨 一.汉语的注音方法 1.直音法 即用一个同音的字注音。一般格式:×,音×。如《离骚》“偭规矩 而改错。”洪兴祖《补注》:“偭音面。”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 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 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
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 才 后代的经学家把这种方法说成“音某”,也是同一个意思 比如唐代陆德明编写的《经典释文》有“拾,音十”。直音法虽然简 单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 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个字 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这是违反学习原则的。 2.反切法 又称反音、切。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 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反切法 自东汉到清末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 重要的作用。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 尺良切”。由此可见,反切是一种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现代的汉语拼 音不一样。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即每个音素用一个或两 个字母表示,因此,用汉语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个字母,如“哦” 也可以用两个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 汉字的读音。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 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个字(上字)代表声母,第二个字(下字)表示韵母以及 声调。即使是“零声母”,也必须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乌
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 “才”。 后代的经学家把这种方法说成“音某”,也是同一个意思。 比如唐代陆德明编写的《经典释文》有“拾,音十”。直音法虽然简 单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 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个字 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这是违反学习原则的。 2.反切法 又称反音、切。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 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反切法 自东汉到清末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 重要的作用。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 尺良切”。由此可见,反切是一种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现代的汉语拼 音不一样。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即每个音素用一个或两 个字母表示,因此,用汉语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个字母,如“哦”, 也可以用两个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 汉字的读音。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 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个字(上字)代表声母,第二个字(下字)表示韵母以及 声调。即使是“零声母”,也必须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乌
寒切”。同样的,即使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一个反切 下字。比如“香”就是“许良切”。 3.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注音符号)”是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 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 母,排列以“《万”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d” 共计达40个。现在一般字典列出的汉语拼音“字母表”和“韵母 表”中还能看到。 注音字母采用独体古汉字的笔画样式符号,一共39个字母(其中声 母24个,韵母15个)。例如“北京勹飞叫”。注音字母的优点 在于:一是字母数量少,比起反切字来字母少得多;而是照顾了古音, 如“×(u)”,就是古代的“五”字(音“u”);三是念法固定, 不会像反切字那样有读音的变化。当然,注音字母也有缺点:首先是 没有彻底音素化。有的符号实际上表示两个音素。如“(ai)、幺 (ao)、飞(ei)、又(ou)”;其次是采用的符号过于民族化,不便于 国际的交流往来。 4.汉语拼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 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批准公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 标准
寒切”。同样的,即使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一个反切 下字。比如“香”就是“许良切”。 3.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注音符号)”是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 年由 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 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 39 个字 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 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 共计达 40 个。现在一般字典列出的汉语拼音“字母表”和“韵母 表”中还能看到。 注音字母采用独体古汉字的笔画样式符号,一共 39 个字母(其中声 母 24 个,韵母 15 个)。例如“北京ㄅㄟㄐㄧㄥ”。注音字母的优点 在于:一是字母数量少,比起反切字来字母少得多;而是照顾了古音, 如“ㄨ(u)”,就是古代的“五”字(音“u”);三是念法固定, 不会像反切字那样有读音的变化。当然,注音字母也有缺点:首先是 没有彻底音素化。有的符号实际上表示两个音素。如“ㄞ(ai)、ㄠ (ao)、ㄟ(ei)、ㄡ(ou)”;其次是采用的符号过于民族化,不便于 国际的交流往来。 4.汉语拼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1955~1957 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 会“ 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1958 年 2 月 11 日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批准公布,1982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 标准
汉语拼音方案是一种相当完备科学的给汉语注音的方法。 方案中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标调法、隔音法和省略法。例 如“中国 zhong guo”.。 汉语拼音方案比以前的汉字注音方法有更多的优点:一是 符号数量更少,基本符号只有26个拉丁字母;二是做到了音素化, 即一般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音素;三是便于国际交流和计算机键盘输 入 汉语音节特点 “音节”是汉语在发音和听觉上可以自然感知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也是语音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1.从一个角度看:音节最少由一个音素(元音)构成。如“五(u)” 个音节最多可以由4个音素(元音和辅音)组成。如“甜tian” 元音可以单独构成音节,辅音则不能单独构成音节。 2.从另一个角度看:音节都是有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声母必须 由辅音充当(可以使零声母);而韵母可以由元音充当,也可以又元 音和辅音一起充当。韵母还可以分成韵头、韵腹和韵尾(必须有韵腹, 可以零韵头或零韵尾);同时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 3.元音可以在音节中连续出现(组成复韵母),辅音不能;而却辅音 在音节里的位置非常固定,绝大多数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头当声母,只 有鼻音“n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当韵尾。 三、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1.给单个汉字标注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是一种相当完备科学的给汉语注音的方法。 方案中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标调法、隔音法和省略法。例 如“中国 zhōng guó”.。 汉语拼音方案比以前的汉字注音方法有更多的优点:一是 符号数量更少,基本符号只有 26 个拉丁字母;二是做到了音素化, 即一般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音素;三是便于国际交流和计算机键盘输 入。 二、汉语音节特点 “音节”是汉语在发音和听觉上可以自然感知的 最小的语音片段, 也是语音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1.从一个角度看:音节最少由一个音素(元音)构成。如“五(u)”; 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 4 个音素(元音和辅音)组成。如“甜 tian”; 元音可以单独构成音节,辅音则不能单独构成音节。 2.从另一个角度看:音节都是有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声母必须 由辅音充当(可以使零声母);而韵母可以由元音充当,也可以又元 音和辅音一起充当。韵母还可以分成韵头、韵腹和韵尾(必须有韵腹, 可以零韵头或零韵尾);同时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 3.元音可以在音节中连续出现(组成复韵母),辅音不能;而却辅音 在音节里的位置非常固定,绝大多数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头当声母,只 有鼻音“n 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当韵尾。 三、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1.给单个汉字标注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