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杨英
杨 英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把这种哲学思想 引用到医药学中,作为医药学的一种指导思想 和推理工具。本文就阴阳学说和疾病治疗之间 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其中大量地援引了古今中 医、中兽医名家有关该问题的论述,并列举了 该理论指导下的方药组成,进一步说明了阴阳 学说对疾病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
摘要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把这种哲学思想 引用到医药学中,作为医药学的一种指导思想 和推理工具。本文就阴阳学说和疾病治疗之间 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其中大量地援引了古今中 医、中兽医名家有关该问题的论述,并列举了 该理论指导下的方药组成,进一步说明了阴阳 学说对疾病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
阴阳学说认为机体之所以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是由于机体内部的阴阳两个方面保持了相互对立统 协调平衡关系的结果。即只有机体的内外、表里、上下 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功 能与物质之间,必须经常保持其相互协调平衡的关系, 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见。如果因某种原 因而使阴阳失却了协调平衡,则疾病随之产生,出现复 杂的病理变化,但无论疾病的病理变化如何错综复杂, 总不外乎阴阳的偏盛与偏衰。正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 本原因是阴阳的失调,故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 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法则, 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突出地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机体之所以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是由于机体内部的阴阳两个方面保持了相互对立统一、 协调平衡关系的结果。即只有机体的内外、表里、上下 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功 能与物质之间,必须经常保持其相互协调平衡的关系, 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见图1。如果因某种原 因而使阴阳失却了协调平衡,则疾病随之产生,出现复 杂的病理变化,但无论疾病的病理变化如何错综复杂, 总不外乎阴阳的偏盛与偏衰。正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 本原因是阴阳的失调,故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 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法则, 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突出地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生理范 或 图1
生理范围 或 图1
1阴阳偏盛的治疗 2阴阳偏衰的治疗 3阴阳俱病的治疗
1 阴阳偏盛的治疗 2 阴阳偏衰的治疗 3 阴阳俱病的治疗